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深
目前,我國已逐漸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精細化工原料及中間體的加工地與出口地,且精細化工產業2021年總產值突破5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15%,精細化率超過50%。考慮到精細化工行業在化工行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未來我國將持續把提升精細化工行業科技水平、提高精細化率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方向之一。
在此背景下,專業從事染料中間體、農藥和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的企業——善水科技(301190.SZ)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資料顯示,善水科技目前已經形成以“生產為核心,工藝技術創新為引領,精細化管理為驅動”的發展格局,業務內容涵蓋產品研發、工藝最佳化開發、規模化生產等完整的精細化工業務體系,此次上市後,公司將在資本市場的加持下,開啟新一輪成長。
產品質量領先、產品線拓寬
多地區大規模經營能力顯著
自成立以來,善水科技始終專注於精細化工染料、農藥及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其中染料中間體包括6-硝體、氧體、5-硝體和鄰氨基苯磺酸,農藥和醫藥中間體包括2-氯吡啶等氯代吡啶系列產品。
具體到營收方面,招股書顯示,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集中於6-硝體以及其半成品氧體,2018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公司上述產品收入合計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7.96%、91.04%、76.95%和 69.74%,呈現出較高的集中度。其中,5-硝體和2-氯吡啶是公司報告期內新增的產品,且5-硝體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佔比已由2018年的6.99%增長至今年上半年的11.72%,同時間段內,2-氯吡啶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也由5.05%上漲至13.52%,這體現出公司在維持原有優勢產品的基礎上,拓展具有較大市場潛力新產品的能力較強,且新產品也逐步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動力。基於產品較好的市場形勢,公司初步預計2021年營業收入為55,900.00萬元至58,800.00萬元,同比增長45.67%至53.23%;預計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100.00萬元至14,600.00萬元,同比增長28.25%至32.80%。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上述主營產品在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佔比較高的現象,與公司產品質量優於行業標準不無關係。以6-硝體為例,公司該產品有效成分含量80%—85%,高於行業一般產品標準,可減少一定的運輸成本;此產品酸度僅為1.5%—2.0%,遠遠低於行業5.0%—6.5%的水平,這使得後續使用該染料中間體所生產染料的染料強度高;此產品不結塊、完全反應程度高,可有效地提高產品收率,同時穩定性好、出產後1年內產品質量無明顯變化。
優質的產品質量也為公司拓展市場提供了保障。截至本招股意向書簽署日,公司已實現產品銷售區域的廣泛佈局,形成規模效應,內銷產品銷售區域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同時公司所生產的產品還透過貿易型客戶出口至印度、中國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具備多地區大規模經營的能力。下一步,公司將繼續透過技術改造提高現有核心產品的產能,進一步提高市場佔有率,同時繼續開發新產品拓寬產品線,為公司未來業績的持續穩健增長提供保障。
持續推動技術創新
研發鞏固領先優勢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公司高度重視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在主要產品方面積累了自主、完善的核心技術。截至本招股意向書簽署日,公司及其子公司擁有國內授權專利31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23項;公司的“一種6-硝基-1,2重氮氧基萘-4-磺酸的氧化水解方法”和“一種1,2-重氮氧基萘-4-磺酸的溶劑硝化方法”發明專利被江西省科學技術廳確認為江西省科學技術成果。
上述研發成果的取得與公司具有較為完善的研發設施及研發人才隊伍不無關係。資料顯示,公司研發中心下設三個研發室和一個分析室,根據公司發展規劃制定有近期、中期、長期戰略目標,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共擁有研發人員43人,佔員工總數的9.71%,各個研發方向均由技術專家牽頭,不僅敏銳把握行業和產品的技術發展方向,而且擁有較為豐富的工藝改進實踐經驗,保證技術工藝創新工作持續穩定高質量執行。
對於市場比較關注的產品生產工藝流程等事宜,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黃國榮也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由於兩類產品都是透過化學合成、純化等過程製備的,因此產品生產的工藝流程存在一定的共性。從原材料的檢測開始,兩類產品都包含了合成、水洗、乾燥、結晶、過濾、烘乾等過程,但在反應條件和生產細節等方面存在差異。類似的生產工藝流程使得農藥和醫藥中間體與染料中間體所需的生產裝置具備一定共通性,可共用的主要裝置包括加熱和冷卻反應釜、過濾裝置、乾燥箱、離心泵、液相色譜、氣相色譜等。因此,公司可以借鑑染料中間體的生產裝置資訊,佈局農藥和醫藥中間體產品的生產線。”
未來三年公司將加強產品生產技術和工藝的開發創新,積極研究和探索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單元反應技術,鞏固和提高產品核心技術的領先優勢。與此同時,還將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強化技術中心建設,引進高階研發人才,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保持染料中間體、吡啶系列產品等部分領域研發在國內的領先水平。在堅持自主創新的基礎上,將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創新能力強的行業企業的溝通交流與技術合作,打造行業領先的技術團隊。
市場優勢顯著
助力公司進一步成長
技術的不斷創新不僅為公司產品拓展市場提供了根基,更是公司持續發展的突破口。公司在6-硝體、氧體等優勢產品的基礎上,積極研發開拓5-硝體、氯代吡啶系列等新產品,同時儲備了4-硝體、鄰氨基苯酚、敵草快等產品的創新型工藝技術。此外,公司研發的2,3-二氯吡啶合成工藝,具有反應轉化率及選擇性高、產品品質穩定、生產操作簡單、成本低等優點,克服了現有合成方法所得2,3-二氯吡啶品質不穩且必須經多次精餾才能使產品品質達標的不足,2,3-二氯吡啶等新產品實現量產後將推動我國高效微毒農藥的國產替代,有利於我國高效微毒農藥的普及。
以染料中間體為例,考慮到不同企業由於裝備水平、工藝路線、工藝控制能力等方面的差異,生產的染料中間體在主要物質含量方面可能相差不大,但在一些異構體和無機鹽的結構方面會存在微小的差別,該等差別導致下游產品的染色性、洗滌牢度、染著率、光牢度、沾汙性、色譜、色彩變化快慢及配伍性產生差異性,對下游產品的品質、轉化率、效能和成本產生重大的影響,若更換染料中間體及染料供應商會直接導致復配和操作難度加大、延長生產週期及增加質量控制成本,造成高昂的客戶轉移成本。
在此背景下,公司憑藉穩定的產品質量和優良的銷售服務,已建立了良好的企業信譽和較高的市場影響力,與多家知名染料企業建立起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報告期內主要產品的市場份額始終居於細分行業前列。
順應產業發展趨勢
募投擴產開啟新一輪成長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農業飛速發展,農藥產量也隨之進入快速增長的通道。根據巴斯夫公司公告,在2006年—2016年十年間農藥市場規模以4%的複合增長率由380億美元增長至560億美元,後續十年(2016年—2026年)將以3%的複合增長率擴大至800億美元,長期來看農化市場前景仍然樂觀。
在行業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下,為進一步順應精細化工農藥中間體產業發展,滿足公司擴張產品市場的需求,同時提升研發水平和產品創新能力,公司擬將此次募集資金投向“年產61,000噸氯代吡啶及15,000噸2-氯-5-氯甲基吡啶建設專案”、“研發大樓建設專案”。
其中,“年產61,000噸氯代吡啶及15,000噸2-氯-5-氯甲基吡啶建設專案”有利於增強我國在氯代吡啶產品國際市場中的話語權,同時,該專案透過一整套的氯代吡啶連續化生產工藝,使用上一環節的副產品作為下一環節的原料,如此迴圈巢狀,可以極大地提高原材料使用效率,大幅降低產品成本,且原料的利用效率提高也就意味著三廢排放減少,可以實現環保生產,符合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基本國策。
此外,建設研發大樓專案,加大對研發的投入,引入關鍵裝置、儀器及軟體,改善研發工作環境,不僅可以增強開發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手段,構建高素質的研發團隊,也可提高企業對新產品生產工藝的設計技術和自主創新能力,保持公司競爭優勢的必由之路。
面向未來,公司將持續專注環保型染料、農藥及醫藥中間體的研發和生產,致力推動技術升級和裝置更新,搶抓中國經濟供給側改革、傳統產業最佳化升級所帶來的發展契機,進一步突出品牌建設,擴大銷售規模,提高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努力發展成為領先的染料、農藥及醫藥中間體生產研發生產的集團企業。
免責宣告: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