12月12日,由中國總會計師協會資訊化分會、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主辦,令才科技、熙軟科技、神州雲合協辦的以《新規劃、新發展、新思路——未來五年會計資訊化發展展望》為主題的線上沙龍火熱進行。活動當天,線上人數接近8000人,線上聽眾都直呼乾貨滿滿、收穫頗多。
本次沙龍特別邀請到中國總會計師協會資訊化分會會長許建鋼、ACCA華北區總監邵楠為本次活動致辭;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張慶龍教授、中國中鐵北京局總會計師徐林峰、中國鐵建國際集團副總會計師牛永輝、頭部網際網路企業財務數字化專家姚嘉、中國科學院人工智慧創新研究院(籌)總會計師李玉傑、熙軟科技董事長陳沖、神州雲合CEO周奇兵、令才科技總經理王澤分別進行主題分享。
ACCA華北區總監邵楠提到,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對於我國未來五年財會行業提出了新的任務和目標。會計職能實現拓展升級要以數字化技術為支撐,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未來要進一步建設資訊化基礎,提高資料分析能力。
各位專家圍繞如何利用會計資訊化推進業財融合,實現業財資料貫通?如何推進資料治理與資料標準的建立?大型央企、金融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如何落地?人工智慧如何引領財務管理的轉型再造?機器學習、智慧稽核等智慧技術在數智化領域的實踐等相關話題展開分享。
“業財融合”是業財資料體系的融合,只有基於大量完整的、高質量的資料融合,才能逐步實現智慧財務。——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張慶龍教授
“風能讓蠟燭熄滅,亦能使火燃燒的更旺”,新冠肺炎疫情、人工智慧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我們需要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尋求突破與改變。
為什麼需要“業財融合”?工業化時代,社會化大生產及分工導致業務和財務長期分離,這種分離的最初目的是為了讓會計更有效地服務於業務。而現狀是會計更多地專注於核算和監督,對業務的服務職能大大下降。由此造成會計難以發揮以業財融合為基礎的管理會計工具的作用,持續偏離最初的軌道。
張慶龍教授認為,在智慧財務時代,我們需要的“業財融合”,是要求財務端和業務端同時進行數字化轉型,也就是業財資料體系的融合。但是我們現在大多是“事後會計”,重報表、輕資料,重核算、輕資訊,沒有將全面預算與戰略、流程管理、資料相互貫通,無法實現最終的全面管理。
長此以往,會計資料的真實性無法確保,財務分析何談準確性?因此,業財融合要基於大量完整的、高質量的資料融合,才能逐步實現智慧財務。
內部控制建設與業財融合、智慧財務的實現之間有何關係?張慶龍教授認為,業財融合和智慧財務的實現,要以強大的內部控制為基礎。內部控制解決了從核算端到業務端有效地流程再造問題。這個邏輯直接導致業財資訊化資料標準的建立,為未來智慧財務的實現搭建了有效的流程基礎、組織基礎和資料基礎。
如何正確認識智慧財務?真正的智慧財務是基於大資料、演算法、算力來實現的,而不是簡單運用了RPA而已。財務的數字化需要從兩方面轉型,即核算的轉型、資金管理的轉型。
未來五年,會計資訊化的發展對於人才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需要懂得管理會計、IT大資料、統計學以及人工智慧等相關專業知識。
“後財務共享時代數智化轉型三大路徑:組織變革、財務團隊變革、資料服務變革。”——中國中鐵北京局總會計師 徐林峰
在組織變革上,徐林峰提出業務財務組織集約化發展、共享財務組織虛擬化發展。由於建築行業的特殊性,工程專案分散,財務共享逐漸成為思想孤島、行為孤島,甚至管理孤島。為了加強管理,共享財務需要一把抓手,即業務財務深入業務端,透過業財一體化的工作機制,實現集約化管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和應用場景增加,共享中心大量重複性、有規則的業務由機器替代人工,共享組織將逐步向虛擬化發展。
在財務團隊變革上,需要業務財務、戰略財務融入業務,服務於業務端。隨著智慧型、數字型共享中心的建設,共享團隊需要多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的融入,以提升財務管理的能力。
在資料服務變革上,需要解決六大問題:
1、資料有無。有了會計資料、報賬資料,但是業務資料的有無,主要取決於除財務系統外的其他系統數字化轉型的程序,即後共享時代首先要解決業務系統的數字化問題。
2、資料真假。確保數出一源,並結合嚴密的邏輯控制將資料推送到每個流轉環節。
3、資料質效。統一資料標準,賦予資料相應的屬性,同時啟動資料治理工作,使資料符合資料資產建設的需要。
4、資料聯通。建設數字化財務共享中心的關鍵是,所有資料來源的唯一性、不可修改、有跡可循,這就需要實施系統整合,實現資料貫通。
5、資料應用。最重要的是資料服務能力,現在最缺乏資料應用場景的設計者,透過資料應用場景設計可以提高資料應用價值,進而為管理決策提供支援。
6、資料賦智。建設資料倉庫,大量應用人工智慧技術,使資料能夠自動化實時獲取。
“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呈現的是個性化、網路化和智慧化的世界。”——中國鐵建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副總會計師 牛永輝
牛永輝認為,財務的發展經歷了五方面的變革:第一,計算工具由最初的手工計算發展到珠算、計算器、電算化、雲計算;第二,財務核算模式由手工賬發展到會計電算化和共享中心“會計工場”集中核算;第三,財務組織機構由“小而全”發展到財務、會計、資金等逐漸分離,以及“戰略財務、業務財務、共享財務”+專家團隊的“3+1”階段;第四,財務人員由“賬房先生”發展到綜合性會計人員、傳統會計機構分工、現代大工業化分工;第五,價值創造,由確認、記錄、計量、反映會計資訊發展到成本管理、資料分析、決策支援等。
依託財務共享實現會計大工業生產,首先需要制定股份層面的共享中心業務指導書,統一稽核標準;其次,完善報表取數方案,加快基礎表取數進度,推動賬表一體化的工作;第三,整合現有財務會計類報表,搭建通用財務資料查詢報表模組,實現一鍵取數,促進日常工作資訊化的落地;最後,加速新技術在共享平臺的應用,如智慧報銷、智慧稽核等在工程板塊的應用,擴大財企直連的範圍。
依託業財一體化實現財務融入業務,需要繼續加大業財一體化建設、加大財務人才培養力度,實現由核算型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要縱深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積極橫向擴充套件知識的跨度和廣度,具備網際網路思維、創新與合作意識,學習金融、預算、專案管理、IT等一系列知識,形成“T”形知識結構,融入業務。
“財務擁有資源配置的主導權,且處於經營資料的最下游,要“用數的人管數”,因此資料資產管理應該由財務牽頭”——頭部網際網路企業財務數字化專家、ACCA會員 姚嘉
未來,資料將成為公司重要的資產。那麼,資料標準的制定、數字資產化的管理,應該由誰來牽頭?
姚嘉認為,資料具有很強的業務屬性,IT人員大部分專注於技術實現,對資料背後的業務邏輯不甚瞭解,而財務在很多企業擁有資源配置的主導權,且處於經營資料的最下游,應該讓“用數的人管數”。
對於財務人未來的轉型方向,姚嘉提出了業務和資料兩個方向,即業務財務/財務BP、系統與資料管理。
如果對公司的業務形態的理解還不錯,可以向業務財務轉型,需要在業務的一線,知道最小的核算單元,對資料顆粒度有精確的把握。另外,業務財務的職能要求是基於資料之上,沒有資料寸步難行。
姚嘉認為,未來5年到10年,財會從業人員角色將會向以下五個方向轉變,即鑑證倡導者、企業變革者、資料領航者、數字技術組織者和可持續發展開拓者。
“人工智慧是一個數據的深度學習,沒有資料的人工智慧就是一堆廢鐵,而財務領域的資料是目前最標準、最規範化的。因此,人工智慧的出現必將使得財務資訊化轉型大踏步地前進。”——中國科學院人工智慧創新研究院(籌)總會計師 李玉傑
李玉傑詳細介紹了未來財務智慧化可以深度應用的五種人工智慧技術:智慧識別技術(OCR)、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自然語言處理技術(NLP)、知識圖譜技術、平行管理系統。
李玉傑線上闢謠:市場上宣稱OCR識別率能達到99.99%,甚至100%的公司,都是騙子。計算機永遠不可能達到100%,只能透過不斷研發投入,使演算法無窮逼近極限值,這時就要考慮投產比。
而RPA也不能算智慧化技術。它只是一個模擬滑鼠點選的小程式,對一些高重複性、強結構化、持續發生、有固定邏輯、例外情況較少的事項,可以利用RPA來模擬點選滑鼠的工作,替代大量繁瑣的人工勞動。RPA不具備任何智慧化的能力。
人工智慧的自然語言理解也存在“黑洞”,比如計算機無法理解“能穿多少穿多少”這句話。人是知道外邊環境的溫度,但是計算機是需要灌輸資料才可以。
知識圖譜技術,未來在深度資金網路追蹤、大型集團的司庫、深度資金圖譜等方面大有可為。
現在很火的“元宇宙”,可以理解為平行管理系統加上VR等的系列技術。未來如果財務資料足夠豐富,財務智慧化的手段足夠強大,我們可以組成類似百度導航那樣的資料決策系統:CEO進行一個決策邏輯,做出相應的演算法,然後提供相應的深度資料,就直接可以洞察風險,實現智慧的“無人決策”。
目前,財務智慧化的決策,還僅僅停留在透過OCR、RPA技術來實現資料的彙集,然後透過財務總監的智慧進行深度融合,為管理者做決策支援。未來透過平行管理,智慧系統可以幫助我們決策資訊,實現模型化、智慧化。
“數字化戰略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以數字技術為驅動力,圍繞核心的資料要素,醫院運營管理數字化進入新階段。”——熙軟科技董事長 陳沖
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建設貫穿於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數字化戰略成為“十四五”規劃的重要戰略。面對醫院智慧管理、醫保支付方式變革、公立醫院運營管理等系列檔案政策的要求,數字化升級成為重構醫院核心競爭力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然之路。
以數字技術為驅動力,圍繞核心的資料要素,醫院運營管理數字化進入新階段,建立一個互聯互通的運營管理平臺至關重要。透過這個平臺,可以實現運營管理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資料共享、業務協同,最終實現一體化、數字化、智慧化、移動化的新一代醫院智慧運營管理平臺。
“業財稅資訊化的推進,最終目的是為了將財務部門打造成企業的“中樞神經”和“感知器官”。”——神州雲合CEO 周奇兵
周奇兵將“業財稅融合”比喻成一個細胞,稅務就是細胞核,財務就是細胞質,最外側的業務就是細胞壁。從一個細胞放大到人體,那麼人的面板就是業務,肌肉和骨骼就是財務,稅務就是神經網路。可見,“業財稅融合”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稅務。
稅務局、集團企業以及廠商對“業財稅資訊化”的推進,是為了將財務部門打造成企業的中樞神經和感知器官。稅務會透過不同的節點,與財務和業務滲透到任何領域,並且在任何一個點發生變化之後,必定要反饋到人的大腦。我們希望把其中涉及的各個環節打通,進而實現業財稅融合。
“財務數字化和智慧化最核心的點在於,能否給企業帶來新的價值。”——令才科技總經理 王澤
王澤將其定義為“替代人、超越人”,替代人進行智慧提單、智慧稽核、智慧記賬等機械的交易動作;超越人從全樣本量的基礎上分析企業的財務問題,最終做到智慧風控。
王澤認為,企業財務數字化面臨的最大痛點是如何模擬人腦獲取資料、儲存資料,並做出判斷?費控系統和ERP系統內的資料是結構化資料,可直接使用;但紙質或影像化的財務原始單據,是非結構化的,需要完成結構化資料轉換。
企業的財務場景比較複雜,有大量非標準的紙質單據。為了做到全自動化的目標,有些智慧識別解決不了的資料需要用人工補錄的方式保證資料完整性。
有了資料庫的積累,下一步就是將稽核規則內建到系統中,透過令才規則自動化模組可實現真實性、完整性、風險、合規、內控、收付六大稽核內容。智慧稽核的核心理念,是利用規則自動化解決人的問題。
而對於經濟事項複雜、經濟資料多,以及人工很難判斷的場景,可以用機器學習的方法,來實現智慧記賬。
透過令才智能稽核解決方案,企業能夠實現財務稽核的數字化和智慧化,節省了人工成本,達到降本增效、創造價值的終極目標。
最後,張慶龍教授為本次沙龍進行總結,“今天討論的話題,涵蓋了業財融合、資料貫通、人工智慧、智慧稽核、智慧報稅、智慧醫院等等,這也是未來五年我們能夠看到會計資訊化的發展方向,希望能為大家在未來財務數字化轉型路徑上提供一些經驗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