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均需要面對區域性甚至全國性的疫情爆發。僅僅是《明史》、《清史稿》中有明確記載的疫病,明朝共180多次,清朝共130多次,能夠被記入史書的只是規模較大的疫情,實際上發生過疫情的次數肯定遠不止這些。因此,中國人也積累了千百年來的應對疫情的經驗和辦法,很多經驗或辦法甚至已經成為一種習俗,不知不覺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首先,就是預防。
預防是最難的,也是最重要的。幾乎每一個簡單的步驟或者方法,都是在無數條生命逝去後得出的經驗。所以有個說法叫做“聖人不治己病,治未病。”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中國人喝開水的習俗,經過研究就有很大的可能是出於防疫的需要,逐步養成的習慣。再比如,疫病多發的五月端午時,家家飲雄黃酒,艾葉酒,掛蒲菖,雄黃,艾葉,都是具有殺菌抑菌,預防疾病的功效。此外,東漢時,不食用死、病畜肉和魚肉已經成為民間常識。
還有,現在還有一些農村地區流傳有這樣的習俗,即家裡有了病人,要在家門口掛紅布。這一習俗流傳了幾千年。用現代科學解釋,它的優點很多,第一,防止打擾病人休息,第二,這也是現代醫學的隔離,防止了交叉傳染,如果病人是傳染病,可以有效防止疫情傳播。
古人很早就發現,“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因此,歷史上的各個朝代,在遇到大的災難時,除了首要的賑災,同步進行的就是預防瘟疫的工作。深埋屍體,保護水源不被汙染,清理災區衛生。發展到宋代,掩埋屍體已經不僅是災害爆發後的重要措施,它已經成為地方官吏的一項日常工作,並在各地開闢了專門收埋無主屍體的公共墳場——漏澤園。
其次,建立中央管轄的醫療體系和強制隔離制度:
古代統治者意識到疫病的巨大危害後,開始逐步加強對醫療衛生的管理,建立了專門的醫療機構,並創辦醫科學校。隋唐時期,政府在中央設立了太醫署,太醫署既是醫療機構又負責醫學校的管理。宋代的中央醫療機構更加完備,設立翰林醫官院,掌“供奉醫藥及承詔視療眾疾之事”。並設定了太醫局、惠民局、方劑局、藥局等專門機構,主管政府的醫學教育和藥材經營。在疫病流行時,這些機構由政府統一調遣,到民間散發藥品,治療疾病。到了南宋,政府更是將其推廣到地方,由諸路提舉常平司專門管理。我國曆史上第一所官立醫科學校建立於南宋元嘉二十四年(443),與此同時存在的北魏也出現了官立的醫科學校。
對於傳染病,歷代朝廷均採取隔離制度。古代醫學家很早就認識到了一些疾病的傳染性,並主張透過隔離的方式來阻遏疫情的傳播。秦朝就透過立法來規定,在《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中記載,兩千多年前的秦國便有將麻風病人集中遷移到“癘所”居住的規定。在漢代,朝廷就要求做好隔離工作,預防人傳人。《漢書•卷十二•平帝紀第十二》記載:“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又如,《晉書•王彪之傳》亦記載:“永和末,多疾疫。舊制,朝臣家有時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雖無病,百日不得入宮。”說明晉朝時如果官員家庭成員染病,那麼官員也不能上朝,需過了隔離期後,才能繼續上朝,這有點像我們現在的醫學觀察期,確保安全,才能放心。隋唐時期出現了收治麻風病人的“癘人坊”, 唐代中期改名為悲田養病坊, 兼收治其他病人,成為一個社會慈善機構式的收容所。到了宋代,更名為安濟坊。北宋末年,政府開始對這些病坊進行管理,由國家撥發安濟坊每年所需的錢米醫藥。這些措施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在地方救疫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清代為了防止天花傳播,設立了專門的避痘處,為諸皇子建立隔離帶。另一種是強制性隔離,即將傳染病人, 強制集中到某一地點進行隔離。
第三,政府統籌,免費醫療
為了減輕民眾的負擔,朝廷都會在災區或者疫區推行減免稅賦的政策。對於災民或疫區給予財政上的支援,以幫助他們維繫基本的生活。財政的支援對抗擊疫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宋代時已經開始對受災地區的百姓進行分片輪流發放食物,根據受災的情況,以耆為基本單位,將受災地區進行劃分,並依照耆的大小,或五耆七耆,或十耆為一區,選派有行止、清廉幹當、素不作過犯的官員進行管理。這樣避免了饑民大量地湧入城市,既便於賑災,又起到了預防疫病發生的作用。同時,大規模疫情發生的時候,作為實施“仁政”的必要舉措之一,歷代政府都會推行“免費醫療”,派出官員和隊伍救治民眾。例如:《後漢書》中記載:“建寧四年三月大疫,使中渴者巡行致醫藥。”魏晉南北朝時期朝廷會定期免費給民眾提供醫書和藥方,來提高民間醫療水平。而到了宋朝直接推出了“特效藥”由官府發放給民眾,以控制疫情。當然不僅僅有“免費醫療”,朝廷還會根據災情的情況,發放賑災的物資,例如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粥廠”,就是當時的產物。
最後,還有非常重要的一條:“醫者仁心”
自古以來,醫護人員永遠總是站在抗疫的最前線。
名醫張仲景宗族原本有200多人,10年間死亡了2/3,他在哀傷之餘寫就《傷寒雜病論》,成為中醫辨證論治的典範之作。他強調醫生要有“上以濟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的擔當精神,在研究醫學中貫徹“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的嚴謹態度,被後世尊稱為“醫聖”。
唐代名醫孫思邈,收治被社會歧視的慢性傳染病麻風患者600多人,要求醫生在救治病人時“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樹立了中醫的醫德規範,其醫德醫術深為後世敬仰,有“藥王”之稱。
1232年,汴梁暴發大疫,死者九十餘萬人。當時名醫李杲創制了“普濟消毒飲”全活甚眾,人們將藥方刻在石碑上以流傳。他的學生羅天益也成為善於救疫的名醫,在元代軍隊中救治了許多染疫的官兵。
許多現在仍然在應用的中醫救疫名方,都是名醫在實戰中總結出來的。如吳又可的達原飲、葉天士與吳鞠通的銀翹散、餘師愚的清瘟敗毒飲、楊慄山的升降散和王清任創制的解毒活血湯等。
面對各種瘟疫,中國古代一批批仁心名醫毫不退縮,不避艱險,反覆在實踐中研究治法,得出非常有價值的經驗,挽救了無數生命,為古代社會防疫抗疫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