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2月23日電(王逸飛錢晨菲)落得空閒,阿芬常坐在自家民宿院子裡,回憶在城裡開店時的日子。不同於如今身邊只有樹影蟲鳴的寂靜,對“80後”的她而言,城裡的繽紛依然更吸引人。
往山深處再走兩公里,阿芬的丈夫在一幢新蓋的小樓旁忙活。因為丈夫強烈的創業想法,夫妻二人開出村裡第一家民宿,計劃今年底把“民宿二期”完成。對於把家庭生計“押寶”農村,阿芬說這是他們這輩子最“大膽”的夢。
浙江富陽景山村——一個位於海拔500多米的大山上,底子薄弱、青壯年曾紛紛出走的“空心村”。阿芬是村裡返鄉創業第一人,她的夢背後,也藏著一個屬於小山村的共同富裕“大願景”。
大山裡的離開與留下
從本就遠離市區的鄉鎮往山的方向行駛,繞上20分鐘盤山路,便是常年雲霧繚繞的景山村。同許多村莊一樣,因區位不便、土地貧瘠,越來越多人離開了村子。這裡大部分時間顯得寂靜無聲。
因為連通各自然村的道路還未完全修好,村幹部走訪村民只能步行前往。
73歲的何金剛和老伴居住在景山村石巖頭自然村,包括老兩口在內,這個位置更高的自然村只剩3戶人家。
老人屋前有塊不大的菜地,實現各種蔬菜自給。而因通往外界的路還未修好,他們每兩週去鎮上買一次肉和生活用品。上下山如果沒有村民的車可以搭,老人要花上將近一天。
經歷過周邊鄰居搬走的何金剛說,“孩子在城裡準備了房子,我們馬上也要搬過去了。”
沒有人願意“離開”,但“離開”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43歲的汪洪華在自家老宅前忙活,這是一幢在建的三層磚房。城裡沒活時,他就回村趕工期。這是景山村人的“默契”——賺了錢一定要回村裡造房子。
“我們村的人過年過節一定要回來。但家裡以前是木頭房,洗澡沒地方洗,馬桶要自己倒。老房子就算借錢也要造,不然下一代肯定不回來了。我兒子十七歲,如果村子一直這樣,我是不希望他以後回來發展。”已在外謀生20多年的汪洪華說,城裡總有活能幹、有錢能賺。
景山村共有戶籍人口985人,而今居住在村裡的僅100多人,幾乎全為老人。而不論從村集體經濟還是村民收入看,以種植茶葉、板栗等為支撐的景山村都遠低於省市平均線。“沒有年輕人、沒有產業、村民觀念和基礎設施配套落後,已成為村子走向共同富裕的最大阻礙。”村黨總支書記倪雲鋒說。
有人“離開”尋求發展,也有人為了發展“留下”。
作為景山村新任書記的倪雲鋒是“90後”,也是村裡能見到的最年輕的面孔。在企業工作多年後,倪雲鋒決定回到村裡。“外面一些農村發展的都很好,雖然擔子很重,但家鄉信任我,我也希望能把在外學到的新思想帶到村裡,帶領村子儘早實現共同富裕。”
在今年選舉產生的景山村新一屆村兩委班子中,除了年紀最小的倪雲鋒外,其他四人中還有三名“80後”。這些村裡老人眼中的“小孩子”,曾離開村莊多年,又因同樣的使命相繼回到出發點,開始一場新的“出發”。
共同富裕下的新事
在景山村,很多村民對共同富裕還並不熟悉。但在“80後”“90後”村幹部的推動下,這個陌生詞已與村裡人的衣食住行產生起種種聯絡,山裡逐漸有了新變化。
景山村村委會副主任汪獻軍的車子在村裡是最容易辨認出的。因頻繁在山路上行使,這輛越野車車身上幾乎每天都掛滿泥土灰塵。汪獻軍說,“修好上山主幹道”是他今年完成的最重要的事。
“主幹道”即通往景山村的盤山路,其也是村子聯通外界的唯一道路。這條路是20多年前由人工打造而成,不僅狹窄,下雨也易塌方,原來進村的“村村通”客車正是因此停運。雖然盤山路的重修兩年前就已啟動,但此前因種種原因推進緩慢,導致景山村與外界的“距離”愈加疏遠。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農村發展的最樸素道理。今年,景山村委把完成盤山路的修建作為了“頭等大事”。為解決土地徵用等問題,村幹部往村民家裡跑了無數次,以統一思想,同時加緊對接相關部門、施工方等,讓道路施工程序不斷加速。
目前這條盤山路趕在年底前通了車,從山下進村省了一半時間。汪獻軍說,“我們各自然村之間還有4條連通道路要修,相信有區裡鎮上的支援,這項工作明年能夠完成,讓村民更方便,也為日後搞產業創造條件。”
路修好了,也是阿芬近日最開心的事——交通便利對客流提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她的民宿,也是村裡產業發展的“火種”。
阿芬全名倪申芬,但她早已習慣被村民稱為“阿芬”。在外看到民宿火熱,瞭解到村裡也有發展旅遊的願望,其和丈夫靠打工賺的錢,加上貸款開了這家有著14間房的民宿。因為高山環境,這裡在節假日常“一房難求”。
阿芬說,民宿能夠一直辦下來,與村裡的支援分不開。村裡不僅盡最大力量幫忙解決民宿遇到的各種問題,從村幹部到村民也都會主動推廣她的民宿。“目前我們可以透過帶客幫村民賣茶葉、板栗,等二期房間建好,我們打算聘用村民,帶動點就業。”
“我們希望透過一個成功範例,帶動更多村民加入,實現富裕增收。”倪雲鋒介紹,這家民宿是景山村端起“綠飯碗”的起點。今年,村裡還啟動了高山露營營地的配套建設工作,停車場建設已進入平整土地階段。
山裡的變化也發生於村民生活中。
在景山村,最熱鬧的地方就是老年食堂。每到飯點,都至少有20餘位老人來就餐。今年,考慮到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為方便村裡老人生活,村裡恢復了老年食堂的運營,每頓飯提供一葷三素,對60歲、70歲以上老人每餐收3元、2元,90歲以上免費。
75歲村民汪生洪每天都來,“一個人做飯麻煩,這裡一餐只要2塊錢,還能跟老鄰居聊聊天。”
景山村一年要花十萬元在食堂運營上。汪獻軍說,“村集體收入不寬裕,但只要老年人需要,就應該把食堂辦好。”
追上大時代
變化在發生,但村裡人都知道,相比許多村子,景山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這裡的每一個人,也都對明天抱著期待。
75歲的倪木仙和老伴沒有隨兒女前往城裡,他們始終覺得村裡的水好、空氣好。“這裡環境比早些年好多了,以前到處都是垃圾和髒水。我們就是想以後看病和養老能更方便,村裡不那麼冷清。”
春節前就能把新房建好的汪洪華聽說村裡正積極招商,他希望景山村能夠早點發展起產業。“如果賺的錢差不多,誰不願意在家裡?等產業起來了,有人進來了,我想開個小餐館在家門口賺錢。”
倪雲鋒在談及未來時說,他相信景山村可以追上大時代,實現共同富裕的夢。
追趕,僅靠一條路、一家民宿、一個食堂遠遠不夠。沒錢、沒地、沒人,如何“無中生有”邁開步子?景山村的答案來的並不隨意。
倪雲鋒說,“以後怎麼發展不光是我們村幹部在想,而是上上下下許多人一起想。區裡鎮裡的幹部經常來交流、出點子,像鎮上聯絡村裡的黨委委員剛上任半個月就來了三趟。我們也請在村內村外的村民提建議,請大家支援。”
上述過程中,一個最大的觀點交集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讓村裡地處高山的區位劣勢有機會變為發展優勢。這也成為村裡人的底氣。
“我們把高山農產品和鄉村旅遊作為兩個重點方向。村裡有板栗、油茶等高山特產,可以吸引合作企業,推動高山農產品銷售,讓村民穩定增收;在文旅方面,除建設露營專案外,我們準備做研學遊、寫生基地,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也能增加就業機會。根據產業特色,還要把美麗鄉村逐步建設好,讓村民生活的更舒適。”汪獻軍介紹著景山村初步形成的發展思路。
讓汪獻軍和村裡人期待的是,高山農產品銷售計劃目前已有企業表達出興趣,而研學遊、寫生基地的資源優勢,也得到了多位業界人士的肯定。
追趕中的景山村,是當下許多村莊的縮影。它代表著一種普遍的“鄉愁”——過去,各種限制和劣勢,讓許多村莊沒有在經濟高速增長中乘上發展快車,只留下空心“背影”。它代表著一種全新的希望——共同富裕時代,這些村莊已成為最大的增量與變數。雖底子薄弱,或現狀平平,但在它們之中,不論是對現狀的不甘、對美好的期盼,還是因地制宜的思考、努力突破的嘗試,都已成為中國共富藍圖繪就過程中的生動組成,令人充滿期待。(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