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戰將粟裕是我軍中的戰神,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他指揮過一系列堪為經典的戰役,像上海、南京、杭州、無錫等重要城市,就是在他的直接指揮下而獲得解放的。
粟裕的豐富作戰經驗和非凡軍事才能令人歎服,當然,他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戰績,也與其身邊的參謀人員脫不了關係,而羅忠毅,便是其中之一。
羅忠毅,原新四軍第二支隊參謀長、閩西南紅軍遊擊縱隊司令,此人是粟裕在抗戰時期的第一任參謀長,其對粟裕幫助很大。
1907年4月,在湖北襄陽縣襄城區二郎廟街一戶貧農農民家裡,一個男嬰呱呱落地,他便是後來出任我軍參謀長的羅忠毅烈士。
羅忠毅家庭貧困,其從10歲開始,才進入學堂讀書識字。當時,兩湖地區軍閥混戰,羅忠毅的家鄉也未能倖免,為了討得一口飯吃,羅忠毅先是在親戚的幫助下進入襄陽模範高等小學讀書,接著又參軍入伍,投效革命。
1931年12月,董振堂、季振同等人在寧都發動起義,羅忠毅隨從老部隊轉入蘇區,並正式參加紅軍。
自從加入我軍,羅忠毅就將生死置之度外,為了壯大蘇區,羅忠毅追隨董振堂等人參加了紅軍的歷次反“圍剿”戰役,因為在戰鬥中表現優秀,1933年夏,羅忠毅遂被調入紅軍福建軍區第三軍分割槽出任副司令員,並正式進入紅軍領導一級。
羅忠毅所在的福建軍區是中央蘇區的東大門,這裡與江西軍區、閩浙贛蘇區互為犄角,共同拱衛著中央蘇區的安全,然而,隨著1934年國民黨對我蘇區大舉進攻,我福建軍區卻陷入到了極度危險之中。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離開蘇區,羅忠毅因為是地方幹部,遂被中央留在蘇區堅持戰鬥。
這一時期,由於國民黨的封鎖,中央蘇區則在不斷縮小,為了打破敵人的“圍剿”,羅忠毅主動率領福建軍區三支隊轉入後方堅持戰鬥。他冒著敵人的通緝,一次又一次巧妙的躲過了敵人的封鎖線,並順利組建閩西人民抗日義勇軍。
羅忠毅組建的閩西人民抗日義勇軍,隸屬於紅軍閩西軍政委員會領導。雖說這一時期極端艱苦,但羅忠毅還是憑藉著頑強的毅力堅持了下來,他不僅成功組建了閩西遊擊隊,還努力恢復並擴大根據地,因為其卓越的領導,新四軍組建後,羅忠毅遂被張鼎丞提拔為新四軍第二支隊參謀長。
新四軍第二支隊,1938年成立於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該部由張鼎丞任司令員,羅忠毅為參謀長。
第二支隊組建後,新四軍軍部另調粟裕出任副司令員,如此,羅忠毅便與粟裕相識並共事了。
羅忠毅與粟裕雖說相識較晚,但其實他們在紅軍反“圍剿”時期就已經神交已久,當時,粟裕在浙西南遊擊區任職,而羅忠毅則為閩西南遊擊隊的總司令。艱苦的三年游擊戰爭,粟裕與羅忠毅一東一西,他們經常相互配合作戰,並使得國民黨軍隊疲於應付。
抗日戰爭爆發後,粟裕和羅忠毅成為了一個序列中的戰友。在新四軍第二支隊,粟裕、羅忠毅相互搭檔,他們先是東進茅山首戰水口,接著又奇襲官徒門,經過一連串的激戰,我新四軍第二支隊終於立足茅山,而蘇南抗日根據地也得以建立。
1940年7月,陳毅、粟裕率新四軍江南主力北渡長江,羅忠毅等部被則編入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按照軍部要求,羅忠毅出任江南指揮部參謀長,並全權主持蘇南抗日根據地事宜。
羅忠毅與粟裕在新四軍第二支隊大約共事了兩年之久,期間,他們二人也建立了深厚的戰友情誼,雖說粟裕後來北渡長江了,但羅忠毅與粟裕之間也經常有書信來往,並分享各自的作戰經驗。
1941年1月,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此期,羅忠毅積極配合轉移突圍出來的新四軍幹部和撤退人員,他在蘇南各縣地下交通員的協助下,透過各種關係解救了大量的新四軍幹部,併為保留和擴大新四軍力量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羅忠毅文武雙全,又極富韜略,按照譚震林的話說:他是我軍一員很好的參謀人員。
能夠受到粟裕和譚震林等同志如此重視和稱讚,可見羅忠毅本人的軍事才略。不過,令人倍感可惜的是,就是這樣一位新四軍虎將,後來卻在戰鬥中不幸犧牲。
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進行了重組,原屬江南指揮部的羅忠毅被任用為新四軍第6師參謀長兼16旅旅長,並在蘇南堅持戰鬥。
此期,羅忠毅與政委廖海濤連續指揮並發動了黃金山、茅山等戰役,併為蘇南抗日根據地的壯大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41年11月28日,一支數千人的日軍突然深入我茅山根據地,並突襲新四軍第16旅旅部。
為了突出重圍,羅忠毅、廖海濤一面組織群眾撤離,一面又調集部隊赴塘馬一線阻擊敵軍。
面對日軍的瘋狂衝鋒,羅忠毅親自指揮一個連的戰士發起了反衝擊,他拿起機槍,衝下陣地,並與數十倍的敵人展開了搏鬥。
塘馬戰鬥的現場是殘酷的,但奮不顧身、拼殺在戰場上的新四軍戰士卻是可敬可愛的,羅忠毅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新四軍黨政機關人員的安全轉移,這樣一位烈士,令人尊敬,更讓人動容。
羅忠毅是新四軍中的一員虎將,他的資歷和戰功,足以授為軍銜,若未過早犧牲,羅忠毅授銜時至少為開國上將,甚至更進一級亦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