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診了一位肩周炎患者。
丁某,女,53歲,左肩關節疼痛,活動困難,連帶左臂疼痛,夜間加重,病程2周,沒有肩臂受涼史及其他發病誘因。
這是一例比較典型的肩周炎患者,其肩關節周圍疼痛、夜間加重、活動困難等症狀特點都是肩周炎的典型表現,查體肩關節活動受限,肩周廣泛壓痛,因病程不長,未見肌肉萎縮。
肩周炎是傷科常見病,在前三次治療中,筆者鬆解胸大肌、斜方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等肩周肌肉,並配合針刺手陽明經、少陽經,期間還嘗試肩下穴、魚際穴等對治肩周炎的特效穴,但整體效果一般。
雖然治療完感到輕快,但肩關節活動幅度變化不明顯,尤其是夜間肩臂疼痛沒有緩解,這讓我覺得需要重新考慮治療思路。
頭前伸、富貴包,提示治療新角度
這個患者體型稍胖,頭部前探,頸後大包(富貴包)非常明顯,整體呈上交叉姿態。
搞傷科都知道,這種體態的頸椎必然有問題,那麼何不從頸椎上來治療一下呢?
觸診後發現,患者的左側頸椎橫突壓痛明顯,而且缺盆中肌肉緊張,壓痛顯著,這是斜角肌緊張的表現。
於是按照老師撥筋通絡體系中的斜角肌手法,鬆解患側斜角肌,治療完患者即覺肩臂鬆快,當晚肩臂均未疼痛,安睡整晚。
第二天晚上,患者又覺得胳膊抽痛,想起治療時的情景,自己按揉缺盆內的痛點,疼痛竟也得到緩解。
可以說,這個病例的治療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之後總結這個病例時,問了自己兩個問題:
1. 肩周炎為何從頸部入手治療取效?
2. 從鬆解肩部肌肉入手治療肩周炎這個“常規套路”,為何在這個患者身上失效了?
又想起老師常常提到的一個診治思路:注重結構之間的關係。
頸椎引起的肩、肘問題並不罕見
人是一個協同運作的整體,各結構之間相互影響,從結構關係入手理解筋傷疾病是一個非常好的門徑。
那頸椎與肩周炎有什麼關係?其實這不是什麼新鮮理論,這方面文獻還不少,在一篇名為《利用呼氣模式手法治療肩周炎》的文獻中,作者提出:
對其中21例頸椎病、頸椎小關節紊亂症,治療以脊柱旋轉“復位” 法“撥正”偏歪棘突後,患臂當即可舉起,肩部等活動幅度增大。由此推斷,頸椎病、頸椎小關節紊亂症亦可刺激或壓迫支配肩周神經,造成肩周肌肉痙攣、缺氧、缺血及組織變性。手法“撥正”偏歪棘突後,神經受壓解除,肩關節活動幅度增大,我們認為:頸椎病、頸椎小關節紊亂症是引起肩周炎的原因之一。
不僅如此,其他文獻也報道了頸椎關節紊亂與上肢筋傷疾病,如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內上髁炎等疾病有直接關聯。
老師在臨床上也常常頸肩同調,效果非同凡響。頸椎周圍走行著諸多神經血管,頸椎關節紊亂、周圍肌肉的緊張、筋膜的異常張力都可以影響到相關神經血管引起症狀。
在此案中,認為與該患者肩臂疼痛最可能的相關結構就是鎖骨下動脈,鎖骨下動脈從胸廓中經前、中斜角肌之間穿出,走行於胸小肌底部,供應上肢的動脈血。
本患者肩臂疼痛,夜間加重,伴抽痛,其實是缺血性疼痛的臨床表現。因此一旦鬆解斜角肌,改善上肢血供,疼痛自然緩解。
氣血與結構,傷科怎麼理解?
這又說到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單純鬆解肩周肌肉效果不佳?
患者肩周肌肉緊張拘攣是其客觀體徵,針對鬆解治療沒毛病,為什麼就沒有臆想中的效果呢?
這就涉及到閻師經常提到的另一個概念:氣血。
如果說,靜態結構關係是傳統傷科基於自身理念,再學習現代解剖學、筋膜學等理論而發展出來的新的語言體系,那麼氣血這一概念則是中國傳統傷科所獨有,是其與西方整骨、筋膜理療等徒手治療術最本質的區別。這也是撥筋通絡體系中相對高階的內容。
氣血這個概念現代醫學不講,中醫經常講,但往往指代不明,更有甚者將之神秘化,其實在撥筋通絡體系中氣血的指代非常具體:“氣”即組織液,“血”即血供,強調氣血即強調組織液和血液的流通。
結構與氣血就像陰陽,前者固定有形,後者流動無形,一靜一動,兩者互根互用,結構離開氣血就是一塊死肉,氣血也不能脫離結構單獨執行。
很多時候我們做手法,著眼結構進行調整,卻達不到意想的效果,正是因為對氣血的認識不足。
在本案中,單純鬆解肌肉沒有效果是因為鎖骨下動脈受到異常張力,導致整個肩周的血供不足,繼發肌肉痙攣,肌間筋膜內組織液的流動減弱,逐漸粘連,最終出現肩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此時病情的主要矛盾是肩周血供不足,在診治時分清主次是非常關鍵的。
葉天士的《臨證醫案指南》裡也有類似肩周炎的病案:
鄒五旬又四。陽明脈衰。肩胛筋緩。不言而痛。治當通補脈絡。莫進攻風。
俞(嫗)高年陽明氣乏。肩胛痛難屈伸。法當理衛陽通補。
葉氏認為,肩周炎的病機在於“陽明脈衰”“陽明氣乏”,法當“通補”,處方以黃芪、白朮、當歸等為主,可見在治療上也是注重調暢血氣,這與我們鬆解斜角肌釋放鎖骨下動脈簡直是異曲同工,方藥與傷科,古代與現代,對疾病的認識殊途同歸。
透過此案,可以瞭解到頸椎在肩周炎成因與治療中扮演的關鍵作用,加深瞭如何透過結構關係理解筋傷疾病,而氣血則往往在其中穿針引線,是我們把握病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