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兩部好萊塢大片宣佈定檔。
一部是《沙丘》,定檔10月22日,北美同步上映。
一部是《007·無暇赴死》,定檔10月29日,延遲歐美上映。
這兩部電影,都是聲勢浩大。
各種鋪天蓋地的宣傳,早已經充斥網路。
勢要橫掃這兩年好萊塢電影在國內電影市場的陰霾。
有人說,這兩部電影一登場,國產電影就沒好日子了。
有人說,這兩部電影一登場,大家就又能看到真正的大片了。
有人說,這兩部電影一登場,啥國產片我也不看了!
然而,小編想說,這兩部電影要是沒成功,好萊塢的無解時代就過去了。
1:《沙丘》
乍一聽《沙丘》這個名字。
不熟悉的觀眾,可能認為這是一部文藝片。
但是,稍微瞭解一點歐美科幻的觀眾都知道,這個名字的意義。
圈內常用的一個比喻是,科幻迷眼中的《沙丘》,相當於魔幻迷眼中的《指環王》。
這部電影改編自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弗蘭克·赫伯特的同名小說。
小說1965年出版,影視公司也早就有了拍攝計劃,但是無奈至今都沒有一部像點樣子的作品。因此,《沙丘》在歐美經典科幻片領域,就被冠以最難拍的科幻著作。
細數失敗的細節無意義,總之《沙丘》沒有成功。
身為一部經典科幻著作,卻沒有一部經典影視化作品,這是極其罕見的。
在科幻片領域,大家對《沙丘》抱有最高的期待,就像大家期待《阿凡達2》一樣。
當然,也像國內觀眾對於《三體》的期待一樣。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沙丘》都是好萊塢科幻大片的最強的代表。
2:《007·無暇赴死》
這部電影想必不用小編過多介紹。
在座的各位,說不定很多人都比小編好看得多。《007》系列,年頭久,數量多。基本上已經到了“情懷”這個段位,看007已經成為常態,就像一個節日一般。
不吹不黑,該系列小編看得不多。
自從《007大破量子危機》之後,就不怎麼關注了。
雖然,因為工作的原因得時常關注電影市場,但是《007》我真的是沒什麼好說的。
不少考古類文章,平臺上應該多得是。
我一直持有的一個觀點是,《007》這類電影一直還在拍,其實是好萊塢的退步。
為啥?
因為,有些系列是純粹為了完整講述一個故事,所以才拍了1,2,3。但是,像《007》這種拍到現在這個地步,已經完全跳脫出了作品的意義,有些為了拍而拍了,故事框架十分穩定,就看到底誰來演。
對於小編來說,我還是更喜歡馬特達蒙的《諜影重重》系列。
不過,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丹尼爾克雷格最後一次扮演邦德!
《007》這一次能否成功,至關重要。
3:國內電影市場今非昔比
這兩部大片,如果放到更早以前,那都是國外先上映,之後才在國內上映,而且一上映就是萬人空巷,橫掃各大票房排行榜。小編依稀記得當年《盜墓空間》,國外上映了將近1個半月的時間,國內才上映。在這樣的背景下,依然是票房口碑雙豐收。
由此,一個經典IP,一個重磅科幻電影!
自然重新掀起了一股好萊塢電影風潮。
只不過,有期待是好事。
但我們也不得不重新看向現實,看向當下國內院線電影市場的現狀。
經過幾年的培養,國內電影市場已經今非昔比。
自疫情以來,全世界電影市場一片萎靡,只有國內電影市場一直保持著不錯的生態。在這段時間裡,整整兩年時間,基本上都是國產電影的天下,真正的好萊塢大片少之又少。
諾蘭《信條》算一部,《金剛大戰哥斯拉》算一部,《速度與激情9》算一部。
這幾部電影也都是好萊塢的頂級製作,以往絕對都是收割票房的存在。
然而,事實上是,這幾部電影票房都遠低於預期。
《信條》內地票房4.5億,遠不及同期的《八佰》,甚至都還不如王千源的《除暴》。
《金剛大戰哥斯拉》稍好一點,但是跟《唐探3》和《你好,李煥英》比起來,也是小巫見大巫。
《速度與激情9》不僅僅票房不如預期,口碑也是差了不少,不少觀眾嗤之以鼻。
從這些電影在國內電影市場的表現趨勢來看,整體呈現票房與口碑齊跌的態勢。
基本上屬於,專業影評人推崇,而普通觀眾並不買賬的局面。
資料層面的支撐,就是當下國內影片前十的影片中,僅剩下《復聯4》一部電影,排名第六。其餘幾位,已經全被國產電影所佔據。
前五名,依次為:
《戰狼2》、《你好,李煥英》、《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唐探3》。
這幾部電影雖然也有瑕疵,但是終究票房在哪裡擺著。
這在幾年前,幾乎是不敢想象的,但是如今已經成真。
他們的名字代表的不僅僅是國產電影的崛起,更是觀眾口味的轉變。
如果有人說,此前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好萊塢沒有施展空間的話。
那接下來,《沙丘》和《007》將具備完美的國內市場環境。
這一次,如果這兩部電影不能成功,我想好萊塢大片無解的時代就正式過去了。
國產電影已經崛起,國產觀眾已經覺醒,我們不能再用老眼光來看了。
對於即將上映的《沙丘》和《007·無暇赴死》,大家怎麼看呢?
有什麼期待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