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天氏,傳說中的遠古帝名,一說中遠古部落名。相傳有葛天氏之樂,由三人操牛尾而歌唱,共八曲。其發明"樂舞",是樂舞始祖。石固遺址出土了名貴的中國汗青上最早的單孔骨笛,因此長葛有“葛天氏之墟”、“葛天氏故址”之稱。
石固遺址出土的單孔骨笛
石固遺址,位於河南省許昌市長葛市西南約12.5公里處的石固鎮崗河村,西距石固村1公里,是裴李崗文化和仰韶文化共存的古人類聚落遺址,年代距今約 4500~7400 年。
石固遺址可分為八期, 其中Ⅰ至Ⅳ期為裴李崗文化遺存;Ⅴ至Ⅷ期為仰韶文化遺存。仰韶文化層直接疊壓在裴李崗文化地層之上,這在河南省還是首次被發現。石固遺址中仰韶文化遺存最上邊的一、二期堆積內涵特殊,系中原地區首次發現。
石固遺址中出土的裴李崗文化陶器有小喇叭口長頸斜肩雙耳壺、小口平底或圓底雙耳壺、小喇叭口長折肩平底雙耳壺、大口溜肩深腹平底雙耳壺、大口雙沿雙耳壺、三足壺、附加堆紋和坑點紋三足缽、侈沿深腹夾砂罐、直口深腹篦點紋罐和大口深腹平底角形把罐;石器有石磨盤、 石磨棒、石斧、石鏟、石鐮等,管形骨器—單孔骨笛。
石固遺址出土的裴李崗文化陶壺
石固遺址出土的石鏟、石斧
石固遺址中出土的仰韶文化陶器有尖唇敞口平底或圓底缽、白衣彩陶曲腹缽、圓唇寬卷沿圓底三足罐形鼎、釜形鼎、折腹鼎、鴨嘴形足罐形鼎、蒜頭壺、圓沿深腹平底罐、矮頸寬肩鼓腹雙耳平底罐、寬肩折沿小平底罐、高領罐、彩陶甕、灰陶甕、灰陶盆和寬沿弧腹彩陶盤等。質地有泥質和砂質兩種,所有陶器皆為紅色或棕紅色,壺類為泥質,罐類為砂質。
石固遺址裴李崗文化與仰韶文化關係密切,特別是石固遺址的裴李崗文化Ⅲ、Ⅳ與仰韶文化早期之間存在著較多共性,從文化遺存上看,石固遺址裴李崗文化半地穴房基和圓形灰坑、袋狀灰坑、長方形豎穴土坑單人墓等均與仰韶文化早期類同;從陶壺上看,石固遺址裴李崗文化和仰韶文化以紅為主、灰陶較少;Ⅳ出的現紅頂缽到Ⅴ、Ⅶ期仍有,且帶色豔麗;罐大多都是斂口侈沿深腹平底,其中素面罐見於Ⅰ至Ⅳ,蓖紋罐只見於Ⅳ,弦紋在Ⅰ至Ⅷ都有,彩陶罐只見於Ⅶ,各期罐都的變化紋飾也略有不同,但從罐側器形與紋飾發展上看有明顯的承繼關係;仰韶文化時期的斂口深腹缽、碗 、鼎、淺盤喇叭形圈足豆等,在Ⅰ至Ⅳ期裴李崗文化中找到淵源。
透過石固遺址裴李崗文化與仰韶文化早期的內涵相比較後,有較充分的依據認為仰韶文化的根源至少在中原地區是淵源於裴李崗文化的,仰韶文化是在繼承了石固裴李崗文化的許多因素的基本上發展起來的。根據石固遺址的地層證據可以肯定裴李崗文化早於仰韶文化,這些新發現填補了裴李崗文化和仰韶文化之間的某些缺環,在年代上也縮短了裴李崗文化與仰韶文化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