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12丨志願軍停止追擊 李奇微接任沃克
這次戰役是中朝聯軍向有防禦準備的敵人發起的大規模進攻戰役
戰前聯合國軍雖然擺開了防禦的架勢,但早已有了成形的部署:能守則守,守不住就撤。因此,戰役規模雖大,但打得卻並不是十分殘酷。
除夕之夜至元旦曉前,三十九軍即突人敵人防禦縱深10公里,四十軍突入12公里,三十八軍至元旦中午突人20公里。至 1月2日,聯合國軍防線開始全線撤退。
1月3日,聯合國軍新上任不久的前線指揮官李奇微通知總統李承晚說:他已下令於當天下午 3 時開始自漢城撤退,並由他自己親臨漢江大橋指揮。
當聯合國軍蜂擁南退時,彭德懷正在志願軍司令部指揮中朝聯軍向南追擊。當得知敵軍準備放棄漢城後,立即電令右路縱隊五十軍和人民軍一軍團即向漢城進擊,首先佔領機場和殲滅美軍二十四師一部。
1月4日中午志願軍三十九軍一一六師和人民軍第一軍團佔領了漢城。其他各路部隊進一步擴大戰果,5日攻佔金浦,8日收復了西海岸的仁川港。
為避免軍隊因前進過遠,物資供應困難可能會遭受的重大損失,彭德懷於1月 7日命令各軍停止追擊,嚴陣以待,防敵反撲。
此一仗從 1950 年 12月 31 日開始,至 1951年1月7日結束,中朝聯軍佔領了漢城並向南推進了80~110公里,殲敵 19000餘人。
單從數字上講殲敵也不算很少,但這些被殲之敵基本上都是南朝鮮軍人,而且用彭德懷的話說,這些南朝鮮軍人也是“零散之敵”,而不是整建制地殲滅。美國軍隊則大多屬於不戰而退,整個戰役打下來,美軍傷亡只有366人。因此,彭德懷在給中央軍委的電報中實事求是說敵人是“撤逃”。
佔領漢城,最高興的當然莫過於北朝鮮的政府和人民。1月5日,金日成釋出命令:1 月 5 日 20 時(平壤時間),在平壤與漢城兩地以 240 門大炮鳴放 24 響,進行慶祝。
在中國,歡呼與慶祝也是一浪高過一浪。1 月 5 日,中國官方的《人民日報》第一版頭條用大字標題刊載訊息:“朝中軍隊發起新攻勢。光復漢城向南疾進!”並刊登社論《祝漢城光復》,社論最後號召:“向大田前進!向大丘前進!向釜山前進!把不肯撤出的美國侵略軍趕下海去!”那天《人民日報》第一版還刊載一篇通訊《午夜的歡聲一—記北京大學同學慶祝漢城光復大遊行》。1 月 6 日《人民日報》第一版又用大字標題刊登:“中國各民主黨派致電朝鮮人民:‘祝賀光復漢城大勝利!””同日第一版又刊登了大幅照片和題為《北京市學生、工人、婦女慶祝漢城光復》的報道。
中朝軍隊解放了南朝鮮首都漢城,一時成為中國人民議論和注目的中心,慶祝遊行的活動由首都北京迅速蔓延到全國城鎮和鄉村。1月7日《人民日報》第一版又以頭條大字新聞刊登各地城鄉慶祝中朝人民軍隊的偉大勝利。各地遊行隊伍載歌載舞,手舉標語,高呼口號,並向前線指戰員表示慰問等等。
與那些狂歡的人們比較起來,在前線直接指揮幾十萬大軍浴血苦戰的彭德懷此時顯然頭腦要清醒得多。
1月7日,正當第三次戰役進行中間,中朝聯軍大踏步追擊聯合國軍的時候,彭德懷在夜裡召集中朝聯軍領導幹部討論下一步作戰行動的會議上說“敵人雖遭我3次沉重打擊,但主力未被削弱,這次戰役雖前進了80——110公里,但只消滅了零散敵軍 19000餘人,敵人後備力量還很強,技術裝備仍佔絕對優勢。
我軍仍靠兩條腿和輕武器,既無空軍的支援更無海軍保障兩側,部隊入朝兩個多月,經過3次連續作戰,已十分疲勞,傷亡和病員日益增多,急需休整補充。從各種情況判斷,敵人顯然是引誘中朝軍隊繼續南進,造成我軍後方供應困難,東西海岸兩側暴露,然後利用其海空軍的優勢,再從我軍側後海岸登陸,對我軍採取南北夾擊,企圖重演仁川登陸的故伎。我們聯軍司令部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絕不能鑽進敵人的圈套。”
中朝聯軍停止向南追擊的命令,就是這樣決策的。
1952年7月,彭德懷主持軍委的日常工作後,在一次作戰會議上講了他在志願軍1951年攻佔了漢城又打到“三七線”時的心情,他說:“我打了一輩子仗,從來沒有害怕過,可是當志願軍越過‘三八線’一直打到“三七線”後,我環顧前後左右,確實非常害怕。當時倒不是考慮我個人的安危,而是眼看著幾十萬中朝軍隊處在敵人攻勢的情況下,真是害怕得很。我幾天幾夜睡不好,總想應該如何擺脫這種困境。我軍打到“三七線’後已向南前進了幾百公里,本來後方的物資供應線就很難維持,這時敵人更派飛機對我運輸線天天猛烈轟炸使志願軍的各種物資、糧食彈藥的供應十分困難。空中有敵人飛機炸,地面對著美軍的坦克和大炮,左、右沿海是美軍的艦隊,敵人不下船就可以利用艦炮打我軍。
加之時值寒冬臘月,到處冰天雪地,戰士們吃不飽穿不暖,非戰鬥傷亡日益增多。在這種嚴重情況下,志願軍隨時有遭厄運的可能。我不能把幾十萬軍隊的生命當兒戲,所以必須堅決的停下來,不能再進,並作好抗擊敵人反攻的各種準備。”
但在當時,能夠像彭德懷那樣保持清醒頭腦的人並不多。據當年擔任志願軍政治部主任的杜平回憶:志願軍突破三八線以後,“勝利帶來了歡樂,也帶來了新的思想問題——輕敵速勝思想高漲,以致出現了某些戰略意見中的分歧。第三次戰役為什麼不乘勝追擊的問題,在新攻勢中更為突出了。有的說,敵人速跑,我應速進,不乘勝追擊,沒有見過這種打法。有的說,美國已有從朝鮮撤退的打算,應乘勝把它趕下海去。
對這種戰略上的分歧意見,彭總很重視。一方面向毛澤東主席報告,一方面要我們認真總結經驗,用事實說明第三次戰役“沒有追敵是一個勝利。”
速勝、輕敵思想不僅存在於志願軍內部,在盟友中也普遍有這樣的觀點。
蘇聯顧問是主張乘勝追擊的。蘇聯駐朝鮮大使兼人民軍總顧問拉佐瓦耶夫認為不乘勝追擊是錯誤的。為此,他還給斯大林發電報,指控彭德懷“右傾保守,按兵不動,不乘勝追擊”。
斯大林回電批評了拉佐瓦耶夫,並說彭德懷是久經考驗的指揮員,他指揮志願軍打敗了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軍隊。今後要毫無疑義地站在彭德懷同志這一邊,一切聽彭的指揮。
電報還稱讚彭德懷是當代天才的軍事家,不久拉佐瓦耶夫被撤職回國。
朝鮮領導人金日成也主張乘勝追擊,希望儘快取得勝利。
1月10日、11 日,彭德懷在志願軍司令部與金日成、樸憲永(朝鮮第二把手)專門就此進行了長談,雙方深入地交換了意見。最後,雙方一致同意部隊就地休整補充。
中朝軍隊在第三次戰役中把聯合國軍打到三七線,漢城丟失,使美國朝野為之震驚聯合國內部停戰的呼聲也再度高漲起來。
如果說在聯合國還只是打“口舌官司”的話,那麼,更加嚴重的情況發生在朝鮮,美國軍隊即將由退卻轉入大規模進攻,朝鮮戰場的形勢開始發生逆轉,半島上空已經是陰雲密佈。
有時一個簡單的人事變更,會對一段重要的歷史產生重要的影響,朝鮮戰爭就是一個例子。
1950 年12月22日,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剋死於車禍,美國軍方必須重新任命一位戰地司令官。
這時,人們把目光投向了陸軍副參謀長李奇微,因為還在幾個月前,麥克阿瑟就在考慮讓李奇微取代沃克擔任第八集團軍司令。
12月22日,也就是沃克喪生的當天晚上,李奇微正在邁爾堡同陸軍的老朋友們共進晚餐,餐後的一杯雞尾酒喝到一半時來了電話。
在電話中五角大樓告訴李奇微:沃克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喪生,要李奇微“毫不拖延地前去報到”接任他的職務。
李奇微在五角大樓聽取了一系列匆匆忙忙的情況介紹之後,當晚就動身去了亞洲。
有人問他是否想要參謀人員陪同,他回答說:“不,我一個人走。這是聖誕節,就是光棍漢也會有他的安排。”
這一年李奇微52歲。他畢業於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李奇微在西點軍校組織過體育專案,當時麥克阿瑟正是那所軍校的校長。從那時起,麥克阿瑟就對李奇微有了好感。
12月26日晚,李奇微在東京見到了麥克阿瑟。
麥克阿瑟指出,李奇微在戰場上將會得到比沃克更多的戰術主動權,他希望李奇微能重創敵人,儘可能保住南朝鮮。
據李奇微後來回憶,他們之間有過如下對話:
李奇微:如果發生蘇聯參戰這種不大可能發生的事情,總司令會命令第八集團軍採取何種行動?
麥克阿瑟:那樣,我將把第八集團軍撤到日本,即使這樣做需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
李奇微:如果我發覺戰局於我有利,你是否反對我發起進攻?
麥克阿瑟:第八集團軍是屬於你的,你認為怎麼好就怎麼幹吧。
告別麥克阿瑟,李奇微乘坐他的專機飛往朝鮮前線。在大丘機場,前來歡迎的人們所看到的簡直就是另一個活脫脫的麥克阿瑟:李奇微頭戴一頂引人注目的毛邊帽子,腰間挎著一支手槍。空降戰鬥服翻起的衣領上佩帶著三顆星和傘兵徽章。上衣外面套了一件馬甲,脖子上吊著兩個黑糊糊的東西來回搖晃,走近了才看清楚,那是兩顆美式甜瓜形手雷。
“這副打扮,是李奇微在朝鮮的註冊商標!”記者們在向全世界發出的電訊中這樣寫道。
曾經有人對李奇微脖子上始終掛著兩顆手雷提出尖銳的批評,說他這是在譁眾取寵,李奇微反駁道:“他媽的,這是戰場!”
在以後朝鮮戰爭的歲月裡,這兩顆手雷就一直掛在這位司令官的脖子上。李奇微到達朝鮮幾個小時之後,中國軍隊就發動了對第八集團軍前沿陣地的攻擊,好像是對這位新任司令官的歡迎。
志願軍的進攻,使得南朝鮮軍隊在戰鬥的最初幾個小時就潰不成軍,於是李奇微下令撤退,至1月4日,第八集團軍已經被迫向南退了約56公里。
撤退是令人沮喪的。
但李奇微認為,第八集團軍從撤退中也獲得了一個好處,使它佔有了一條橫貫朝鮮腰部的戰線——由平澤往東,經原州至東海岸的三陟。從長津湖地區撤下來的第十軍經過休整正從釜山環形防禦區向北調動。
李奇微現在有了可以賴以立足和作戰的戰線。
在佔有這條戰線的頭幾天,李奇微就決定了他的作戰指導思想,地盤的得失是無關緊要的,第八集團軍不會只為佔領幾平方公里土地而推進,這些土地幾天之後中國人還可能奪回去,李奇微所要求的是打死敵人。
在驪州第八集團軍指揮所裡,李奇微在光線微弱的瓦斯燈下,細心翻看了中國軍隊在朝鮮參戰後,美軍方面所有的機密戰鬥記錄。
迄今為止,中國軍隊與聯合國軍進行了三次大的戰役前兩次是聯合國軍處在進攻狀態後遇到中國軍隊打響了遭遇戰,後一次聯合國軍是防禦狀態,中國軍隊打的是陣地攻堅戰。
他在戰鬥記錄中發現了一組至關重要的數字:
第八集團軍第一次向鴨綠江進攻,遭到中國參戰部隊大規模打擊的日期是1950年10月25日,真正大規模的戰鬥從26日開始,11月2日聯合國軍主力撤到清川江南岸,戰鬥歷時8天。
第八集團軍第二次向鴨綠江進攻 11月25日遭到中國軍隊的攻擊,激戰持續到12月2日,中國軍隊停止了對潰敗的聯合國軍的攻擊,戰鬥歷時8天。
第三次,中國軍隊於12月31日開始大規模進攻,1月8日中國軍隊停止追擊,戰鬥歷時也是8天。
8天,三個相同的數字!
李奇微於是知道了,中國軍隊的任何攻勢,最長的延續時間是8天。8天是由中國軍隊的後勤補給能力決定的。
在聯合國軍強大的空中封鎖下,中國軍隊的後勤補給線受到嚴重威脅,甚至經常中斷。他們的物資運輸手段本來就處於接近原始的狀態,汽車和火車的運輸在受到空中封鎖之後,只能靠人力和畜力。
山路崎嶇,氣候惡劣,支撐數十萬軍隊的糧食彈藥供應就成了簡直不可思議的事。在一個戰役開始之前,中國軍隊後勤準備的最大限度,只能是為一個士兵提供維持大約一個星期的糧食彈藥,而且這些糧食和彈藥還得讓士兵自己攜帶,一旦糧食彈藥消耗完,後勤補充不及時,戰役就只能停止,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軍隊再凌厲的攻勢也只能持續一個星期。
李奇微將這種現象稱之為中國軍隊的“禮拜攻勢”。他總結出了對付志願軍的有效辦法:當兇猛的“禮拜攻勢”接近尾聲的時候,以強大的反擊力量立即投入前沿,向彈盡糧絕的志願軍毫不遲疑地撲上去,然後就可以打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