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粉絲患者留言給我,其中不乏多數蕁麻疹患者,因為蕁麻疹久治不好受盡折磨,和大家聊病情的時候也能感受大家內心痛苦的情緒以及渴求能痊癒的決心,今天趙醫生就給大家詳細說一下各型別的蕁麻疹。
蕁麻疹屬於中醫風痧、癮疹、遊風、風疹塊範疇。它的基本症狀是面板驟然痕癢,出現大小不等的圓形或整片,風疹團顏色淡紅或蒼白,病程長短不一,消退後不留痕跡,可反覆發作。
從中醫角度來看,蕁麻疹的內因是血虛生風,外因則是外感風邪,而誘因是溼熱或飲食不節制等。幸好蕁麻疹多屬良性,不會有生命危險,80%會在24小時內消退。但也有持續性的,即身體某處的蕁麻疹消退後,又會在其他部位,長出新的疹來。但假如蕁麻疹患者,出現眼、嘴、黏膜和喉嚨腫脹時,則可能導致呼吸困難,屬於急症,需要馬上治理。
而根據中醫“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風疹屬表症(肌膚表層疾病),發病時,多以升散解表之法。病情穩定後,再根據不同體質調養。
1)風熱證:
相當於急性蕁麻疹。皮疹色澤紅赤,受風加劇。面板灼熱、劇癢,並覺手心發熱,心煩口渴。舌紅,苔薄黃,脈浮數。治宜疏風清熱,辛涼透表。
處方:
桑葉,菊花,薄荷,杏仁,連翹 ,桔梗,甘草、蘆根,防風、荊芥、麻黃、薄荷、川芎、當歸、炒白芍、白朮山梔子、酒大黃、芒硝(後下),石膏、黃芩、桔梗,甘草,滑石,荊芥,蟬蛻。
用法:
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2)風寒型:
相當於嚴寒性蕁麻疹。皮疹淡紅或淡白,遇冷、遇水和吹風后症狀加重,得暖後減輕。自覺畏寒、惡風,冬重夏輕,口不渴,苔薄白,脈浮緩。治宜疏風散寒,辛溫解表。
處方:
桂枝,芍藥,生薑,炙甘草,麻黃,杏仁,大棗,蟬蛻,荊芥(後下),威靈仙,蒼耳子
用法:
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3)氣血兩虛證:
相當於慢性蕁麻疹,皮疹淡白,時起時消,伴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脈細。治宜養血益氣,疏風止癢。
處方:當歸 ,川芎 ,白芍藥,生地黃, 防風,白蒺藜 ,荊芥(後下),何首烏,黃芪,甘草,蟬蛻。
用法:
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4)胃腸溼熱證:
相當於胃腸型蕁麻疹。皮疹多少不定,胃腸道症狀明顯,納差,脘腹疼痛,拒按或坐立不安,倦怠無力,大便秘結。苔黃膩,脈滑數有力。治宜疏風解表,通腑洩熱。
處方:
防風、荊芥、連翹、麻黃、薄荷、川芎、當歸、炒白芍、白朮山梔子、酒大黃、芒硝(後下),石膏、黃芩、桔梗,甘草,滑石,茵陳,梔子,大黃,防風,蟬蛻,荊芥(後下)。
用法:
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5)衝任不調證:
多見於女性,發疹有周期性,與月經有關,常有月經不調,經期超前或推後。經來腹痛,經色紫紅或有瘀塊。經來疹多,症狀加重;經清疹退,症狀消失。苔薄,舌有紫氣,脈弦數。治宜調理衝任,養血止癢。
處方:
仙茅,仙靈脾,巴戟天,鹿角霜,當歸,白芍,川芎,熟地,甘草,蟬蛻,白芷。
用法:
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6)血虛風燥型:
證候:遷延不愈,易復發,午後及夜晚加劇,伴心煩口乾少津,脈沉細。
治則:養血祛風,滋陰潤燥。
方藥:養血定風湯加減。
處方:當歸,酒白芍 ,川芎,防風,秦艽,克陳皮,桂枝,羌活,獨活,松節,白芷,蟬蛻。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7)熱毒燔營型:
證候:發病急,皮疹瀰漫全身,大片鮮紅色,可見出血性皮疹,瘙癢劇烈,伴高熱、心煩、口渴喜冷飲、咽喉腫痛、面紅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絳、苔黃、脈數或滑數。
治則:清熱解毒,涼血護陰。
方藥:清瘟敗毒飲加減。
處方:生石膏,生地黃,水牛角,黃連,梔子,桔梗,黃芩 ,知母,赤芍,玄參,連翹,甘草 ,丹皮,鮮竹葉 ,白芷,蟬蛻。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8)蟲積傷脾:
證候:兒童多發,皮損反覆發作,面黃有白斑,臍周疼痛,偏嗜零食,睡中磨牙,大便檢查寄生蟲卵多為陽性。苔白或膩,脈濡。
治則:驅蟲健脾,消食化納。
方藥:化蟲丸合保和丸加減。
鶴蝨、胡粉、苦楝根、檳榔 蕪荑、使君子,枯礬,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陳皮、連翹、蘿蔔子。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用蜂蜜做成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
(9)衛氣不固型:
證候:皮疹散在,呈淡紅或膚色,形如豆粒,伴低熱,乏力,多汗,面色蒼白,口唇質淡,出汗後極易發作。舌淡,苔薄白,脈細或沉細。
治則:益氣健脾,祛風固表。
處方:防風,黃芪(蜜炙),白朮,白芷,蟬蛻。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10)肝氣鬱結型:
證候:風團發作及瘙癢與情志抑鬱相關,或精神壓力大時加劇,伴有心煩易怒、脅脹納差、口苦、失眠,舌紅,苔薄黃,脈弦或弦細數。
治則:疏肝解鬱,清熱祛風。
處方: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甘草,薄荷(後下),生薑,丹皮,梔子,龍膽草,白芷,蟬蛻。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