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橘子
上世紀人類軍事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就是機械化作戰模式的誕生,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就有一些沒有形成主流的嘗試,比如腳踏車也曾經在上世紀初被歐美國家的軍隊嘗試,作為部隊由騾馬化轉向“機械化”的一種方式。
19世紀之前,世界大多數軍隊只能靠軍馬實現快速機動,腳踏車發明後,它的一些獨特優勢被軍隊發掘,腳踏車不僅操作簡單,速度快,而且可以在各種地形條件下行進,甚至可以被士兵背起來翻越障礙,而且不用飼養不會生病,易於大規模生產配備。
腳踏車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它還能裝載大量負荷,在保障軍隊機動速度的同時,還能攜帶更多給養彈藥,甚至有些國家還發明瞭可以拖拽輕型火炮的加重腳踏車。
腳踏車優點多多,於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許多國家都出現了大規模的腳踏車機動部隊。即便是在當今坦克和裝甲運輸車以及運輸機成為主流的情況下,歐洲如瑞士等國家,還保留有這種腳踏車部隊。
而當時,中國作為貧窮落後的農業國,腳踏車很長時間被視作昂貴的舶來品,不過到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腳踏車也開始被中國一些部隊裝備,只不過普及不多,只是一些通訊、警察、特務部隊裝備。
當時中國軍閥林立,各軍閥為了自身安全,都有自己的衛隊、護兵,這些百裡挑一計程車兵裝備要比起普通士兵“高階”許多,起碼都配備可以連發的“二十響”、“盒子炮”,更好的則配備“花機關”、“湯姆遜”,交通工具許多就是一水兒的進口腳踏車。
因此在抗戰時期,日軍總結出一個規律:戰場上一出現“短槍隊”、“腳踏車隊”,就意味著附近肯定就有中國軍隊的指揮部,就會加大火力進行攻擊。
其實抗戰時期,日軍也配備有大量腳踏車部隊,甚至連歐美國家早已摒棄的“腳踏車閃電戰”,反而在日軍手中被“發揚光大”。
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日軍為了快速進攻印度支那半島上的英美軍隊,就曾經發起過“腳踏車閃電戰”,日軍快速攻克新加坡馬來西亞時就動用了大量腳踏車部隊。
而在中國戰場,尤其在華北平原,日軍主要採取掃蕩鎮壓我抗日遊擊戰的“治安作戰”策略,對付裝備極差的八路軍游擊隊,日軍坦克部隊難以應付,騎兵部隊又早已落伍,日軍中也沒有大規模騎兵部隊,為了保證日軍和偽軍在不同據點之間快速執行,就只能依靠腳踏車。因此,日軍漢奸經常一下子就派出幾十輛上百輛的腳踏車部隊,攻擊八路軍游擊隊。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抗戰時期,我冀南抗日根據地不僅日軍漢奸有腳踏車,我武工隊、偵察隊、鋤奸隊也有數量不等的腳踏車。不過由於腳踏車當時還屬於“高階”裝備,裝備較差的我軍主要還是靠“敵人送上門”的方式獲得。游擊隊經常伏擊日軍漢奸,也就經常繳獲腳踏車,時間一長,游擊隊裡的腳踏車也多了起來。
1941年夏,冀南軍區平原六區的游擊隊就在張辛莊擺下伏擊圈,伏擊從日軍據點出動的催糧偽軍。這批偽軍有30多人,都騎著腳踏車耀武揚威地疾駛在鄉間小路上,不知他們已經進入伏擊圈。
隨著隊長一聲令下,游擊隊猛烈開火,腳踏車隊一下子東倒西歪倒下一大片,偽軍死的死,傷的傷,還能跑得動的都丟下腳踏車往回跑。游擊隊一下子又繳獲30多輛剛剛從天津運回來的嶄新腳踏車!
當時腳踏車非常貴,日軍花大價錢給偽軍配備,原指望他們能用不錯的戰功回報,誰知剛交付幾天就送給游擊隊了,偽軍大隊長害怕日軍惱怒怪罪自己,就悄悄託中間人給游擊隊捎話,請游擊隊高抬貴手,還回這批腳踏車,偽軍可以用子彈“做交易”。
其實游擊隊並不十分需要腳踏車,他們作戰主要靠神出鬼沒的游擊戰,講求的是隱蔽,經常要鑽青紗帳、密林,而腳踏車快捷是快捷,但隱蔽性和靈活性就不行了,推著腳踏車在青紗帳裡肯定不行。游擊隊現在最緊缺的還是武器彈藥,偽軍既然提出“交易”,正中游擊隊下懷,於是就答應了。
游擊隊後來用15輛戰鬥中有破損的腳踏車拿出來交換,硬是換回5000多發子彈,極大增強了我軍的作戰實力。有意思的是,事後偽軍大隊長還託人表示感謝,原因是他找回了這批腳踏車,總算逃過一劫,避免了被日軍懲罰。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