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沒有大年三十是因為恰逢小月導致的,是因為小月只有29天,所以除夕夜也就是臘月二十九。在大家印象當中,沒有年三十的日子好像很少見,這是由於平均月長稍多於29.5天,所以每年大月出現的次數要稍多於小月,這導致有年三十的農曆年份要比沒有年三十的農曆年份多。
為什麼有的年最後一天是農曆29日,有的卻是30日呢?其實這與天文學中的月亮執行規律有關。
並不是每年農曆最後一天都是大年三十,這也不是國家可以統一規定的,因為每年的是否有大年三十都是按照農曆來推算的。月球處在太陽和地球中間時,就是農曆每個月的初一,被天文學家稱之為“朔”,兩個“朔”之間的執行長度就是農曆一個月的長度。月球繞地球執行呈橢圓形軌道,月球離地球遠時,執行速度較慢,近時執行速度較快,也就是說月球執行速度時快時慢,因此出現日月執行重合時間的不固定性,兩個朔之間也沒個固定週期。但一個月的天數又只能用整數表示,因此有時是小月29天,有時是大月30天,並且大小月並不固定,必須逐月推算。若某一年的臘月初一與下一年度的正月初一之間恰逢小月,那就沒有年三十了。像2022年恰逢小月,就沒有年三十了,但2023和2024年逢大月,所以這兩年有年三十,像這種小月的情況大約三至五年會出現一次。
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
並且在古代漢族民間傳說中,除夕夜有一隻一角四足,形貌猙獰,生性兇殘的惡獸——夕,因冬季大雪覆蓋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莊裡去找吃的,因其身體非常龐大、脾氣暴躁、兇猛異常,給村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在這一天人們戰勝了夕所以,流傳下來叫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