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奴隸制王朝,是古代奴隸制度社會的鼎盛王朝。由周武王姬發建立,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周成王時營建(或曰遷都、相宅)成周(今河南洛陽),其後周穆王又築宮南鄭, 其後周懿王又遷都犬丘(今陝西西安)。公元前771年鎬京陷落,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又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週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其中東周時期又稱為“春秋戰國”,以三家分晉為分水嶺,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周王朝共傳國君30代37王,享國祚共計791年,後人一般把周朝說成800年。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個這樣的傳說,叫“文王拉車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說的是周文王姬昌聘請姜子牙為丞相的故事。周文王為了西岐的長久發展,一心想得到大賢之人。而姜子牙就是他夢想中的“飛熊”賢人,而且傳說中,還有這樣一幕,說文王后悔只拉了八百步,應該拼盡全力拉個幾千步,這樣周朝就可以延續幾千年了。所謂“天機不可洩露”,姜子牙並沒有提前說文王拉車有這樣的功效,所以當文王拉到800步的時候,姜子牙讓文王停下來,文王畢竟年紀也大了,明顯力不從心,所以也就停下來,不拉了,隨後姜子牙承諾能夠保住大周800年不倒。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
1:周武王姬發,周文王姬昌之子,前1046-前1043,在位3年。
2:周成王,姬誦,周武王姬發之子,前1042-前1021,在位21年。
3:周康王姬釗,周成王姬誦之子,前1020-前996,在位24年。
4:周昭王姬瑕,周康王姬釗之子,前995-前977,在位22年。
5:周穆王姬滿,周昭王姬瑕之子,前976-前922,在位54年
6:周共王姬繄扈,周穆王姬滿之子,前922-前900,在位22年。
7:周懿王姬囏,周共王姬繄扈之子,前899-前892,在位7年
8:周孝王,姬闢方,周穆王姬滿之子,前892-前886,在位6年
9:周夷王姬燮,周懿王姬囏之子,前885-前878,在位7年。
10:周厲王,姬胡,周夷王姬燮之子,前877-前841,在位36年。
共和行政,前841-前828,約13年。
11:周宣王姬靜,周厲王姬胡之子,前827-前782,在位45年。
12:周幽王姬宮湦,周宣王姬靜之子,前781-前771,在位10年。
東周 前770-前256
13:周平王,姬宜臼,周幽王姬宮湦之子,前770-前720,在位50年。
14:周攜王姬餘臣,周宣王姬靜之子,前771-前750,在位21年
15:周桓王姬林,周平王姬宜臼之孫,前719-前697,在位22年!
16:周莊王姬佗,周桓王姬林之子,前696-前682,在位14年。
17:周僖王姬胡齊,周莊王姬佗之子,前681-前677,在位4年
18:周惠王姬閬,周僖王姬胡齊之子,前676-前652,在位24年。
19:周襄王姬鄭,周惠王姬閬之子,前651-前619,在位32年。
20:周頃王姬壬臣,周襄王姬鄭之子,前618-前613,在位5年。
21:周匡王姬班,周頃王姬壬臣之子,前612-前607,在位5年。
22:周定王姬瑜,周頃王姬壬臣之子,前606-前586,在位20年。
23:周簡王姬夷,周定王姬瑜之子,前585-前572,在位13年
24:周靈王姬洩心,周簡王姬夷之子,前571-前545,在位26年。
25:周景王姬貴,周靈王姬洩心之子,前544-前520,在位24年。
26:周悼王姬猛,周景王姬貴之子,前520,在位0年。
27:周敬王姬匄,周景王姬貴之子,前519-前476,在位43年。
28:周元王姬仁,周敬王姬匄之子,前475-前469,在位6年。
29:周貞定王姬介,周元王姬仁之子,前468-前441,在位27年。
30:周哀王姬去疾,周貞定王姬介之子,前441,在位0年。
31:週考王姬嵬,周貞定王姬介之子,前440-前426,在位20年
32:周威烈王姬午,週考王姬嵬之子,前425-前402,在位23年。
33:周安王姬驕,周威烈王姬午之子,前401-前376,在位25年。
34:周烈王姬喜,周安王姬驕之子,前375-前369,在位6年。
35:周顯王姬扁,周安王姬驕之子,前368-前321,在位47年。
36:周慎靚王姬定,周顯王姬扁之子,前320-前315,在位5年。
37:周赧王姬延,周慎靚王姬定之子(約前336-前256)亦稱王赧(nǎn)東周第25位君主,也是東周最後一位君主,在位59年。
周人早期居於姬水一帶,公劉時,周部落則已遷居於豳,氏族以定居的豳為國,國即是城,自公劉起,又經九世傳位,到古公亶父為部族首領時,周人受薰育戎侵襲逼迫,不得不離鄉遠徙,他們歷盡艱辛,越過漆、沮和梁山,遷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周族是居於今陝甘黃土高原、渭水流域一帶的古老部族,相傳因“姬水”而得姓為姬。周的始祖名棄,為有邰氏女姜嫄所生。《詩經·大雅·生民》記述了棄降生的神話傳說。姜嫄祈禱求子,因踩了巨大的腳印而懷孕,生下了棄。周族在姜嫄所生活的時期大約還處於母系氏族社會階段,但至棄所生活的時期時,已過渡到了父系氏族社會階段,所以說棄是周族的始祖。 據《詩經》記述,周族始祖母叫姜嫄。姜、羌相通,周人的祖先大概是從羌人中分化出來的一支。也有人認為周族應出自陝北黃土高原一帶的白狄族,也就是遠古時期的黃帝族。 商朝初年,后稷的後代公劉率族人從邰遷到磁。周人早期居於陝西武功一帶,到公劉時,周部落則已遷居於豳。由耕牧部族漸變為農耕為主的城邑。自公劉起,又經九世傳位,到古公亶父為部族首領時,周人受薰育戎侵襲逼迫,不得不遷徙。他們越過漆、沮和梁山,遷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
周原物產豐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農耕條件優越,經濟發展快速。古公亶父造田營舍,建邑築城,國力迅速恢復壯大。遷到周原以後,周人成為黃河領域共主的大商王朝的臣民,卑事商王武乙,在商王朝的保護下積聚力量,並且接受了商朝的文化體系,特別是有關於天命的觀念,周朝建立之後,這套天命觀念經過了周公旦(姬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周公的再次梳理,成為治世立國的政治法理基礎,進而形成了影響後代王朝數千年“奉天承運”的君權神授的概念。
周國興盛於周文王昌作首領的時候,在他的統治使周國勢力強盛,文王死,次子姬發即位,在灃河東岸又建鎬京,豐鎬二京隔水相望,有橋相連,並稱豐鎬城。姬發率兵會盟軍於孟津(今河南孟津),公元前11世紀,率戎車三百,虎賁三千,甲士四萬五千與商朝十七萬軍隊大戰於牧野(今河南汲縣)。周軍大勝,紂王於鹿臺身被珠寶玉器自焚。商朝亡,因為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姜太公(姜子牙),在周人的滅商事業裡作用巨大,他族姓為姜,出自羌人中的呂氏部族,武王滅商之後,實施分封諸侯制度,當時周朝天子管轄的諸侯國疆土北方已到達了今遼寧喀左、朝陽一帶,西面至今甘肅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帶,東面的諸侯國齊魯到了山東半島,南至漢水中游,東南抵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勢力所及還可能到達了巴蜀一帶,在成康之治這段時間,周朝進入了前期興盛的一段時期中,而箕子也跑到了朝鮮一帶,是為箕子朝鮮,這個時候淮水地區的淮夷臣服了,其餘的商朝遺民就在今天河南商丘睢陽區待著了,是宋國。這個時期我國東北的肅慎聽說周成王東征的英姿,特地前來朝貢,此時周朝的領土,東北抵遼東半島,西北到達陝西南部一帶,南直取長江,這個時候周朝的疆域最為廣大,周武王姬發開始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為列國諸侯,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為附庸。《荀子·儒效》篇中:“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又說:“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這就是中國封諸侯建同姓的“封建”的由來,封建制在周朝時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劃分為諸侯的社會制度,周朝所分封之貴族及其所率領的公社農民進駐新佔領的區域後,首先是建立一個軍事據點,這樣的據點稱之為“城”,也稱之為“國”,而“國”之外廣大區域稱之為“野”,王朝的畿內和諸侯國都有這種國野之分,即鄉遂之別,王畿以距城百里為郊,郊內為鄉,郊外為遂,王朝六鄉六遂,大國三鄉三遂,周代的“國”和後來的商業城市不同,它對“野”沒有調節生產的功能。其生計一般都要仰賴“野”的供給,所以周人的殖民營國也兼閡野,國野之分,亦帶動國人與野人的不同政治地位。國人與野人同屬平民階層,所謂世卿,是指在天子或諸侯之下之世族世襲享有卿的地位並且掌有政權者。如周公之職,直到東周中期仍然為周公旦家族所世襲,同樣還有召公一職。這種世卿制度與民族集團互為表裡,世代執政本於氏族共治之習,而氏族的存在也仰賴於世代把持官府,掌政的世族都要儘量把持他們的既得利益,同一氏族的成員是不輕易排斥於權益圈之外的。所以,魯有三桓,鄭有七穆,原先都是兄弟,宋的華氏當權的更多,世族之身份和地位,並不是天子和國君所能決定,而由世襲而成,世族有和周王同姓異姓之分,他們的形成各有特點,周王室的世卿巨室大多是周初東征的貴胄,不是周王之親戚,就是傳統大氏族的後代,周初東征之際,往往有的兒子在外殖民建國,有的兒子留守王室輔政,此即春秋時代隨武子所說的“內姓選於親,外姓選於舊,舉不失德,賞不失勢”,在封建制下,國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別由獲得封地的諸侯所有,他們擁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資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繳納一定的進貢即可盡義務,即相當於中世紀歐洲諸王國與羅馬教廷的關係,即現代意義上的聯邦的基礎,周王是共主性質的(共主是氏族社會遺留的領袖模式,禹為最後的氏族共主),這種制度確立於夏朝,發展於商朝,完備於周朝,影響於後來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稱天子,稱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長子以外的其他兒子被封為諸侯。諸侯對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國內卻是大宗。諸侯的其它兒子被分封為卿大夫。卿大夫對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領地內卻是大宗,從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貴族的嫡長子總是不同等級的大宗(宗子),大宗不僅享有對宗族成員的統治權,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權。後來,各王朝的統治者對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漸建立了由政權、族權、神權、夫權組成的社會體系,天地代表神權,先祖代表族權,君師代表君權,後來統治者以天、地、君、親、師作為禮拜的主要物件,就是根據這個理論,貴族根據原始社會末期父系氏族制階段的風俗習慣加以發展和改造,用作統治人民和鞏固貴族內部關係的一種手段,具有維護貴族的世襲制、等級制和加強統治的作用。當時許多經濟和政治上的典章制度,常常貫串在各種禮的舉行中,依靠各種禮的舉行來加以確立和維護。封建宗法制諸侯的土地理論上在其死後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襲,按照周制,大國諸侯有時還可以兼任王室的官吏,如周初衛康叔為周司寇,西周末期鄭桓公為周司徒,諸侯在其封國內設定的官制,大略與王室相等,還有軍隊各自成為一方之主,周天子對諸侯擁有較大的權威,諸侯還能聽命納貢,除貢納外,還需朝覲述職,出兵從徵。天子有權干涉諸侯內政,有時還向諸侯國派遣監國的使臣,與諸侯並稱為“諸侯、諸監”,西周時期,周天子尚能號令諸侯,進入東周,周王室權威下降,諸侯開始多不履行對王室的義務,王室本身還要依附當時之大國晉、鄭與衛,更不用提號令諸侯之事,周鄭交質:(鄭國在周平王東遷以後,積極服侍周王室,東周初期和周天子建立了良好的君臣關係,但是由於後來周平王又寵信他人,周王室和鄭國的關係開始惡化,以致後來發生了鄭莊公與周平王交換太子作為人質的事情,自幽王烽火戲諸侯及周平王東遷以來,周王權威實際已崩潰,但周王及諸侯都沒有將此事捅破,周鄭交質作為一個可供觀測或曰方便標記的事件點而成為周王權威崩潰的標誌。是表明東周走向衰弱的第一個標誌性事件)與射桓王肩:(周朝分封的諸侯國中有一個鄭國,和周天子的關係一直很好,平王東遷就曾立下汗馬功勞,因此一直得到周天子的寵信,擔任周朝的卿士,相當於古時的宰相,現在的總理,作為周王室的執政官,他一心一意輔佐周天子,替他出兵攻打不朝不敬之人,連攻佔的土地都不肯據為已有,但卻兩次被周王奪了權,魯隱公3年,因為周平王不再信任鄭莊公,因而周鄭互換了人質。平王死後,周桓王即位,卻單方面撕毀合約,想把鄭國的權利移政於虢公,於是鄭莊公一氣之下派人割了溫地之麥,收了成周之禾,一度與周王結怨,周桓王為了維護周王室的權威,於公元前707年統率陳、蔡、虢、衛各諸侯國軍隊討伐鄭國,鄭莊公故意讓周王先動手,然後率鄭國軍隊與周軍交戰, 當時參加周軍的陳國軍隊軍心不穩,蔡、衛兩軍較弱,鄭軍集中攻打陳、蔡、衛三軍,三國軍隊敗退,周軍陣勢大亂,跟著敗退,周桓王在後退時被鄭國將領一箭射中了周桓王肩膀,桓王幾乎落馬,在周軍的保護下才逃出重圍),在周鄭交質後,周天子地位不斷衰落,後來更在繻葛之戰中,被鄭國射中肩膀,這系列事件使周天子顏面蕩然無存,諸侯視天子為無物,最終形成春秋時期群雄爭霸的局面,王室勢力在衰微,權威不再,已經無法有效控制天下諸侯,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天下,開啟了激烈的爭霸戰爭,相互之間合縱連橫、東征西討,前後共有數位諸侯依次成為霸,為之後的戰國時期的兼併統一戰爭做了先期準備,然列國之諸侯在名義上仍為周王之臣屬,五霸之君主多亦在此口號下行事,即表面尊王,實則行擴張兼併之實。
進入戰國之後,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國家兼併多已完成,周王朝之諸侯國,僅剩20多個,其中最大者七,號為戰國七雄,戰國之世,除魏惠王、齊威王曾有朝周之舉,然亦是作秀,其他諸侯國之國君已再無朝周之舉,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但已名存實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由於郡縣制的加強,以獲取土地、財富、人口的國家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的土地逐漸走向新的時代,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的文化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黃金時期,史稱“百家爭鳴”。中原經濟技術的新發展與各國相繼圖強而展開的舉國變法,名士的縱橫捭闔,宿將的戰場爭鋒,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
1、武王伐紂(西周)
武王伐紂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周朝重大歷史事件,周武王姬發帶領周與各諸侯聯軍起兵討伐商紂王最終建周滅商的歷史事件,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它是商衰周興的轉折點,經過牧野之戰,結束了商王朝的統治,對推動中國歷史進步起到積極作用,它標誌著歷史的進步和發展,伐紂成功之後,西周開始實行分封制,中國從此建立了長達791年的周朝。
2、三監之亂(西周)
三監之亂又稱管蔡之亂或武庚之亂,是西周初期分封於商王畿地區周圍的三位統治者叛亂的事件,也是西周著名歷史事件,根據當時人們“滅國不絕祀”的原則,保留殷人的祭祀,周武王讓紂的兒子武庚仍繼承殷王位,統治殷商故地,但是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就散佈謠言,說周公要篡奪皇位,與紂王之子武庚糾合,聯絡一批殷商的貴族,並且煽動東夷幾個部落,聯合起兵清君側,叛亂反周,局勢十分嚴重,嚴重威脅到了周朝的統治秩序,周公花費三年的時間進行東征。
3、周公東征(西周)
三監之亂後周公力勸召公(周武王的弟弟)支援東征,在召公支援下,周公調動大軍,率軍東征,周公東征持續了三年,終於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聯合的武裝叛亂,討平管、蔡之後,乘勝東進,消滅了參加叛亂的五十多個小國,把周朝的統治地區延伸到東部沿海地區,從此以後,周對黃河下游的控制比較牢固,周公東征在西周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是繼武王伐紂之後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鎮壓了商朝貴族殘餘勢力的反叛,鞏固了周朝的統治。
4、成康之治(西周)
成康之治又稱成康之世,指西周初姬誦、姬釗統治期間出現的治世,西周周成王、周康王相繼在位年間,繼承文王、武王的業績,對內推行周公“明德慎罰”的主張,務從節儉,用以緩和階級矛盾;對外不斷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東方少數民族地區,取得了很大勝利,西周成康時期,農業生產蓬勃發展、人民生活相對改善、四方少數族紛紛來賀等昇平景象,是周朝歷史中最為強盛的階段,“成康之治”也是中國歷史上記載最早的太平盛世。
5、昭王南征(西周)
昭王南征也稱為“昭王南征而不復”,指的是周朝中期,周昭王對虎方、荊楚和揚越等地區發動的平亂征伐,同時不斷向南擴張華夏疆域的事件。周昭王先後三次親帥六師南征,然而凱旋迴師渡漢水時因攜帶俘獲的大量戰利品青銅,導致橋樑垮塌墜入水中,死於漢水之濱,雖然周王朝軍隊平定虎方、楚蠻和揚越等部落的叛亂,但周昭王因橋樑垮塌而淹死,這也成為西周建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挫折,國威也因此而受影響,也是西周歷史的一次轉折。
6、烽火戲諸侯(西周)
周朝著名大事件中“烽火戲諸侯”絕對稱得上影響力最大的西周重大歷史事件,如今甚至成為了大家熟悉的歷史典故,周幽王為褒姒一笑點燃了烽火臺,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這件事也導致了犬戎之禍的發生,也就是西夷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鎬京卻無人來救,周幽王死後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即位,犬戎之禍也成為西周與東周的歷史分界事件。
7、平王東遷(春秋)
平王東遷是周朝著名的歷史事件,它是歷史學家劃分時段的重要事件,亦是周朝國勢的轉折點,平王遷都之後的周朝被稱為東周,而由周武王立國至周幽王被殺的時期則稱為西周。平王東遷後,周天子王權開始衰落,不能擔當共主的責任,諸侯勢力不斷坐大。因為平王是由申侯擁立的,間接犯了弒父罪名,開始得不到諸侯的尊重。而且,周天子無力自保和抗拒外族入侵,須依賴諸侯國保護,致周天子地位不斷衰落,最終形成春秋時期群雄爭霸的局面。
8、葵丘會盟(春秋)
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葵丘大會諸侯,參加會盟的有齊、魯、宋、衛、鄭、許、曹等國的國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參加,對齊桓公極力表彰,齊桓公代表諸侯各國宣讀了共同遵守的盟約,透過葵丘的盛會,齊桓公終於達到了聯合諸侯,稱霸中原的目的。這是齊桓公多次召集諸侯會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標誌著齊桓公的霸業達到頂峰,成為中原的首位霸主,這也是春秋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之一。
9、城濮之戰(春秋)
城濮之戰是晉、楚兩國在衛國城濮(山東鄄城西南)地區進行的爭奪中原霸權的首次大戰,晉文公兌現當年流亡楚國許下“退避三舍”的諾言,令晉軍後退,避楚軍鋒芒,子玉不顧楚成王告誡,率軍冒進,被晉軍殲滅兩翼,楚軍大敗,楚國大將子玉羞憤自殺,晉文公順理成章地登上了霸主寶座,是春秋時期的著名歷史事件。
10、吳越爭霸(春秋)
吳越爭霸是指歷史上春秋時期吳越兩國互相征伐的一段時期,吳侵越時所獲戰俘剌死吳王餘祭,公元前510年吳大舉攻楚前,為解除後顧之憂,又曾攻越,佔領檇李。十五年吳軍主力在楚都郢時,越乘機侵入吳境,雙方矛盾日趨激化。吳欲爭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國,以解除其後方威脅;越欲北進中原,更必先服吳才有可能,因而引起延續二十餘年的吳越戰爭,兩國相互征伐多年直至笠澤之戰後,吳、越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變化,越已佔有絕對優勢,最終吳王夫差自殺,吳國滅亡,以越滅吳為發端,春秋終結。Maigoo小編相信“臥薪嚐膽”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就是發生在這一時期。
11、三家分晉(戰國)
三家分晉是指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春秋末期,曾經的霸主晉國衰落,實權由智家、趙家、韓家、魏家把持,以智家的勢力最大。前453年,趙、韓、魏三家聯合滅了智家,晉被趙、韓、魏三家所分,形成三家分晉的局面,晉君成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認三家為諸侯,“三家分晉”成為了中國春秋時代和戰國時代的分界點,三家分晉標誌著新興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推動了封建制度的確立,揭開了七雄兼併的戰國序幕。
12、商鞅變法(戰國)
商鞅變法則是秦崛起的基礎,前361年秦孝公繼位,重用商鞅兩次變法,在商鞅變法的短短十多年間,被治理得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秦人皆“勇於公戰而怯於私鬥”,聞戰則喜,“鄉邑大治”。連周天子也送禮給孝公,封為“方伯”(一方諸侯領袖),各國紛紛前來祝賀,秦國成為當時最強大富足的國家,逐漸使秦國成為實現中國統一的中心力量,商鞅變法不僅是戰國重大歷史事件,更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3、桂陵之戰(戰國)
桂陵之戰是戰國時期齊國攻擊魏國以援救趙國(即圍魏救趙)的戰役,這是歷史上一次著名截擊戰,公元前354年魏圍攻趙都邯鄲,次年趙向齊求救。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援救。孫臏認為魏以精銳攻邯鄲,國內空虛,於是率軍圍攻魏都大梁,使魏將龐涓趕回應戰。孫臏卻在桂陵(一說山東菏澤,一說河南長垣)伏襲,打敗魏軍,並生擒龐涓。孫臏在此戰中避實擊虛、攻其必救,創造了“圍魏救趙”戰法,成為兩千多年來軍事上誘敵就範的常用手段,戰勝後而齊國則挾戰勝之威,力量迅速發展,成為當時數一數二的強大國家。
14、馬陵之戰(戰國)
馬陵之戰發生於周顯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國發兵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應允救援,以促韓國竭力抗魏國。齊威王以田盼為主將,田嬰,田忌為副將,孫臏為軍師,運用“圍魏救趙”戰法,率軍直趨魏都大梁,誘使魏軍回救,以解韓國之困。又用“減灶示弱”的方法,將魏軍10萬人殺得潰不成軍,並俘虜了魏太子申,經此一戰魏國元氣大傷,失去霸主地位,馬陵之戰不僅是戰國著名的歷史事件,更是中國戰爭史上設伏殲敵的戰例。
15、長平之戰(戰國)
長平之戰是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秦國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的戰爭,從秦國出兵使韓國割讓上黨到秦國獲勝,耗時三年,趙軍最終戰敗,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程序。
長平之戰中,秦軍前後共殲滅趙軍民45萬人,從根本上削弱了當時關東六國中最為強勁的對手趙國,也給其他關東諸侯國以極大的震懾,這場戰爭由於秦取得全勝,由其統一的形勢已成不可逆轉,從此急轉直下,標誌著以列國林立、兼併戰爭頻發為時代特徵的戰國時代即將終結,一個史無前例的中央集權大帝國即將臨降,長平一役為戰國時代乃至整個封建史上最大的戰爭,其慘烈程度在世界冷兵器時代也是罕見的,不僅僅有著列國中最主要國家最高決策層戰略成敗得失值得研究,也集中了戰國一代最優秀最傑出的軍事戰略家——廉頗、白起等將領的參與,包含著這群千古名將指揮如神的運籌帷幄,因而凝聚著中國古代悠久的發達的軍事科學理論和實踐,至此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之後秦軍開始加速吞併步伐,攻取韓國的陽城、負黍,西周國懼怕之下絕地反抗秦國,與東方各諸侯相聯合,率領天下的精銳部隊出伊闕塞去攻打秦國,使得秦國與陽城之間無法相通,秦昭襄王因此大怒,派大將軍摎攻打西周,周王戰敗,被迫跑到秦國,叩頭認罪,把全部三十六邑、三萬人口都獻給秦昭襄王,秦國接受西周君所獻的人口、土地,便放其回到西周,同年,周赧王鬱憤而終,國權已為西周公與東周公把持,西周公據洛陽,東周公據鞏邑,其後不久,西周文公姬咎逝世,西周一地的民眾就紛紛向東方逃亡,秦國於是輕易地收取九鼎和其他珍寶,並且未立新王,東周滅亡,同時宣告著歷時八百年的周王朝走向終結,至此東周歷史結束,整個周朝歷史畫上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