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2月24日電 (林堅)近日,“基金跌了”登上微博熱搜,看似簡單的兩個字“跌了”,卻成為基民心碎的“重錘”。回望2021年,涉及基金跌了的理財話題多次成為基民討論的熱點。
根據螞蟻基金聯合43家基金公司釋出的《2021基金經理千次調研報告》(下稱調研報告)顯示,回顧2021年,虧損基民認為行情走勢、未及時止盈、持有時間短等是影響收益的主因。約35%的受訪基民反饋,過去持有一隻基金的時間最長不超過6個月,約39%的基民持基時間超過了一年,這與基金經理建議的持基時間時長至少一年還有一定距離。
明星基金經理不靈了?
去年下半年至今,“明星基金經理”這個概念廣為流傳。業界人士告訴中新經緯,在這概念盛行背後,是異於往常數量湧入的新基民,他們不瞭解基金,缺少一定知識與投資心態,在“羊羔效應”以及各類廣告、KOL與平臺推薦下,明星基金經理成為他們的首選。
該業界人士還表示,“他們或依照娛樂圈的追星邏輯,‘殺入’明星基金經理的產品,但是一個明星基金手裡不一定所有管理的產品都好,當他們一旦虧損,他們就會‘反噬’,認為基金經理不行。”
針對上述情況,一位頭部公募基金公司人士近日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指出,“其實一般明星產品和明星基金經理是關聯在一起的,很少有分開的。基金經理需要一個產品才能證明(展現)自己的能力。但他管理的產品被投資人認可,他才會成為明星基金經理。成名後,他的新產品和老產品也都會成為明星基金。”
對於明星基金經理的追求與信任背後或許還有投資者教育的重擔需要挑起。一位從事醫藥行業投資十多年的私募基金人士告訴中新經緯,“醫藥股今年確實表現不好,但是漲漲跌跌很正常,現在的基民很多都很年輕。希望加強投資者教育,現在這一方面做得並不足。”
上述出現的頭部公募基金公司人士亦是認為,“投資者教育任重而道遠,尤其是很多新基民把基金當股票買。”
興業基金權益投資副總監劉方旭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說:“在市場上沉浸多年之後,我對市場的感悟是,作為專業投資人,我們一定要敬畏市場,一定要有與市場共成長的信仰。在投資的過程中,希望普通投資者逐步養成‘定投+長期持有’的好習慣,請相信,隨著時間的積累,市場必將賦予我們複利的力量,從而讓投資人實現財富管理保值增值的長期目標。”
建議投資者持有基金最好長於一年
調研報告顯示,超八成基金經理認為中國公募基金市場處於“高速成長期”,數字化線上渠道被六成基金經理視作加深投教、分享投資理念和陪伴投資者的陣地。而關於基民2022年的持基心態和行為,基金經理建議“降低收益預期”“樹立中長期持有的心態”及“達到投資目標可適當止盈”等。
此外,基金經理在調研報告中還建議,基民選基時應優先關注基金經理投資理念、產品投資策略、波動率和回撤等因素,而非歷史收益。超五成基金經理建議投資者持有基金最好長於一年。
投資者教育並不能一蹴而就,有待時間檢驗。眼下,2022年即將到來,明年A股和基金的走勢將如何?調研報告指出,75%的股票型基金經理認為明年上半年A股市場會實現正收益,六成基金經理預計收益區間會在0-10%。
2022年,基民該如何把握投資機會?劉方旭向中新經緯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說道,“首先,從宏觀經濟增長來看,‘碳達峰碳中和’在未來多年都將是時代的主題,我們預計新能源車、光伏風電等行業未來依舊蘊藏著諸多的投資機會。此外,半導體國產替代進入2.0階段,部分企業從國產替代走向國際化,市場空間將大幅拓寬。最後,消費升級和醫藥創新的大趨勢也仍然不會改變。”
而華夏基金軒偉認為,明年比較重要的三條行業線索包括:兼顧調結構和穩增長需求的新能源電力投資帶動的產業鏈線索,以及符合政策鼓勵方向的,國企和政府部門支援加大的領域,還有受益於共同富裕的大眾消費。
南方基金在年度展望報告中指出,2021年,經濟復甦推動全球股市延續2020年的上漲趨勢。展望2022年,中國的製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將繼續為經濟增長提供支撐。社融增速將出現溫和復甦,對A股形成支撐,但不太可能出現大幅上漲。
劉方旭認為,從機會來看,預計明年年中以後,調整時間較長的消費板塊隨著基本面的觸底回升,主要細分賽道都會有比較好的表現機會。
“從風險來看,前期漲幅較高的一些板塊可能面臨震盪的風險,比如光伏上游原材料上漲對全球裝機量增長的負面影響,又如半導體行業價格週期性下行的影響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重點關注的結構性風險。此外,明年美聯儲Taper(縮減購債)以及加息所帶來的全球流動性收縮,也可能對A股市場形成一定的外部壓力。”劉方旭說。(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