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早前你對於四川資陽的安嶽沒有過多的瞭解,然而當你來到這裡的時候,那一座座藏在縣城、藏在村落裡的石窟一定會讓你驚喜滿滿。
據資料記載安嶽全縣境內的近70個鄉鎮中均有石窟的存在,有人統計過如果將這裡佛像首尾相接,那麼足足長達5公里。
安嶽的石窟不僅分佈廣,就連開鑿年代也是長達千年,透過石刻記錄這些石窟最早開鑿於五代,後經歷唐宋兩代的輝煌時期,到明清的漸漸衰敗,再到清末民初到如今,安嶽的石窟開鑿一直未曾間斷,如此漫長的石窟開鑿週期在國內都很是罕見。
初唐、盛唐時期開鑿的石窟主要集中在安嶽的西北處,現存有臥佛院、千佛寨等,中晚唐到五代開鑿的石窟主要集中在安嶽中部和南部,現存有圓覺洞、淨慧巖等,而到了南北宋時期開鑿逐漸向東南區域進行,現存有毗盧洞、華嚴洞等。在安嶽眾多石窟中,基於交通、規模和看點而言我個人比較推薦大家遊覽的就是地處安嶽縣城的圓覺洞。
圓覺洞景區地處安嶽縣城東的雲居山之上,在宋代的時候此山被叫做靈居山,後因開鑿了“圓覺洞石窟”而改稱為“圓覺洞”,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現存的圓覺洞景區,包含有103個窟龕,1933尊造像,造像中主要以唐、五代、宋時居多,憑藉著如此古老和豐富的遺存,圓覺洞早早的入選了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可以說在中國北方的石窟中大多數的佛像都表現出莊嚴肅穆的形象,然而在安嶽圓覺洞景區內的佛像卻將原本的莊重形象變得更為平民化,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北宋造像的寫實化和世俗化。
圓覺洞景區一佛二菩薩三大窟,淨瓶觀音雕像,頭戴花冠,身披瓔珞,左手提淨瓶,右手執楊柳枝,淨瓶觀音窟龕內還可以重點關注旁邊的飛天雕刻,“輕盈慢妙,天衣飛揚,滿壁風動”很是好看。
正中間的佛祖並不像北方那種正襟危坐而是呈現出面帶微笑,雙目俯視多了幾分和藹的神態,第一次覺得原來佛祖也有如此可愛的場景。
重點可以關注蓮花手觀音窟,觀音體態豐腴,面部圓潤,衣服上的色彩依然豐富,造像風格帶著濃濃的唐代風格,彰顯了北宋風格秉承唐風卻又自帶世俗的造像特色,尤其是菩薩的化佛冠採用了安嶽石刻中典型的鏤空工藝,堪稱是北宋時期最特色的雕刻工藝。細心的朋友會發現這尊蓮花非常大,這蓮花重有百斤,採用的同樣是北宋的鏤空工藝雕刻,雖然經歷了千年卻依然不墜。
上面三窟僅右窟有明確的造像題記,為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至大觀元年(1107年)煎熬,歷時八年完成。中間和左側窟龕雖未有造像題記,但透過造像風格、工藝技法、服飾、化佛冠等豆腐誒長相思,因此可以推斷出出自同一工匠之手。
圓覺洞以北宋開鑿有12圓覺菩薩而得名,所謂"圓覺"也就是"覺你、覺我、覺他、覺行圓滿者",簡單一點就是不分你我,人人透過覺悟成佛。
圓覺洞高4.5米,寬4.75米,深10米,三面設壇,居中為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和釋迦牟尼佛。重點可以看兩側的12圓覺菩薩,菩薩體態豐腴,面部圓潤,手部形態各異,呈現出不一樣的神情。細心的朋友還會發現不少菩薩的頸部有明顯接痕,均為近年來所修復。
可以說作為“上承龍門、雲岡,下啟大足”的圓覺洞景區,在名氣上不如莫高窟和雲岡石窟,規模也要遜色於龍門和麥積山石窟,然而憑藉著宋代的造像成為獨特的一處石窟和石刻景區,展示了宋代雕刻的美學與力學完美結合的石刻藝術。(作者:馬且停,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