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陶瓷圈一對“孿生姊妹”的故事。
康熙年間,景德鎮的工匠重新燒製出了一種明代晚期失傳的銅紅釉。那是一種極美的淺紅色,嬌豔似孩童臉頰、又如三月桃花,稱為“娃娃臉”、“桃花片”,因其外觀酷似豇豆皮,故名“豇豆紅”。
她釉色瑩潤,桃花紅中泛出些許綠苔,正所謂“滿身苔點,泛於桃花春浪間”。紅釉表面散綴著天然的綠色苔點,深淺不一,因此也被稱作“美人醉”或“美人霽”。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這世間,她還有一位不同膚色的“孿生姊妹”。
這位“孿生姊妹”外形並無二致,卻呈現出綠釉色調,僅蓋面區域性有紅色。她的釉色晶瑩,清新淡雅如蘋果綠,好似萌發一個春天的綠意。清甜薄荷綠加之精緻小巧的外形,酷似法式甜點馬卡龍。
“所謂豇豆紅是因產品釉面呈現的色澤酷似植物中紅豇豆的顏色。”上海博物館陶瓷研究部研究館員陸明華介紹,豇豆紅釉是清代康熙景德鎮官窯燒造的一種著名瓷器品種,產品存世有不少數量,上海博物館、北京和臺北兩家故宮博物院都有收藏,在歐美尤其是美國的收藏最為豐富。但是這一對印盒,因其與眾不同的綠釉色調,存世極其罕見,當屬絕世珍品。
從唐代開始,中國的陶瓷工匠就發明了紅釉燒製技術,到了明代已經非常成熟。明宣德年間,景德鎮人燒製了一種色澤和純度都極美的紅。那是宮廷祭祀時使用的紅色,因此喚做“祭紅”。它又像天上彩虹的顏色,所以也被稱為“霽紅”。到了明代晚期這種紅釉燒製技術突然失傳,直到清康熙年間,工匠在前人燒造的基礎上,燒造了這種全新的紅釉產品。
豇豆紅釉,曾在明代晚期失傳,又在康熙年間失而復得,登峰造極。作為景德鎮御窯廠創燒的官瓷名品,豇豆紅釉瓷器僅供宮廷使用,燒成難度大,傳世數量極少。而綠色,更是萬里挑一,可遇而不可求。
康熙豇豆紅釉貴為清代御製文房開山鼻祖。因為戰亂流出清宮。民國年間,暫得樓主、銀行家胡惠春購得這對印盒,長期珍藏。2021年,僑居美國的暫得樓後人又將這對印盒正式捐贈。
一場美麗的意外,讓這一抹含蓄的紅,幻化成溫柔的綠。紅綠相間,恰似桃花春浪。千萬次燒造,一次偶然,成就如此妙品。萬里挑一的“美人霽”,在離開清宮後,歷經三百餘年光陰,分毫無傷。如今,它來到上海博物館,將對世人綻放絕世容姿。(看看新聞Knews記者 王琳琳)
來源: 看看新聞K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