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養生,現在幾乎人人都能說上幾條養生小妙招。
比如骨質疏鬆?沒力氣?那就喝點骨頭湯補鈣;都說吃粗糧好,那就只吃粗糧。有些言論看似很有道理,實際上沒有十足的科學依據。下面小編來為你一一闢謠:
這些 “養生知識”,很多都沒有科學依據,坑了幾輩人!
1、土雞蛋營養價值更高 真相:和普通雞蛋沒區別
近些年,菜市場裡的土雞蛋比洋雞蛋價格更高,有人認為散養的土雞蛋更天然、更安全。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2015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所謂“笨雞蛋”、“土雞蛋”、“柴雞蛋”,指的都是農家散養雞蛋,並不比普通雞蛋更營養。據畜牧學的研究資料和食品測定資料,散養雞蛋和雞場蛋比,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差異不大,維生素AD含量略低,omega-3脂肪酸比例略高。而蛋黃顏色與飼料原料有關,和養殖方式無關。如飼料中增加青菜葉、藻類、玉米等有色原料,或特意喂類胡蘿蔔素物質,蛋黃顏色自然變深。
因此,從營養價值看,重要的是雞吃什麼,雞的生活狀態是否健康,是否存在環境汙染等問題,而是不是農家養的笨雞蛋並不那麼重要。
2、喝葡萄酒可以軟化血管 真相:並無關聯
現在的人都比較喜歡喝葡萄酒,尤其是一些女性,甚至有人說:“喝葡萄酒可以軟化血管。”
事實上,葡萄酒就是葡萄汁,經過發酵之後把其中的果糖成分轉換為酒精。這麼就與軟化血管扯上關係了呢?
酒精進入人體之後,在代謝過程總會刺激血管,所以一些女性喝葡萄酒之後面部會顯得有些紅潤,其實是酒精的效果,喝白酒、啤酒效果也是如此,與是否為葡萄酒沒有關係。只不過葡萄酒中的酒精含量較低,所以喝了沒那麼難受而已。
事實上在我國傳統醫學認為,葡萄屬於陰寒之物,尤其是女性應該少吃才好,而葡萄最理想的吃法就是做成葡萄乾,這樣可以減輕食物的“寒性”。
由此可見,喝葡萄酒養生也是一種商業行為,如果喜歡可以適當少喝些,切不可以以養生為由而進食過量。
3、吃葷不吃素 真相:不利於健康
肥胖會引來癌症、高血脂,為了讓自己更健康,很多人毫不猶豫加入“全素食”之列,其實,這樣的飲食方式很不利於健康。
近年來,經常有人因長期素食暈倒入院,因為長期吃素,身體中的多種營養素都枯竭,導致體力不支,甚至引發各種疾病。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就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營養不良、渾身無力的症狀,甚至引發多種疾病。
4、骨湯、濃湯有營養、補身體! 真相:嘌呤高、導致高尿酸
許多朋友以為骨頭湯營養豐富,能夠彌補人體所需的鈣,預防骨質疏鬆。其實這也是假的,骨頭中的確含有許多的鈣,這些鈣是鈣鹽,無論把骨頭燉多久,這些鈣也很難溶進湯裡,更多的只有油、脂肪,攝入過多反而給身體形成負擔,新增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5、喝醋可以軟化血管 真相:只是想當然
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主任孫桂菊於2015年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靠喝醋來軟化血管是想當然的想法。
之所以有人認為醋有軟化血管的作用,主要是因為醋的酸性作用,但是醋在人體體內不可能發生這樣的軟化現象。
喝進胃裡的醋卻很難改變血液的酸鹼度。因為人體有大量的機制調節血液的酸鹼度,不會因為喝醋就讓血液變成酸性。
6、這些食物不能一起吃! 真相:食物相剋理論不存在
菠菜和豆腐不能同吃,否則容易結石;維生素C和海鮮不能同吃,否則會中毒……“食物相剋理論”應該是流傳最廣的養生謠言之一。
現在告訴你:沒有理論解釋,沒有實驗證據,沒有臨床實驗積累,這個東西是不存在,不真實,不可靠的!
7、紅糖、紅棗女生吃能補血 真相:並不能補血
近年來,紅糖被包裝為“養生神器”,受到越來越多的女性喜歡。加了薑汁、桂圓、紅棗的保健紅糖,更是受歡迎。然而,事實的真相是:你可能被騙了好多年!
紅糖是沒有經過精煉的糖,其中高達96.6%的成分是糖類,而包括鐵在內的礦物質的含量非常少。想用紅糖補血是不靠譜的。喝紅糖水,最多就是給能量不足的你補充必不可少的糖分。
雖然紅棗皮紅紅的,但紅棗的鐵含量並不高。幹棗中的鐵含量大概是2毫克/100克,鮮棗中更低,只有1.2毫克/100克,而且棗裡面的鐵不好吸收。相似的,棗的含糖量也比較高。
真正的補鐵食物:紅肉,包括豬肉、牛肉、羊肉在內的紅色的肉,動物血、動物肝臟等。
8、為防齲齒,常刷牙 真相:易加重齲齒
牙科醫生建議一天刷牙的次數不要超過兩次,特別是琺琅質過敏或者呈蛋清色的人以及補牙多的人。如果牙的顏色近似象牙白或者常抽菸,每天刷牙的次數可以增加到3次。刷牙次數過多,牙膏中含有的磨料可以洗刷琺琅,易加重齲齒。
9、老人晨練好 真相:更適合在傍晚時鍛鍊
多數老人認為“早睡早起身體好”,所以喜歡晨練。事實上,清晨老年人的臟器功能很難適應運動時心跳、血壓的變化,易發生意外,並不適合晨練;在傍晚時,老年人的心跳、血壓等都達到了適合運動的狀態,因此他們更適合在傍晚時鍛鍊身體。
10、運動能控制心血管病 真相:必須吃藥與運動並用來控制
一些患心血管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者,透過吃藥和運動使血壓降至正常,心絞痛不再發作,就停藥了,認為靠運動就能“解決”問題。事實上,這是很危險的,此時的運動還可能使他們突然發病或發生意外。因此,他們必須吃藥與運動並用來控制心血管病,即使減藥也需由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