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軍事史上,納粹德軍是一臺前無古人的恐怖戰爭機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前前後後消滅了1300多萬軍隊,堪稱戰爭史上最驚人的記錄。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僅僅在二戰爆發前6年,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軍隊數量僅有少得可憐的10萬人,不僅只有英法蘇聯的零頭,甚至連隔壁的小國捷克斯洛伐克都比不上,在世人眼中被當做一支十分弱小的軍事力量。
按照凡爾賽條約的規定,德國國防力量只能被限定在10萬人以內,那麼,1933年上臺的希特勒,如何用6年時間把這支10萬人的軍隊急速擴編到800萬具有高水準作戰能力的部隊呢?他用了哪些巧妙的辦法繞過凡爾賽條約的嚴厲限制呢?
要想說清這些問題,就不得不從二戰德軍的奠基人、擁有德國國防軍之父的漢斯·馮·塞克特說起。
(一)訓練10萬精悍強軍 為納粹大擴軍打下基礎
德國人的復仇並非始於希特勒上臺,早在凡爾賽條約簽署的那一刻就著手進行中。
根據條約,作為戰敗國的德國軍隊面臨著一系列嚴苛的規定,不僅在數量上被限制在10萬人以下,同時禁止研發坦克、軍用飛機等先進武器,不得組織空軍,海軍不允許擁有潛艇。戰前德軍的大腦——總參謀部被勒令撤銷。
德軍一方面迫於無奈執行條約的規定,自斷臂膀,另一方面也在暗中臥薪嚐膽,在裁軍中儘可能保留積蓄力量,塞克特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作為希特勒上臺前德軍的“陸軍總指揮”(事實上是德軍總負責人),塞克特成為塑造新軍的靈魂人物。他以傳統的普魯士精神為建立新軍的根基,認定未來的德軍將是一支數量少但具有高度機動性、訓練有素的職業部隊。
在塞克特的精挑細選下,大量臃腫、不合格的兵士從德軍中裁汰,剩下的人員則成為了百裡挑一的精兵悍將,包括隆美爾、古德里安、曼斯坦因、龍德施泰特等當時還默默無名的小兵,在這一時期都被塞克特慧眼識珠保留下來。
這10萬人雖然數量少,但在塞克特的精心指導下,即使是小兵都成了“能勝任中下級軍官的職務”的高職業素養軍人。
塞克特十分重視官兵的教育文化、操作現代武器、熟悉通訊手段的實踐能力,每半年一次進行一次軍事演習,甚至為了避開條約限制,而讓士兵在紙質木質的坦克飛機上訓練戰術,從而吸收到了最先進的機械化作戰思想。
此時的德軍已經被塞克特調教成一副精幹的骨架,只需要往裡面填充足夠的肉質,就能立馬成為了一具生龍活虎的健碩身軀。
塞克特的準備為希特勒的順利擴軍奠定了堅固的基礎。除此以外,希勒特的擴軍之路,還離不開極為有利的外交環境。
(二)英法綏靖 為希特勒擴軍開綠燈
德國人要想實現擴軍強軍之路,擺在眼前最大的攔路之虎就是《凡爾賽條約》,而這個條約最主要的捍衛者就是英法兩國。
英國、法國如果早早地在希勒特違約之初給予足夠的懲罰,那麼羽翼未豐的希勒特絕不敢輕舉妄動。可一戰後,瀰漫在西歐的綏靖思潮使得納粹得以放心大膽地擴張軍備。
以英國為例,一戰的重大創傷以及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使得這個日不落帝國實力日趨衰落,難以承受得起又一次世界大戰,對於任何引發大規模戰爭的因素,英國寧願息事寧人。
而另一方面,法國憑藉一戰的勝利成為了歐洲大陸第一陸軍強國,這令一向奉行均勢戰略的英國人起了防範之心,甚至認為對德國的處理略顯苛刻。
當時的英國《泰晤士報》聲稱,德國要求取消對其重整軍備權利的一切限制, 是對不平等待遇的適時補救。
希勒特就此充分地抓住了英國人的綏靖心理,他心裡認定英國人只會口頭譴責而不敢動真格。
事實也正是如此,從進軍萊茵蘭到吞併奧地利,從吞併蘇臺德到完全兼併捷克斯洛伐克,希勒特每一個違反凡爾賽合約的冒險之舉都受到英國外交預設、指責,並未得到強有力的懲罰打擊。
希特勒上臺兩年後,德國宣佈實行義務兵役制,最大限度地擴大了兵員數量。
面對這一挑釁舉動,英國僅僅和法國、義大利召開會議發表聯合公報,對德國單方面違反凡爾賽條約表示遺憾。
這紙公報充其量只能算是協商性質,根本談不上對納粹有何約束力。
所以,希特勒從容不迫地在力量最薄弱的時候積攢力量,等到英國人發現德國羽翼豐滿之時,再想阻止已經來不及了。
(三)經濟轉軌 佈置四年計劃 盡一切可能調動資源為戰爭服務
“我花了超過6年時間建立德國軍隊。在這期間,超過900億馬克花在了軍備上。今天,我們有世界上裝備最好的軍隊,比1914年的時候強太多了。”——希勒特 1939年國會演講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擴張上百萬的軍隊,不單單要有豐富的人力儲備,也要有足夠的軍工廠為這些人提供充足的彈藥武器,所以將民用經濟轉軌到戰時經濟,盡一切可能開發德國的戰爭潛力成為了希特勒的當務之急。
為此,納粹在1936年擬定了一份《四年計劃》發展方案,要求在四年時間內做好打一場大規模戰爭的準備。
這份計劃的具體內容包括,將德國企業稅率從1935年的5%至20%逐步提高到1939年的40%;
監督企業的產品和管理方式,保證他們生產更多符合軍事要求的戰略物資;
建立價格委員會,對企業工資設定、資金走向進行嚴密控制,將全國的工業資本吸引到國家需要的專案上來,尤其是在戰時急需的燃料、橡膠、化工生產上重點投入,保證能夠自給自足。
《四年計劃》的效果很快體現在德國軍工業上面,據統計:
1932年一 1938年, 德國鐵產量由390萬噸上升到1860萬噸 ;
鋼產量由560萬噸上升到2320萬噸 ;
煤產量由1933年1 . 2 6 億噸增加到1938年1 . 9 5億噸 ;
發電量從1933年186億度增加1938年45億度 。
到了二戰爆發前 ,德國生產的軍備與1933年相比, 狂增了11.5倍,軍火產量為美英兩國總和的2倍,飛機產量增長25倍,
需要指出的是,德國本身資源貧乏,經濟總量有限,單靠計劃指令調配還不足以實現這麼大規模的軍火生產。所以,在這六年時間裡透過對外擴張掠奪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大手段。
其中,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為納粹戰爭機器起到了大輸血作用。
以捷克斯洛伐克為例,這個歐洲聞名的軍工業強國,在二戰前擁有斯柯達工廠、布林諾工廠這樣世界前茅的兵工廠,所生產的武器兼具數量和質量,每年至少可以生產2.5萬支輕機槍,數千門重型大炮,其軍火數量甚至超過了英法兩國總和。
而奧地利的外匯、鐵礦、石油也令納粹受益頗多。
可想而知,急於整軍備戰的希特勒吞下了捷奧兩國無異於吃了一劑大補藥。據統計 , 德國吞併奧地利 , 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後 , 分別從這兩個國家掠奪了4 億多先令和5億金馬克,大大提速了自己的軍火產業發展,使其做好了一場發動大規模戰爭的經濟後勤準備。
(四)10萬漲到323萬 重點發展陸空 海軍遭遇忽視
從希特勒上臺到閃擊波蘭,德國武裝部隊總數量從10萬人迅猛發展到323萬人 , 其中陸軍 270萬人 , 空軍3 7萬人 , 海軍15萬人,包括103個師, 3200輛坦克, 4730架飛機,成為了資本主義世界最強大的一支軍事力量。
在這六年內,陸軍和空軍成為了納粹的重點關照物件,而海軍似乎成了一支一戰似的“存在艦隊”。
從地理上來說,德國屬於中歐國家,西線有法國,東線有俄國,如果想稱霸歐洲大陸,必須依靠陸軍才能徹底打垮法國和俄國這兩個國家。
而擁有海上霸權的英國則是希特勒眼中未來可以合作的盟友,另外在西班牙內戰中,納粹發現空軍和裝甲兵進行良好配合能夠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出色戰術效果。
基於此,希勒特制定了重點發展陸軍、空軍,適當放緩海軍的決策部署。
重金砸陸軍、空軍
納粹十分重視陸軍規模的擴大。
在36年8月所制定的八月計劃當中 , 納粹計劃每年投入90億馬克,在39年10月之前 , 建立32個步兵師、3個裝甲師在內的242.1萬人的武裝力量。
在充裕的財政支援下,德國人超額完成了這一計劃,陸軍總兵力達到275 . 8萬人。
在陸軍建設當中,希特勒對坦克的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關注。
一戰中,塹壕戰拖垮德國的教訓讓希特勒對快速取勝的閃擊戰情有獨鍾。而坦克這種具有高機動性、攻防兼備特性的“大殺器”,自然是進行閃電戰所不可或缺的。
所以,納粹的坦克部隊在這幾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開戰前的德軍已擁有各式坦克3 1 9 5 輛,為了讓坦克部隊更具戰鬥力,希特勒甚至讓機工、汽車司機、鉗工等徵召入軍隊中。
空軍是納粹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個軍種。
起初只有250架飛機的弱小空軍,幾度擴建後已經蛻變為擁有21個飛行聯隊、302個飛行隊 、4 0 9 3 架作戰飛機的世界一流空軍力量。
鑑於法國、波蘭是短期內優先打擊物件,納粹將中程轟炸機當做重點發展物件,大名鼎鼎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就是納粹空軍的傑出代表,被盟軍稱作呼嘯的死神。
滯後的海軍
德國時任海軍司令鄧尼茨曾說:“戰爭爆發時,德國海軍只不過是一個殘缺不全的軀體”。
二戰前,德國海軍的主要艦艇數量不僅落後英國美國這樣的老牌海軍強國,甚至連義大利的海軍都比不上。
鄧尼茨希望希特勒能夠至少撥款建設超過300艘的潛艇,這樣才能保證一場大型的商船襲擊戰以重創敵人補給線,不過直到戰爭爆發期,這一數字僅停留在57艘上。
(五)結語
希特勒成功地在6年時間裡面建立了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戰略思想先進的軍事力量。
當時蘇軍數量比德軍多,但質量無法比擬。法軍在坦克上有技術優勢,但戰術思想落後。美軍戰爭潛力最強,但受制於孤立主義。英軍歷來重點放在海軍,陸軍無法與德國抗衡。
所以,綜合來看,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軍事實力穩居當時世界第一。
不過,軍隊擴張的背後,卻暴露出效率低下、動員能力不足的隱患。為了解決失業,希特勒將一個工人的工作量分攤到三個人上,造成了軍工廠勞動力不足、生產效率低的頑疾。
為了避免德國人生活水平下降而威脅政權穩定,他不敢過多減少民用消費品生產,使得軍工產品遭到了民用的擠壓而無法充分釋放產能。
最後,在同蘇聯的舉國總體戰當中,這些缺點徹底暴露出來,動員能力更低的納粹完敗於蘇聯軍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