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往往是最早讓你知道自己腸道出問題的證據。所以,留意自己的糞便是一種良好的自檢方式。這篇文章談談有關糞便的臨床知識。
1.大便的形狀分類
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BristolStool Scale)由英國的布里斯托大學S.J.LEWIS 和K.W.HEATON首先提出,主要用於評估腸道傳輸的速度。
這兩個研究者起初只是想建立一個臨床使用的糞便評估量表來監測腸道功能的變化,於是他們納入了66位健康志願者,並透過記錄和測量其糞便,歸納出一種有效的量表。
這項研究於1997年發表於Scandinavian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插一句閒話,這本雜誌目前的IF波動在2分左右,Q4範圍,如果按照國內通行的唯分數論的標準,咋一看並不是很頂級的雜誌。
根據這本雜誌的官方資料,目前這篇文章已經有上千次的引用量,可以算是重量級的文章。
總的來說,算是一篇臨床創新驅動的優質文章。而這種型別的文章也應該是我們小醫生們努力靠近的方向。
說回布里斯托大便分類,先看目前通行的示意圖。
https://www.continence.org.au/bristol-stool-chart
簡單明瞭,排便的形狀越是類似硬球、或者表面凹凸的香腸,越是可能便秘。排便越是接近液體,越是可能腹瀉。
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中年以後,需要時不時自檢一下。
但是,每個人的最理想形狀的糞便並不都是香蕉狀。
這其中與個人生活、先天腸道差異等都有關係。
所以也可以理解,因日常飲食變化,有時出現一過性的過稀或者過乾的糞便,都是在正常情況內。不用擔心害怕。
2.糞便的顏色
除了糞便的形狀外,顏色也是很重要的一塊內容。
一般情況,糞便是棕黃色、深棕色為主。偶爾出現深綠色糞便,多由於進食綠色蔬菜過多等合併腸道蠕動過快導致。
如果出現黑如柏油的糞便,基本可以判斷在胃-小腸部分割槽域出血,這是需要急診干預的。
如果出現了金黃色的糞便,一般還有惡臭味,多考慮消化不良。
如果出現了鮮紅色糞便,排除了食物顏色的問題,極有可能的是肛門附近的出血,比如肛裂、痔瘡或者直腸問題,也是需要急診干預。
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情況,白陶瓷樣糞便。這種多由於膽汁排除受阻導致。這種患者多還會出現黃疸等情況。
3.排便與結腸癌
那麼,有沒有可能簡單靠糞便的型別去識別惡性結直腸腫瘤呢
首先要強調的,簡單靠糞便的型別來識別惡性結直腸腫瘤是有很大誤差的,最佳診斷標準就是結腸鏡。定期結腸鏡檢查才是最安全的方法。
但是平日裡,如何提前自我辨別異常症狀呢?
一般在臨床上,左半結腸如果出現惡性腫瘤,腫瘤會繞著腸壁佔滿,使得排便逐漸出現不順,或便秘腹瀉交替及梗阻症狀,從而形成了排便習慣、排便型別的改變。
而右半結腸因其腸腔寬大,腫瘤往往很晚才會佔滿腸腔,所以很少直接出現排便的改變,而往往是全身乏力、腹痛、貧血等症狀為主。
此時,單純看糞便就很難推斷病情了。要定期體檢。不能因為自己長期是理想的香蕉型糞便就疏忽結腸鏡檢查。
另外要提的是易患結腸癌的高危人群(年紀大於40):
1.直系一級親屬有結腸癌患者
2.自身有其他惡性腫瘤病史、結腸息肉、結腸腺瘤病史
3.大便隱血陽性
這些高位患者,無論是不是合適的糞便型別,都強烈建議定期腸鏡檢查。
醫師介紹
李幼生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普外科主任
李幼生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普外科主任兼學科帶頭人、外科教研室主任。上海市外科醫師及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主任、國家普通外科學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試點專科基地主任等職務、擔任國際小腸移植學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全球共9位)、中國研究型醫院腸外腸內營養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李幼生教授師從中國胃腸道研究的“鼻祖”,黎介壽院士。
長期致力於腸衰竭領域的基礎研究與臨床治療,具有極其深厚的腸道功能研究背景和手術技術。其中“腸功能障礙的治療”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