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為什麼被稱為最可愛的人?因為不管在什麼時候,只要人民有需要,他們永遠都是衝鋒在最前線的。
戰爭年代,捨生取義,為了民族獨立前赴後繼;和平時期,人民有難,他們召之即來。有人說,我們不是生在了一個和平的世界,而是生在了一個和平的國家,正是由於他們的犧牲奉獻,才將黑暗擋在了我們看不見的地方。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為了國家邊防建設,多少軍人遠赴塞外,將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了戈壁灘上,在這個別樣的戰場上,他們始終保持著昂揚的鬥志,為祖國的未來奮鬥著。
然而由於當時的條件實在艱苦,許多戰士就此埋骨他鄉,隨著時間的流轉,有的已經找不到回家的路,但是國家從未放棄尋找他們的親人。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起河南籍烈士埋骨戈壁灘後,63年後再次找到生前親人的感人事蹟。
劉國文,1936年生於河南省駐馬店,初中文化程度,這對於當時文盲率高達90%的新中國來說,絕對是高素質人才了。就像所有的年輕人一樣,年輕氣盛的劉國文也憧憬著自己有一天能身負鋼槍保家衛國。
1954年,剛剛成年的劉國文就自告奮勇進入軍旅,在他看來沒有任何一件衣服,能比軍服更加威武。因此,時不時就要“顯擺”一下,在寄給家裡的信中,都會放上自己的軍裝照,家人看了也都為他感到驕傲。
上世紀五十年代,正值我國大肆開發建設戈壁灘,劉國文所在的部隊,也被送到了這裡,當時他們主要負責修橋。
1958年年底,火車在一次運送鋼管到達工地時,由於臨近河流,卸貨時為了防止鋼管滾下來掉進河裡,作為代理排長的劉國文叫了排裡的16個人,其中8個人在下邊拿著碗口粗的木棍抵著鋼管防止滑落。另外8個人在上邊慢慢撬,透過這種方式把鋼管穩固移下來。
這一根鋼管就是幾噸重,從上邊撬下來之後,下邊這幾個人根本頂不住,紛紛扔下了木棍,但是劉國文擔心鋼管滾到河裡,就這樣一個人硬撐著。
鋼管下來後直接砸斷了他手中的木棍,同時也砸到了劉國文的頭。直接導致了一邊的腮幫子骨頭全部脫落,右半邊的頭骨也整個碎掉,劉國文當場去世。
由於當時的通訊裝置都不發達,劉國文犧牲的訊息第二年春天(1959年初)才傳到了他的家裡。他家裡的小兒子,老母親始終不能接受這個事實,整日以淚洗面,日日唸叨著他的名字。最終因為悲傷過度,在1960年去世了。
而劉國文的大哥,也因為弟弟和母親的相繼去世深受打擊。據他兒子劉金順回憶:每當父親喝醉酒或者做夢的時候,都會默默流淚,嘴裡叫著劉國文的名字。
可見軍人以及他們家屬為國家默默付出了多少。
當然,國家也沒有將他們一家遺忘。在劉國文犧牲後,村裡的黨委書記經常會派人到家裡慰問,開導他們要從悲傷裡走出來,有什麼困難及時和組織上說,組織一定幫你們解決。十幾年後,村裡也確實兌現了承諾。
大家可能不太瞭解,在當時上高中不像現在,是需要村裡推薦的,雖然村裡的領導已經換了好幾屆了,但是當劉金順到了上高中的年紀,作為烈士家屬,村裡第一時間想到了他,直接推薦他去了學校。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野。這就是我黨的擔當,絕不會辜負任何一個為國犧牲的烈士。
劉國文犧牲後,就地埋葬在了甘肅烈士陵園,他的親人也一直想把他接回老家,奈何迢迢幾千里路程,在那個年代,實在是讓他們望而卻步。
2021年12月22日,河南電視臺民生頻道多方走訪,找到了劉國文的侄子劉金順,他說過去沒條件,現在生活好了,交通也方便,有時間了去甘肅祭拜下叔叔,可能的話想將他的骨灰遷回河南老家,與親人合葬。
駐馬店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優撫股股長董新生也鼓勵劉金順多去看看他的叔叔劉國文,並表示不用擔心來回的路費花銷,國家有政策,這些錢統一由政府支出。
而劉金順作為老黨員,一再強調:儘量不給政府添麻煩。這就是共產黨員的覺悟。
不管怎樣,如果有一天劉金順去到了烈士陵園。我相信劉國文一定是高興的,能在千里之外的地方見到親人,聽他們訴說著對自己的思念,應該是每一個烈士最開心的事情。
也正是因為有了無數像劉國文這樣甘於奉獻的軍人,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好生活,太平本是英雄定,不見英雄享太平,我們只有牢記他們的事蹟,才能讓他們的付出顯得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