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山河觀史
編輯 | 山河觀史
《血戰鋼鋸嶺》這部電影讓人們瞭解到了沖繩島戰場上的美國醫生:戴斯蒙德多斯,在戰火轟鳴的鋼鋸嶺上,救下幾十名戰友而感到震撼。
很多人在震撼之餘,亦有反思:我們國家難道沒有這樣不拿槍的戰爭英雄嗎?
不,我們國家當然也有,他就是孫鳳鉅醫生,一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未開一槍卻救下無數名同胞的孫神醫。
一、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前的孫鳳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不久的日子,朝鮮卻爆發了內戰。在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這本是一個國家的內政問題,但美國不顧此事實,在朝鮮內戰爆發之後,隨即出兵干涉朝鮮內政。
在1950年7月2日,美國直接把步兵的第24師從日本空運至朝鮮釜山,參與朝鮮戰爭。
為了世界的和平,也為了打擊美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和維護我國邊防的安全,我國在1950年7月,中共中央、中央軍委聯合決定保衛我國的東北地區邊防,抽調了我國的第13兵團等部隊,共有二十五萬餘人,組成了“東北邊防軍”,決定在有必要時,以志願軍的身份出戰。
在1950年的10月上旬,美韓聯軍毫無顧忌地越過了北緯三十八度線,這一舉動也讓我們在10月8日,由我國的中央軍委直接要求我國的東北邊防守軍更改其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支援朝鮮,也就是“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孫鳳鉅醫生也就是在1950年的11月,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志願軍前線救護所所長的身份趕赴朝鮮去援朝。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孫鳳矩擔任志願軍第九兵團衛生部的醫療手術隊的隊長,同時也是前線救護所的所長,還是醫療所的副所長,肩上承擔的重任可見一斑。他參加的戰役更是數不勝數,其中在第二次、第四次和第五次戰役之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在1951年的陣地防禦戰中,孫鳳矩醫生也是帶領醫護人員為我國志願軍傷員出工出力;在1952年的秋季戰術性反擊戰役中,孫醫生更是付出了極大的心血。
這樣的一位醫生,他是怎麼下定決心去參軍奔赴前線,去救濟患者的呢?
1926年,孫鳳矩出生于山東省蓬萊縣,幼年的他就像同年齡段的小朋友一樣,日子過得並不富裕。
當時的中國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北洋政府的統治下,貧富差距極大,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而農村出生的孫鳳矩就是後者。
在孩童之年,他的母親和義父都相繼因病離世,這在孫鳳矩稚嫩的內心裡種下了學醫的種子。
在1939年的5月,13歲的孫鳳鉅悄悄地離開了家鄉,他不是去投奔富裕的親戚,而是為了國家和民族,參加了八路軍。
在從軍的一年之後,他變成了一名光榮的八路軍衛生員戰士,在戰場上,雖然不放一槍一炮,但他憑藉手裡的救援工具,救下了眾多八路軍戰士的生命。
在戰爭期間,他多次冒著戰火搶救傷員,前前後後救下了幾十名生命垂於一線的傷員,在與死神的拔河比賽中,每一次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在擔任我國華東第9縱隊的衛生部外科手術隊隊長時,他經常冒著被炮彈襲擊的風險,去前線救治病人。
有的時候,由於人手不足,護工不夠,他就親自前去為病人換藥打針;後來據當時的護士回憶,經常性地看到孫鳳鉅醫生在炮彈橫飛的戰場上抬病人,為病人及時救治,這種把自己生命置之度外,一心一意為病人服務的態度讓人感動。
更有甚者的是,因為抗戰時期醫生的缺乏,他需要一天做多臺手術,有的時候一天做十幾臺手術,為了做手術,經常性的熬夜至天亮,在有限的時間裡,與死神爭分奪秒。
抗戰勝利後,我國的醫療人才還是十分的缺乏。孫鳳鉅醫生他不僅僅繼續從事著醫療事業,還為我國的醫療教育事業做貢獻。
在治療之餘,對下屬言傳身教,積極地培養我國的醫療人才,有著鞠躬盡瘁的精神,他培養的學生很多都是出色的醫護人員。
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孫鳳鉅
抗美援朝戰爭在全國人民都不期望的情況下發生了,孫鳳鉅也隨之奔赴前線。但他的責任不在於扛槍殺敵,而是利用手中的手術刀去治病救人。
這一次的情況比之前在國內的抗戰更加的嚴峻,一方面是因為國內抗戰時日本的武器並沒有美國的武器先進,美國不論是從飛機坦克的先程序度,還是武器配合上,都遠超於日本;
另一方面則是我們的志願軍不在本土作戰,對地形、氣候等方面的不熟悉,這兩方面綜合下來,可以看出我們的志願軍面臨的處境不容樂觀。
在戰爭初期,由於我們對敵情和現狀的瞭解不足,吃了很多虧,幾乎每一次交戰,都是以較大的犧牲結尾。
這也為醫生增加了更多的工作量,在飛機的轟鳴中,孫鳳鉅在簡易搭建的“手術室”裡給病人做手術,取彈殼,止血等等。為了救援我們的前線戰士,孫鳳鉅醫生做手術,常常幾夜不能休息。
有時候稍微得點空閒,他就隨便吃一點點東西補充體力,連小憩幾分鐘的時間都沒有,雖然疲憊不堪,但在受傷的志願軍戰士被送來後,他就像打了雞血一樣,立馬投入緊張的手術中。
有好幾次在手術中,孫醫生因為過度疲憊又得不到休息,而直接暈倒在地,被同伴給救醒之後,他第一時間擔心的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受傷的志願軍戰士,當時很多的軍伴回憶時都為此流淚。
在朝鮮戰場的第五次戰役中,有一次晚上陣地上面送下來了四個重傷的戰士,而孫鳳鉅醫生已經連續進行了十多個小時的手術,但他這個時候仍然沒有選擇休息,繼續帶著醫療團隊展開手術治療。
但是在治療的過程中,我方的情報人員通知敵軍馬上要來打擊這個陣地,讓孫醫生他們趕快撤離。
一方面是敵軍的突襲對自身的毀滅,另一方面是迫在眉睫的重傷的病人,孫醫生選擇了後者,硬是頂著壓力做完了最後一臺手術。
在手術之後,累得幾近虛脫,可是他仍然顧不上休息,帶著護士把病人搬離了手術區,在這短短几分鐘的搬離之後,一顆炮彈不偏不倚的在手術區附近爆炸。
這樣的危險程度可見一斑,在炮彈爆炸之後,孫鳳矩醫生痛心疾首的懊悔,據當時的護士回憶,孫醫生並不是慶幸他的生存,而是懊悔沒有來得及把手術的裝置給搬離出來,導致之後沒有用的。
從這也可以看出,孫醫生在大我和小我中,拋棄小我追求大我的高尚品德,他早就把生命置之度外。
就像司馬遷所提到的:有些生命比泰山更重,而有的則比羽毛更輕;在孫醫生心中,病人的生命重於泰山,沒有什麼能超過於此,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當時的朝鮮戰場,志願軍醫療隊面臨的情況是缺少醫用器材,環境非常惡劣,而儘管如此,孫鳳鉅醫生展現給人們的更多是醫者仁心和身先士卒。
儘管缺少種種的必要條件,但孫醫生卻抓住治病救人這一個關鍵點,不管在什麼背景下,都要利用好手上的資源,實現資源最大化來救治病人。
很多的重傷病人,在孫醫生的救助之下,都闖過了閻羅殿,重新投入戰鬥。
最令人感動的是,前線缺乏血漿,而身受重傷的病人又缺血過多,孫醫生就用自己的血輸送給這些志願軍戰士,有一次因為輸血過多,而直接暈厥。
這樣的無私奉獻精神讓人讚歎的同時,也讓人心疼,這放在別的地方,我們會認為是謊言,但放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孫鳳鉅醫生的手術室裡,這就是一個真實發生的事情。
三、抗美援朝後的殊榮和精神
抗美援朝戰爭從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趕赴朝鮮援助開始,到1953年7月,交戰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為止,歷時近三年,為了世界和平和我國邊境的安全需要,我國付出了極大的人力物力財力。
孫鳳鉅醫生在抗美援朝的戰爭期間和戰爭後,獲得了無數的榮譽,但是在前線戰士的眼中,再多的榮譽也比不上孫鳳鉅醫生的付出。
在1952年的9月24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決定為孫鳳鉅記特等功,授予他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模範的稱號。
在當年的10月25日,朝鮮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二級國旗勳章、二級自由獨立勳章。
在1953年10月2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發出了全軍通告,表明了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共有三十萬零兩千七百二十四名功臣,其中有二百一十七名特等功臣,而在這二百多名功臣中,絕大多數屬於前線的戰士們,但孫鳳鉅醫生卻是唯一一個未開一槍,全憑手上的手術刀而榮獲此功的功臣。
孫鳳鉅醫生在戰爭中的貢獻流傳回國內時,人人為之稱讚。中共中央也對他高度評價,曾三次受到毛主席、朱總司令、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的親自接見。
孫鳳鉅醫生的偉大很難用有限的文字去徹底表達,他所體現的已經超乎個人,更有一種民族大義和抗美援朝精神的體現。
在朝鮮戰場上,不僅僅湧現了英雄,更形成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這在孫鳳鉅醫生身上就有很明顯的體現,就像他把祖國與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處,高於一切,為了我們國家和人民的尊嚴而奮不顧身。
其次,他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精神,這也在激勵著後輩,乃至如今都熠熠生輝。在那麼嚴峻的環境下,他依然保持昂揚鬥志,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傷患,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而為了人類和平和正義事業而奮鬥終身的國際主義精神也在他的身上展現無遺,可以說,孫鳳鉅醫生不僅僅是我國的英雄,更是世界的英雄。
美國在沖繩島戰場上有戴斯蒙德多斯醫生,在不使用一槍一炮的情況下救下了70多名傷患,榮獲了美國最高的獎譽而廣為人知。
我們有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孫鳳鉅醫生,他是我們的驕傲,英雄不該被忘記,珍愛和平的歷史警鐘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