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在繼承中發展,為美好生活賦能

在繼承中發展,為美好生活賦能


圖①:田鵬在製作京繡。

本報記者 施 芳攝

圖②:李想在表演京韻大鼓。

本報記者 施 芳攝

圖③:馬寧在雕漆。

吳健坤攝

在繼承中發展,為美好生活賦能


老北京風貌。

資料圖片

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北京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126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專案、273個市級非遺代表性專案。

如何傳承好這筆寶貴財富,為人們的美好生活賦能?一群喜愛非遺的年輕人不斷探索,蹚出了一條條新路。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京繡代表性傳承人田鵬:

“京繡不僅要活在過去、現在,也要活在未來”

田鵬是京繡第五代傳人。

京繡又稱宮繡,作為“燕京八絕”之一,起源於唐代,明清時期開始興盛,多用於宮廷裝飾、服飾。田鵬說,他的祖太姥爺梁枝在清朝皇宮的繡花局當繡工,京繡非常精細,一個巴掌大的花朵也需要繡上萬針。

在田鵬印象中,因為長年繡花,姥爺拿繡花針和頂針的手指上結了厚厚的繭子,兩個肩膀也不一樣高低。年幼的田鵬時常幫母親梁淑平劈線、穿針,看著繡花針在閃著光的綢緞裡外上下翻飛,緞面上精美的圖案讓他嘖嘖稱奇,不時在母親指導下饒有興味地繡上幾針。

“大小夥子幹嗎當繡娘?”2008年,田鵬大學畢業,面對外人的不解,他內心開始動搖,到北京首都機場當上了安檢員。

“這門手藝不能斷在我們手裡,要好好傳下去!”經不住母親再三勸說,也割捨不下對京繡的喜愛,工作兩年後,田鵬辭職,投身京繡事業。

京繡看上去很簡單,4塊木板將綢緞夾緊,再有一根繡花針就夠了,但一上手就知道並非易事。“京繡常用的針比頭髮絲略粗,一般人拿都拿不住,更別說幹活了。每一針的要求也非常高,稍一疏忽整幅作品就毀了。”田鵬深有體會,完成一件繡品需要打板、打草圖、畫圖、扎眼等十來道工序,每道工序都不能有一絲馬虎。

齊針繡、掄針繡、平金繡、打籽繡、墊繡……在母親的悉心指導下,田鵬技藝漸長,熟練掌握了十幾種針法,對色彩的搭配也得心應手。他還到北京聯合大學參加京繡培訓班,到北京服裝學院、江南大學等地學習服裝設計、裁剪。

京繡技藝雖難,開拓市場更難。因為工藝繁複、用料考究,京繡的成本很高,價格昂貴。由於社會需求有限,京繡市場不斷萎縮,技術瀕臨失傳。梁淑平的繡廠最多時有2000多名繡娘,慢慢只剩下幾百人,年輕人屈指可數。

“京繡不僅要活在過去、現在,也要活在未來”,田鵬首先在京繡圖案上下功夫。傳統京繡圖案講究“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常用諧音、會意、借代等方法,表達祈福納祥的美好意願,傳統圖案大多為花鳥、人物。田鵬大膽創新,增添了現代元素。

有一位客戶,希望定製一份禮品送給俄羅斯朋友。田鵬將俄羅斯風景和六角雪花、冰凌等圖案融合在一起,製作了一幅冰川雪景圖,客戶喜出望外。他還將傳統百子圖與滑雪、滑冰、冰球等圖案相結合,開發出冬奧系列產品,讓人耳目一新。

除了傳統門店,田鵬還開設了網店,在短影片平臺直播帶貨,拓展銷售渠道。他嘗試跨界經營,京繡元素被運用於汽車內飾、網路遊戲之中。

“這孩子有想法!”京繡的銷路逐漸被開啟,梁淑平喜不自禁。2013年,田鵬註冊了“淑平京繡”商標,現有傳統服裝、現代服裝、家居用品、裝飾畫、伴手禮5個系列數千種產品。銷路好了,繡娘們的收入也逐年提高,如今每月平均收入3000元左右,一些建檔立卡貧困戶因此脫貧。

“原來這就是京繡,太美了!”京繡是一門小眾的非遺專案,過去許多人難得一見,見到的人都讚歎不已。

“一定要讓更多人瞭解京繡、愛上京繡!”田鵬暗下決心。這些年來,他帶著京繡走進了學校、社群、公園和商場,一邊展示一邊傳授技法。更讓田鵬期待的是,集收藏、展示、培訓等功能於一體的京繡文化產業園年內將落戶河北省定興縣,這名85後把一門老手藝幹成了大產業。

京韻大鼓代表性傳承人李想:

“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傳統藝術才能贏得更多觀眾喜愛”

週日下午,北京老舍茶館小劇場裡,觀眾們聽得入神。只見李想身著紫緞繡花旗袍,款款走上臺來。一曲《伯牙摔琴》唱罷,臺下掌聲陣陣。

“這姑娘演出很投入,這些年進步很快,今兒這一出聽得真過癮!”88歲的老戲迷劉煥榮連聲誇讚。

今年36歲的李想,學習京韻大鼓已有26個年頭。

李想自幼喜歡唱歌跳舞,電視上的相聲、小品節目也讓她入迷。小學四年級時,她就讀的天津市寶龍巷小學組建少兒曲藝團,聽到學校大喇叭裡播放的招生通知,李想趕緊報了名。

李想起初學習小品,因為曲藝團沒有經費置辦道具,她遲遲沒有演出機會。曲藝團的負責老師楊長惠看在眼裡,特意在一次演出中安排她當主持人。

“你想學京韻大鼓嗎?”見李想主持時毫不怯場,嗓音條件也不錯,楊老師問她。

李想與京韻大鼓的緣分就這樣開始了,那一年,她10歲。

平日裡跟著磁帶反覆學唱、練習打鼓板,每週二下午與樂隊合樂……李想對京韻大鼓的喜愛與日俱增。1996年1月,曲藝團在天津黃河道影劇院舉行專場演出。李想最後一個登場,把《醜末寅初》《重整河山待後生》兩首經典作品唱得有板有眼,頗有駱派京韻大鼓的味道。

“小學生把京韻大鼓唱得這麼好,太難得了!”看到媒體上的相關報道,著名京韻大鼓表演藝術家駱玉笙喜出望外,輾轉與曲藝團取得了聯絡。

大約一週之後,求才心切的駱玉笙特意來到學校。聽李想帶領100名學生唱完《重整河山待後生》,82歲的老藝術家欣喜不已,當下收她為徒。

“駱派京韻大鼓的聲音不能斷,要好好傳下去!”駱玉笙語重心長。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發展而來,駱玉笙博採眾長,形成了剛柔並濟、以聲傳情的藝術風格。她的音區跨越3個八度,有著“金嗓歌王”的美譽。老人把數十年的從藝經驗傾囊相授,一字一句悉心指導,幫助李想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

名師指點,加上數十年勤學苦練,李想的技藝日臻成熟,成為駱派京韻大鼓的代表性傳承人。

“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傳統藝術才能贏得更多觀眾喜愛。”李想說。她大膽嘗試古曲新唱,《醜末寅初》通常由三絃、琵琶和四胡伴奏,改用電吉他、貝斯、鋼琴伴奏,音樂性更加豐富,讓人耳目一新。在鼓曲情景劇《尚·韻》中,她借鑑話劇元素,將擊鼓表演與演唱完美結合,一曲《擊鼓罵曹》生動傳神,一舉奪得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的新人獎。

2005年,李想進入北京曲藝團工作。除了演好每一場戲,培養新人、推廣京韻大鼓是她最大的心願。

剛跟李想學藝時,柯琳是北京科技大學的大一學生,李想並沒有因為柯琳是業餘愛好者而放鬆標準,為她制定了周密的學習計劃。經過多年習練,柯琳技藝漸長,曾在北京市群眾曲藝大賽等多項比賽中獲獎,此後成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史論專業的研究生。

相較於師承製,“非遺進校園”給了更多孩子親近傳統技藝的機會。今年以來,每週三下午,李想都要去北京小學萬年花城分校上課。幾節課過後,這些零基礎的學生無論吐字發音還是旋律節奏都進步不小。對此,李想倍感欣慰:“只有讓孩子們接觸到京韻大鼓,才有可能喜歡它,甚至願意投身其中。”

核雕、雕漆代表性傳承人馬寧:

“雕漆不應是高高在上的藝術品,應該走入千家萬戶”

略胖的體形、身穿灰色中式上衣……“80後”馬寧看上去很老成。

他從事的行當更古老。核雕和雕漆均有1000多年曆史,馬寧是這兩個非遺專案的代表性傳承人。

核雕是馬寧的家傳手藝,太爺爺馬仁壽在清朝光緒年間便以小件雕刻而聞名。在馬寧的記憶裡,小時候家中燈繩上拴的,都是爺爺馬榮春雕刻的各式各樣核雕,煞是好看。

年少的馬寧,對美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因為就讀的學校與琉璃廠相距不遠,一有空,馬寧就去那兒轉悠。14歲那年,馬寧主動要求爺爺教他核雕。

核桃堅硬,一不小心刻刀就會扎破手,起初馬寧手上淨是傷痕。長時間頂著刻刀,他右手中指指甲都擠歪了。

“一天不拿刻刀就難受!”初三時,馬寧右手骨折,他就試著用左手雕刻,這竟讓他成了為數不多的能左右手雕刻的工匠。

良好的美術基礎,加上勤學苦練,馬寧很快就成了核雕能手。核雕多以核桃、桃核為材料,就其自有的紋理雕刻而成。漸漸地,馬寧感覺到核雕受材質的限制太多,無法做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2010年的一天,一位朋友告訴馬寧,有幾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面向社會招收傳承人。馬寧趕緊報了名,並選擇了雕漆這一專案,“雕漆空間大,可以讓我的藝術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

雕漆工藝複雜,週期很長,一件雕漆作品一般要製作一年甚至更長時間。其中最耗費時間的是“髹漆(將漆塗在器物上)”,雕漆通常需要16毫米厚的漆,必須髹漆300道左右。髹漆的最佳溫度為23攝氏度到30攝氏度,溼度80%,工匠在陰暗悶熱又潮溼的車間工作,大汗淋漓。

“因為我喜歡這個行當,所以願意吃這份苦!”憑藉著紮實的雕刻技藝功底和對藝術的獨特理解,僅學習兩年,馬寧就能獨立完成雕漆作品的製作。2014年,馬寧和朋友興沖沖開了一家店鋪,一股腦兒進了許多雕漆材料,準備大幹一場。

不料,雕漆成本高、價格貴,許多顧客光看不買,生意很冷清。不到半年,馬寧就賠光了老本,一起開店的朋友走了,店鋪無奈關張。

馬寧沒有氣餒。在居委會幫助下,他在小區地下自行車庫裡圈了一個小角落當工作室。地下室很潮溼。馬寧全然不顧,整天在臺燈下埋頭創作,餓了就用饅頭抹醬豆腐充飢。

一年半後,一座高2米、寬1米、重86公斤的水月觀音佛像完工,作品有多處創新。馬寧巧妙結合木雕、象牙雕刻的手法,使人物無論從正面還是側面看都栩栩如生。這件作品先後獲得多項獎項。

“雕漆不應是高高在上的藝術品,應該走入千家萬戶。”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馬寧開始嘗試將藝術與生活相結合進行創作。他改變了以往將漆全部包裹在茶壺上的做法,而是保持壺把、壺嘴原樣,只在壺身部位進行雕漆製作。這樣不僅保持了茶壺本身的功能,同時發揮了雕漆的裝飾和隔熱作用,使雕漆茶壺成為一個實用的藝術品。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是重要的生漆原產地,曾是國家級貧困縣。2016年,馬寧出任竹溪生漆產業發展高階顧問。經過他和眾多專家的努力,當地將一座老漆廠改造,建成了一座生漆博物館。目前,竹溪縣共有漆林10多萬畝,生漆產業成為當地支柱產業之一。馬寧不時去現場指導,還透過工人拍攝的影片,實時瞭解漆藝扶貧車間的生產過程,及時幫助工人解決技術難題。憑藉著雕漆手藝,竹溪縣昔日的貧困戶如今一天能掙七八十塊錢。(記者 施芳 吳健坤參與採寫)

來源:人民日報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7-17

相關文章

傳承老北京非遺的年輕人(青春派·青春奮進新時代(34))

傳承老北京非遺的年輕人(青春派·青春奮進新時代(34))
圖①:田鵬在製作京繡. 本報記者 施 芳攝 圖②:李想在表演京韻大鼓. 本報記者 施 芳攝 圖③:馬寧在雕漆. 吳健坤攝 老北京風貌.資料圖片 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作為歷史文化名城 ...

嘉宜德新零售:助力美好生活,賦能精準營銷
當下新零售業態已"關聯"到民眾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種類五花八門,呈現多面"開花"態勢.零售業的"樣貌"隨之急速變化,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無人 ...

推陳出新,賦能向上 | 華師傅家居9月展精彩收官

推陳出新,賦能向上 | 華師傅家居9月展精彩收官
為期4天的"第46屆國際名傢俱(東莞)展覽會"於今日落下帷幕,華師傅家居透過以客廳.餐廳為主的空間打造以及全案定製的展館加持,再現華師傅家居品牌價值,贏取眾多來往客商的關注. 01 ...

東湖評論:物流進村,美好生活有了新期待
中秋佳節到來,在外的遊子迫不及待返鄉與家人團聚.但對於節日期間堅守崗位的人來說,在網上挑選.購買一些禮物寄回老家成為遙寄鄉愁的一種方式.得益於覆蓋率達到98%的全國鄉鎮快遞網點,快遞"三日達 ...

前行產研發聲 | 城市更新美好生活

前行產研發聲 | 城市更新美好生活
今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正式釋出,其中提出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空間結構最佳化和品質提升".&qu ...

子女繼承父母房產,生前與逝後繼承差別有多大?新規下4字概括

子女繼承父母房產,生前與逝後繼承差別有多大?新規下4字概括
文校長 國民苦於房價久矣. 近年來"買房合適"還是"租房划算"的話題一直在網上喋喋不休的爭論.如果僅僅只從居住屬性分析,買房未必有租房划算.我們不妨拿100萬的 ...

戶口遷出農村子女,還能繼承農村宅基地和承包地嗎?答案來了

戶口遷出農村子女,還能繼承農村宅基地和承包地嗎?答案來了
#非農戶口的人能夠繼承土地和宅基地嗎# 近些年來,隨著中國城市化程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民放棄土地耕種,來到城市打拼.在外打工的3億農民中,有一部分人選擇在城市買房定居,戶口也遷到了城市所在地.雖然現 ...

李隼教練關門弟子,若全運會再打不出來,就得回家繼承億萬家產

李隼教練關門弟子,若全運會再打不出來,就得回家繼承億萬家產
說到如今的中國女乒,大家想到的是在東京奧運會上拼全力痛失混雙金牌的劉詩雯,是在女單決賽中為國乒奪得女單冠亞軍的陳夢和孫穎莎,還是像李曉霞.丁寧等一批已經相繼退役的老將們?不過大家似乎已經遺忘了一個名字 ...

郭坡村的美好生活

郭坡村的美好生活
茂盛的絲瓜藤纏繞出一片綠海,青翠飽滿的絲瓜懸掛其間:一旁平整開闊的土地上,收割後的高粱還留下一茬青苗:不遠處一千多畝桃園裡,晚熟的黃桃還在等待遊人採摘--行走在潼南區柏梓鎮郭坡村的田間地頭,各色農產品 ...

科學點亮美好生活——2021年全國科普日活動掃描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 題:科學點亮美好生活--2021年全國科普日活動掃描 新華社記者 與航天員"親密接觸".聽科學家講前沿熱點.親自動手發明製作--9月11日至17日,以&qu ...

68歲農民大叔做“泥娃娃”40年,1個賣800元,嘆息無人繼承

68歲農民大叔做“泥娃娃”40年,1個賣800元,嘆息無人繼承
圖片上這個展示自己泥人作品的老人名叫劉來田,他家住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楊莊鄉侯官寨,劉師傅做泥人40多年,自學成才,坐在家中足不出戶玩泥巴,做出的泥人作品惟妙惟肖,形態誇張,作品反映了關中農村的所有生活 ...

子女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新規下,“生前”和“逝後”差別大

子女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新規下,“生前”和“逝後”差別大
子女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新規下,"生前"和"死後"差別大!房子是個老套的話題,現在買房不容易,為了房子不少人付出巨大的代價,現在我國房價收入比在20到50之 ...

科技成果賦能鄉村教育發展,康佳集團數字教育幫扶計劃正式啟動

科技成果賦能鄉村教育發展,康佳集團數字教育幫扶計劃正式啟動
9月15日,康佳集團在貴州省三穗縣寨頭小學正式推出了"康佳數字教育幫扶計劃".華僑城集團董事.黨委副書記薛麗軍.康佳集團黨委副書記葉興斌等一行到三穗縣調研定點幫扶工作.在康佳集團與 ...

科技賦能讓“中國V谷”馬欄山邁向數字經濟新高地

科技賦能讓“中國V谷”馬欄山邁向數字經濟新高地
馬欄山創智園是馬欄山影片文創產業園內首個建成投入使用的產業集聚平臺. 鄧霞 攝 中新網長沙9月18日電 題:科技賦能讓"中國V谷"馬欄山邁向數字經濟新高地 記者 白祖偕 鄧霞 無需 ...

怎麼樣才是房屋繼承,如合確定繼承份額?

怎麼樣才是房屋繼承,如合確定繼承份額?
老城區的房產交易中經常會遇到老房子老業主過世,房子該怎麼處理的情況?還有一些房子業主突發意外,該怎麼處理分配的情況?本篇文章就討論下,需要對廣大條友有所幫助.#房產##買房##我與房子# 圖片來自網路 ...

“水稻之子”袁定陽:繼承袁隆平衣缽,差點因為父親丟了媳婦

“水稻之子”袁定陽:繼承袁隆平衣缽,差點因為父親丟了媳婦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古往今來,糧食對於一個國家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古代征戰都是必須有糧草先行,只有保障了食物供給,只有糧食滿足了將士們的所需,才能儲存體力,立於戰略的 ...

美國“骨灰級”宅女:19歲繼承鉅額遺產,宅家80年,104歲離世

美國“骨灰級”宅女:19歲繼承鉅額遺產,宅家80年,104歲離世
被稱為美國第一宅女的胡格特·克拉克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是名副其實的千金大小姐,但是她卻有著悲情的一生. 一出生便生活在"溫室"裡 胡格特有著一個非常有錢的父親,她的父親名叫威廉·安 ...

朱瑞犧牲後:妻不改嫁,為年邁的婆婆養老送終,兩個女兒繼承父業

朱瑞犧牲後:妻不改嫁,為年邁的婆婆養老送終,兩個女兒繼承父業
1948年10月9日,在哈爾濱革命烈士公墓(今哈爾濱烈士陵園)內,哀樂悠悠.哭聲陣陣,一場莊嚴的公祭儀式和葬禮正在隆重舉行.當時,高崗.陳雲.張聞天.李富春等一批東北黨政軍領導同志,都懷著無比沉痛的心 ...

賦能、閉環、打法...不說人話,是網際網路人的保護色

賦能、閉環、打法...不說人話,是網際網路人的保護色
如果說毛主席是用最直白的語言講最深刻的道理,網際網路人的這些黑話,就是完全反過來的. 語言是為了打破壁壘,架起溝通橋樑的,而不是明明能好好說話,而偏不說人話,讓人聽完血壓飆升到珠峰. 帶著父母去醫院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