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祖父是一名好木匠,他有句口頭禪:“注意了,留一條縫隙。”木工活講究疏密有致,黏合貼切,這樣整體結構才能達到最最佳化。
當下,許多人家裝修房子,常常出現木地板開裂或擠壓拱起的現象,這就是太“ 豐滿”的緣故。高明的裝修師傅則懂得恰到好處的留一條縫隙。
或許,這樣一條“縫隙”也存在於人與人之間。
在社交禮儀上,通常將人們之間的距離劃分為四個層次分別是:3米左右的公共距離,1~3米的社交距離,50釐米~1米的私人距離以及50釐米以內的親密距離。
這種分別不僅指距離,也劃分了不同階段人們互動時所要注意的方式,態度以及程度。
公共距離,即在公共場所與陌生人保持的距離。在遇到陌生人時,還是不要過分熱情的好。
有這樣一個故事,甲在路上摔了一跤,周圍人不多,雖然自己覺得並無大恙,但被人看到窘態總是不好意思的。路人乙看到這一幕,熱心地迎上前,詢問甲的狀況,又是攙扶著他,又是要帶他去醫院。甲反覆強調自己沒事兒,乙才作罷。整個過程引來了很多路人的關注,這反倒讓甲更加難堪。
故事中乙的善良並沒有錯,但我們在行善的同時,也應該考慮對方是否需要,我們的方式是否讓對方難以接受。
社交距離屬於禮節上較正式的距離,也用於沒有過多交往的人之間。在這樣的距離中,交談應相對正式,不刻意迎合、拉攏關係。可適當幽默,但不易過多,以顯輕慢對方。
私人距離和親密距離,關係就要近的多了,一般是朋友及親人之間的距離。在這兩種環境中,人們往往更加放鬆,言行也就相對放浪。但要知道,距離產生美,太近未必好。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多是在這兩個距離時爆發的。要注意:關係越近,越要相互尊重,將心比心。因為彼此更加了解,傷害的威力也就更大。
總之,與不同關係的人應該保持不同的距離,這是基於對他人的尊重,也是該有的“縫隙”。
在待人方面,同樣有一條“縫隙”。
有道是“飯不能吃的太飽,事不能做的太絕。”
戰國時代的蘇秦,在未成名前,曾出遊數載,一無所成。落魄回鄉後,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自以七尺男兒,羞愧難當,於是發奮學習。為了防止半夜犯困,他常常以錐刺股,留下了懸樑刺股的成語。終於,在多年的努力下,蘇秦學行結合,聚六國之力,對抗強秦,被任命為縱約長,兼佩六國相印。衣錦榮歸之時,周天子親自命人清掃道路,父母敲鑼相迎,妻嫂不敢與他正視。若是當初父母妻嫂能寬容以待,又何至於此?
大到一國,小到個人,總要與人留一線。陳勝吳廣因為失期皆斬,被迫反抗,間接導致強秦滅亡。曹操在殺敵之後還要強佔人妻,致使長子曹昂喪命。俗話說:“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與人留有餘地,是自信,也是肚量,更是智慧。
有這樣一個實驗,老師將學生分為兩組,分別完成攝影作業,甲組需要拍攝多副作品,選取其中最好的十份上交。乙組只需要認真拍攝一副的交給老師。大家認為哪一組完成的質量更高?
事實上,在實驗中,甲組為了完成任務,不斷尋找各種景物和角度,拍攝了大量圖片,雖然質量不佳,但在大量實踐中總結掌握了許多攝影技巧和手法,最終得到了十份滿意的作品。而乙組只需要拍攝一副,所以總想找最好的景物,最佳的拍攝角度及最適合的手法一次完成。但往往三個要素難以同時具備,直到作業期限臨近時,依舊沒有心儀的作品,只好強行拍攝一副,草草了事。
完成大於優秀,做事不必強求步步完美,更應注重整體性。與事不糾結,眼光放長遠,這是處事的“縫隙”。
留有“縫隙”,為人如此,處事亦是這樣。正如宋代法演禪師所說:“勢不可用盡,福不可受盡,規矩不可行盡,好語不可說盡。”其大抵也是對“縫隙”的具體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