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歸屬於中醫學的“痺證”範疇,臨床上多以風寒溼、頑痺及筋痺等論治。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於痺證的專論,雖然所涉及面較廣,其中也包括本病在內。
漢代張仲景從實踐中總結出了治療歷節病、風溼痺的甘草附子湯、烏頭湯等,至今仍應用於本病臨床。
其中烏頭湯功用溫經祛寒,除溼止痛,臨床用於寒溼痺阻經脈或關節諸症常有良效。經加味後用治寒溼型坐骨神經痛,療效較好。
醫案:坐骨神經痛,烏頭湯化裁
一位22歲的小姑娘,看診時患者說自己下腰痠脹,牽及左側大腿疼痛。
尤其到陰雨天的時候,酸脹感和疼痛就會加重。
西醫診斷坐骨神經痛,治療了大半年,可是還不見好轉。
問詢患者病史,患者表示自己之前在經期的時候下過冷水,之後出現了上面的症狀。
切脈沉弦而有緊意,擬烏頭湯加減,加手法治療1次。
處方:制川烏,麻黃,白芍,生黃芪,甘草,蜂蜜,歸尾,蘄蛇,5劑;
用法:冷水浸透,文火煎半小時,連煎3汁,混勻,分3次飲服。囑患者臥床多休息。
二診:患者疼痛減輕,下腰部酸脹感減輕,原方化裁續服20劑後遂愈。至今未復發。
【烏頭湯方藥】麻黃、芍藥、黃芪、甘草(炙)、川烏。
【解說】烏頭湯主治寒溼歷節之證。
寒溼留著關節,經脈痺阻不通,氣血執行不暢,是以關節劇痛,不得屈伸為特徵。
寒溼之邪,非烏頭、麻黃則不能去;
而病在關節,則又非如皮毛之邪可一汗而解,故用黃芪之補託,既助烏頭溫經,又監麻黃過散;
因本證為急,其痛為劇,故以芍藥甘草湯佐之,以活血通經,緩急止痛;
白蜜甘緩,可解烏頭之毒也。
諸藥合用,為溫經散寒、除溼止痛之良劑。凡寒溼凝滯,經脈閉阻之痺證、諸痛、腳氣等病,皆可運用。
以上都是湯方理論,幾年下來,在應用烏頭湯時,也有了一些粗淺的體會。
首先,在應用烏頭湯治療腰突症引起的急性坐骨神經痛時,川草烏的應用應該是個關鍵。
雖然原文記載的是川烏,但實際臨床應用時,因川烏起效迅速,草烏藥效持續時間則較長,所以一般往往二者同時配合使用,相須相使,以達到更好的藥效。
應用的劑量一般是川草烏各9-15克,感覺劑量的大小與藥效有直接關係,6克以下的止痛效果明顯會差一點。
由於現在都是藥品炮製過的,所以一般發生毒性反應的情況並不多,印象中這些年也就發生過兩例,一例是舌頭髮麻,另一例是心臟不適,都是一過性的,沒有釀成太大的後果。
但還是要注意,一是煎煮時間儘量在半小時以上,二是老年心律不齊的患者,要謹慎使用。
其次,其他藥物的配合應用也很重要。
芍藥甘草,本身就是《傷寒論》中緩解下肢痙攣疼痛的一個重要方劑,雖然有學者認為張仲景時代的芍藥應指赤芍,但臨床上似乎用白芍更為合適。
而且個人體會白芍用量也不應小於40克,甘草一般也應用到12-15克,接近芍藥甘草湯本身的一個劑量配比,否則緩急止痛的效果不會明顯,只能起到監製川草烏毒性的作用,我最多用到60克,不少患者會有腹瀉反應,但往往這類患者症狀緩解會更明顯,可能和神經根的脫水有關。
重用白芍的另一個方面就是使整張方劑不再顯得溫燥太過,使絕大多數寒象並不太明顯的腰突症患者均可應用,可能更適合於江南人的溼熱體質。黃芪本身也是除痺之良藥,常規30-40克的劑量,補氣兼能助麻黃利溼走表,亦使整張方劑更為平和。
第三,單純應用原方中的幾味藥, 很多時候在臨床上還是不夠的。
治療坐骨神經痛,個人體會如果加一些蟲類藥祛瘀通絡,例如全蠍,薊蛇,蜈蚣等等,整張方子的鎮痛作用會得到很大的加強。
藤類藥物的應用也很關鍵,個人體會海風藤的效果要優於絡石藤,雞血藤等,可能和海風藤的藥性較溫有關。
另外,加一些化痰利水的藥物,如金雀根,澤漆,白芥子等等,對於神經根水腫的緩解亦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像磁石,牛膝等引經下行之藥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注意坐骨神經痛一些細微症狀的鑑別,這對於臨床治療其實也很關鍵。
- 有的患者是以單純痛為主的,川草烏的用量就要加大,蟲類藥和乳香,延胡索等活血藥也要相應加強。
- 有的患者是以痠痛為主的,個人體會需要加強黃芪,黃精雞血藤等補氣血藥物;
- 有的患者是以麻痛為主的,根據“麻屬氣虛木痰淤”的古訓,黃芪,南星,白芥子,澤漆等補氣和化痰之藥也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當然,臨床治療時,辨證加減是很重要的。
除了急性腰腿痛,頸椎病引起的急性上肢疼痛以及寒溼型的類風溼性關節炎也是烏頭湯的應用範圍。與治療腰腿痛不同的是,芍藥的量要減少,麻黃等的量要增加,還有就是引經藥物上行與下行的不同,療效不如急性腰腿痛,真的符合“”烏頭湯方, 治腳氣疼痛,不可屈伸”的原文詮釋。
鄭重申明: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計量僅適用於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要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計量。如有需要,應前往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關注@張建福大夫,瞭解更多骨科疾病相關知識,任何骨科疾病方面的問題,想了解,都可以問我,我願和您一起守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