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薇婭被罰款了13.41億元,心裡真的不知道說什麼,感覺都有點麻木了,好像沒有什麼感情可以共鳴了。
我記得在最早的時候,那會網路基礎設施還不夠好,直播的條件還不成熟,4g還沒有正式投入使用。
12年大學那會,流行的還是直播遊戲,當時根本就沒有直播帶貨的影子。
當時所有的一切都在野蠻發展,網上各種充斥著激情和崩塌,好像隨時有新的模式誕生,一個瘋狂的年代,有幸目睹,餓了麼和美團大戰、滴滴、小黃車、各類流量的代言,小米為發燒而生、淘寶還在發展、拼多多壓根還沒出來,當時貼吧還是那麼火熱,知乎也才剛開始有很多大神進入,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
當時的年輕人真的懷揣夢想,他們想著改變世界,不像現在的同一批年輕人,每天福報、996、躺平。
15年左右,羅永浩的錘子手機、賈躍亭的各種大餅,我還能記得當時在手機上看到賈躍亭做得PPT,真的是熱血上湧,不怪各路資本都上當了,實在是前景太誘人了,一看就要大發展啊,可惜好景不長,羅永浩開始直播帶貨,賈躍亭也跑路成了下週回國。關於這兩位的不同選擇,也不知歷史怎麼評價,總感覺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真正的風雲激盪,我們很多人都一直在見證歷史,關於好的或者壞的。
16年畢業的時候正好趕上的房地產大漲價,就很突然,發現小鎮青年在城市立足真的難如登天,在哪裡掙著幾千塊錢工資的時候,買房真的變成了奢望,於是,啃老不在受到鄙視,六個錢包雖然是專家提出來的,其實,很多年輕人買房也正經用上了六個錢包,人們都瘋狂在這個魔幻的房價裡面,當時我記得年輕人出門都不聊其他的,都是在說房子,感覺從青澀到成熟的一瞬間就是當你背上房貸的那一刻,你就不是你了,就像戴上金箍,就不再是凡人,要正經的為房子奮鬥終生了。
我大學專業是生化環材的分支專業,大學畢業以後也是勉強度日,記得高考完報名的時候,家裡唯一見過世面當過兵的二叔告訴我選擇機械製造,這個肯定有前途,當時要是選擇機械,現在應該也是進廠敲螺絲,當然選擇生化環材,也是一直郊區待命。當時,很多十八線城市人對於網際網路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就感覺計算機就是學怎麼修電腦,根本沒有程式設計的概念,所以,當時12年計算機的分數是很低的,那批人現在應該也都進了大廠,趕上了網際網路的黃金時代,我現在越來越覺得,一個人的發展,不但要看自己的能力水平,還要看時代的機遇,就好像計算機,現在被稱為宇宙機,能看到的未來,都會比較有前途,就像一個又一個的概念創造,一個又一個的造富神話。
可是,我感覺好像有點不太對,如果這個社會只有一個行業能夠掙大錢,那麼其他人呢,就該吃土嗎,就只有網際網路一個方向嗎,還是因為這個方向不用花費太大力氣呢,比較輕鬆,我們國家的人,總願意走捷徑,抄近道,可這樣真的好嗎,就沒有一點代價?為什麼網際網路能夠這麼掙錢呢,資本的富集作用就這麼強嗎,我們就非得發展網際網路嗎?
我並不是覺得網際網路不好,只是覺得,像馬雲、劉強東、薇婭、李佳琪、等等不勝列舉,真的值得大家捧那麼高嗎?
他們做了什麼啊?
就好比馬雲,淘寶是厲害,號稱應有盡有,可是,淘寶的出現,帶來的後果就是大範圍實體店的倒閉和蕭條,這些人就應該嗎,大趨勢就要一點活路都不留嗎,馬雲們掙到錢以後又發展了什麼科技呢,是登月呢還是投資基礎實驗?
好像沒有見過,只聽到很厲害,具體怎麼厲害,真的不是很懂,因為肉眼所見貿易戰,大佬也沒發揮作用,反倒是思路驚奇的想要賣菜?
我只想說,大哥你可真行,賣菜老太太你都不放過,真的福報纏身逃脫不得?
我知道資本對於利益的渴望,可是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他好像不是這樣的,這幫人給我的感覺就是對外唯唯諾諾,對內重拳出擊,你想發財,你出去和亞馬遜、谷歌這些去爭地盤啊,去擴大海外市場啊?
你老盯著這幫油都沒三兩的老鄉幹什麼呢?
有時候真的想想,我覺得抄近道真不是一個好行為,資本的發展需要積累,積累以後不是給你分工買遊艇豪車的,也需要你在投入一部分讓資本能夠利滾利?
這利滾利大哥們理解的就是高利貸和校園貸,這個真的不必要,學生們還都是孩子,沒錢啊,你忍心嗎?
我一直有個疑惑,為什麼不投入資本去科技呢,為什麼中國只有一家華為呢?不管有人看不上也好,至少人家還有科研投入?
可是其他公司呢,你們都在做什麼,資本都只能向老百姓收割嗎?那你至少讓他們有點油水啊,就像種地,你也得加點化肥吧,這樣才能夠收割到足夠的的果實,可你把所有的路都斷了,那大家吃什麼呢?
所以,我覺得,中國的資本向發展,國家想共同富裕,就得讓普通人能夠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能夠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得相應體面的收入,而不是拼命加班卻換不了半平米房子,資本發展缺只盯著賣菜老太太,老實說,格局太低。
社會要進步,就得下苦功夫,真正的靜下心來,補齊短板,研究科研,多點投入和耐心,不然,一切都向著錢看,哪來的星辰大海呢?
希望以後薇婭這樣的新聞少一點把,我們的稅務部門多點提前量把,別攢到這麼多才收稅,這個屬實有點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