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古人云:“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啊,一晃就老了。要懂得把酒言歡,不要錯過了良辰美景。不管多大年紀,要留下好的心態,不要被社會的亂象迷惑了自己。
五十歲之後,學會做減法,寧願一個朋友都沒有,也不要維繫那些費力的人際關係。
越活越自由,才是後半生應有的狀態。
02
陰奉陽違的“職場關係”。
古時候,有一個準備退休的老木匠,他告訴老闆,自己辛苦了一輩子,以後要和家人好好過日子,頤養天年。
老闆說,在退休之前,幫忙建最後一棟房子吧。
老木匠心想,自己辛辛苦苦一輩子,沒有得到老闆的肯定,反而被老闆安排一直幹活,太欺負人了。
為了報復老闆,老木匠故意用最差的木材,一些需要打磨的地方,也不管不顧。
房子建好了,老闆把鑰匙拿出來,放在老木匠手裡——這是給你的獎勵。
老木匠後悔不已。
人在職場,要做到“善始善終”,不能因為自己要退休了,就做陰奉陽違的事情。同時,也要拒絕那些陰奉陽違的同事。
做人,問心無愧,無需討好誰,也不要看誰的臉色,給誰臉色看。
退休以後,大家都是自由人,沒有級別,也不存在僱傭關係。唯有表裡如一,才能讓同事關係迴歸到自然狀態。
站好最後一班崗,關好身後的門。
03
難捨難分的“情人關係”。
電視劇《如果歲月可回頭》裡,大廚黃九恆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一個可愛的女兒。
在女兒11歲那年,黃九恆意外得知了妻子有婚外感情的真相,女兒也是別人的。他只是一個“冒牌父親”。
從此,家庭鬧得不可開交,夫妻差點就離婚了。雖然,黃九恆選擇了原諒妻子,但是結局仍舊難以完美。
愛情導師塗磊說過:“你以為責任是什麼?你以為責任就是終身相守,扔幾個錢在家裡。真正的責任是要在乎你所愛的人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感受。”
夫妻感情,是金錢買不到的。情人的感情,卻多半是利益驅使的,如果你看不清這樣的事實,婚姻弄丟了,以後的日子就難過了。
別以為,你背叛了家庭,身邊的人都會包容你。
原諒一個人,是大度,但是原諒之後,不能真正放下。那個難分難捨的人,最好是捨去,不要執迷不悟了,大家都很累,需要回歸家庭。
04
利益捆綁的“朋友關係”。
年輕的時候,為了錢,不得不和別人合作,即便自己吃虧了,也不能隨便撕毀面子。
五十歲之後,你的人生在走下坡路,對於錢,有硬性要求,但是你不要掉進了錢眼裡。
用金錢維繫的朋友,不是真心的朋友,大家只是互相利用而已。還有,為了表示“一團和氣”,不得不坐在一起,吃吃喝喝,或者去旅行等。
當你有了一定的積蓄之後,對於利益就應該看淡。
捨去多餘的社交,留下三五知己,能夠常常聯絡,互相關心,就很好了。萬一沒有遇到知己,結交幾個有愛好的人,一起享受生活的樂趣,也是美事。
05
難以討好的“親戚關係”。
知乎裡,網友“莫名其妙”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她幫親戚帶孩子,全免費。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寫作業磨磨蹭蹭,影響到自己的孩子了。
有一天,親戚的孩子在家裡鬧騰,她勸說了幾句,孩子就生氣了,躲到一邊。
後來,因為親戚的孩子隨意翻東西、未經允許拿走家裡的鋼筆等,受到了大人的批評。
親戚接孩子的時候,看孩子很委屈的樣子,氣沖沖地說:誰打你了?
好心當成驢肝肺。這就是他“幫忙帶孩子”的結果。
親戚之間走得太近了,難免有摩擦,並且一鬧騰,全部的親戚都會知道。
因此,親戚交往要把握分寸,保持舒適的距離。對於那些不懂感激、唯利是圖、趨炎附勢的親戚,最好是遠離。
人老了,真正靠得住的人,不是親戚,而是自己家的孩子,身邊的老伴。偶爾聚一聚,都要看對方是誰,不要把親戚看得太重了。
06
不清不白的“鄰居關係”。
關於“隔壁老王”之類的故事,應該有無數個版本。
鄰居相處,低頭不見抬頭見。但是你不要和所有的鄰居,都建立友誼。總有一些鄰居,沒安好心,主動靠近你,又暗中算計你。
特別是城市的小區裡,大部分的人都是外地人,難以做到知根知底。你過分信任鄰居,反而會招惹麻煩。
當鄰居關係扯不清的時候,你就要保持冷漠的態度,讓事情不了了之。有條件的話,可以學習“孟母三遷”,換一下生活環境。
07
結束語。
人過五十,高朋滿座是福氣,也是一件需要適可而止的事情。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很單純,所有的社交都有好的結果。
最好的生活,不是盲目合群,而是每天下班後,準時回家吃飯,和家人一起聊天,清清靜靜過日子。
俗話說:“煩惱天天有,不撿自然無。”
做好社交的減法,和外人接觸少了,麻煩就自然減少。
作家賈平凹在五十歲的時候,在文章裡寫道:“在屋前種一片竹子不一定就清高,突然門前客人稀少,也不是遠俗了。還是平平常常著好,春到了看花開,秋來了就掃葉。”
順其自然,合群不合群,都隨意,門可羅雀的場景,也沒有什麼不好,沒事就種花,管好自己的家。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