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2月25日電 (記者 鄭瑩瑩)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的張餘研究團隊和王佳偉研究團隊,以及浙江大學的馮鈺團隊24日合作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線上發表了一篇有關雙鏈RNA合成機制的研究論文。這也是“多產”的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今年第7次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成果了。作為一個側重基礎科研的院所,該中心有何“科研秘籍”?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 辛秀芳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供圖
“定心丸”:不簡單以論文看畢業
24日發表的這篇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之一是一位年輕的“90後”學生——黃坤。她的導師——研究員張餘介紹,黃坤研究生二年級的時候接到了這個課題,雖說“初生牛犢不怕虎”,但做的過程中碰到了很多困難,也有快要放棄的時候。
“她來跟我說,‘我快(研究生)三年級了,這個課題一點進展都沒有,會不會影響畢業?’”張餘回憶。
彼時,並不能確定能做出成果來,但張餘安慰她,不用擔心,所裡對學生畢業的考核並不簡單看文章發表,哪怕沒有科研論文發表,只要畢業論文有重要性,就可以畢業。如此給黃坤吃下了一顆“定心丸”,讓她繼續將難題啃下去,也才最終有了這篇有關雙鏈RNA合成機制的研究成果。
對此,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的研究員辛秀芳也深有同感。她說,所裡年輕研究員多,讓她受益良多的是這裡的寬鬆環境、科研氛圍,不會說每年有硬性指標考核,“我個人覺得(硬性指標考核)對基礎研究不合理,不利於重大成果的產出。比如,如果有文章發表的要求的話,學生可能會希望做一個相對簡單的課題,有利於發表文章,但這樣其實不利於探索更難、週期更長的、有突破意義的重要課題。”
“攀登梯”:多元合作促進基礎研究
“基礎研究要被大家理解,是很難的,尤其是前沿研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主任韓斌說。在他看來,做基礎研究,需要有“十年磨一劍”的幹勁,也需要寬鬆的科研環境支撐。
“很多年前,我就說,一個研究所,要有長遠的目標,要有一流的科學家,還要有多學科交叉的平臺的支援。”韓斌說。他進一步解釋,這個平臺不僅包括人才的平臺,還包括技術的平臺。
2014年,中國科學院與英國約翰·英納斯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5年內共同投資1200萬英鎊建立中國科學院-英國約翰·英納斯中心植物與微生物科學聯合研究中心(CEPAMS)。CEPAMS向全球釋出了“英雄帖”,吸引全球頂尖科學家加盟。
韓斌介紹,CEPAMS是中國與英國建立科學合作伙伴的見證,現在雙方已經簽了第二個“5年合作”了,中英科研機構的攜手合作,也助力了兩國青年研究人員的成長。
在韓斌看來,這樣的合作,對科研視野的拓展還是挺有影響的,“英國研究所人才引進的標準值得我們借鑑,他們引進人才,不是簡單看文章的發表,而是看重年輕研究員的潛在發展能力、現有實力等的綜合水平。”
據悉,“十四五”期間,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將圍繞“植物碳氮高效研究”“作物複雜形狀調控的理論基礎”“植物與環境互相作用”三大方向加強科研攻關。(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