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入無植入”作為近年來冠心病及心梗治療的新趨勢正在得到眾多醫生及患者的關注,該技術是以生物可吸收支架、藥物球囊與切割球囊等創新醫療器械作為依託,最終實現“介入無植入,體內不留金屬植入物”的目標。
心臟支架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是開通堵塞心血管的治療“利器”,然而傳統金屬支架在植入人體後,將終身存留體內,使得血管被“金屬牢籠”所禁錮,這不僅為患者帶來長久的心理負擔,還會帶來遠期安全性風險。
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領域發展迅速,心臟介入器械也在製造工藝、材料應用等方面捷報頻傳,中國“心”的技術水平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20年前,樂普醫療研製的首款國產心臟支架問世,自此打破國外產品壟斷格局;如今,也是樂普醫療等優秀民族企業,所研製的生物可吸收心臟支架、冠脈藥物球囊、切割球囊等“介入無植入”產品,正在為中國患者提供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心臟介入器械。
生物可吸收支架,助力血管“再造”
2020年,由北部戰區總醫院韓雅玲院士牽頭,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組織50多位國內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領域專家,形成首部《冠狀動脈生物可吸收支架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據該文獻顯示,生物可降解支架是由高分子聚合材料(聚乳酸)製成,它與傳統金屬支架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可降解,可以在2至3年內完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會永久地破壞血管功能,血管的彈性在支架降解後可以逐漸恢復正常,使血管完成“再造”。
由於生物可吸收支架無法適用於全部情況的病變處理,所以對於迂曲、鈣化嚴重及較細血管,藥物球囊及切割球囊作為“介入無植入”的治療選擇更為恰當。
據醫生介紹,藥物球囊是一種新型的球囊,是以普通球囊為載體,利用塗層技術將藥物塗於球囊載體表面,透過介入技術將球囊送至病變處擴張,使藥物在球囊接觸的血管壁上區域性迅速釋放,起到抑制細胞增殖、內膜增生的作用,從而減少血管再狹窄。
而切割球囊是一種具有特殊功能球囊,其表面有3-4枚高度為0.2-0.33mm的縱向平行的刀片,球囊開始擴張時,刀片先露出於球囊表面,縱向切割冠脈血管上的纖維帽、彈力纖維和平滑肌等,隨著球囊的逐漸充盈,造成區域性的形狀規則和深度可控制的內膜撕裂,減少環形應力和彈性回縮,降低再狹窄的發生。
國產創新器械,造福冠心病患者
從20年前動輒數萬元的進口支架,到如今數百元的集採金屬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藥物球囊、切割球囊等“介入無植入”創新產品,我國心血管介入產業正在透過自主創新的能量書寫著絢麗的華章,讓中國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療擁有更為科學和豐富的選擇。也相信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政策的助推,未來我國將湧現出更多優秀的創新器械企業及產品,為健康中國的實現貢獻更多的力量!
來源: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