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第一縷陽光照進了紫禁城,晨曦中的紫禁城神秘而莊嚴。紅色的宮牆如同一道厚厚的屏障,隔絕了城內與城外。一條曲折蜿蜒的護城河,道盡了悠悠歲月。宮中紅牆黃瓦,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殿宇樓臺,高低錯落,壯觀雄偉,承載著多少風霜雪雨,經過了多少歲月變遷,印證了亙古不變的悠悠歲月。紫禁城,金碧輝煌,雄偉壯觀,美輪美奐;器宇軒昂,肅穆莊嚴,宛如一部宏大的史詩讓人蕩氣迴腸。
過了太和門,就到了氣勢磅礴的太和殿廣場,行走在空曠的廣場上,彷彿穿越了數百年的光陰與歲月。站在偌大的廣場上放眼望去,一大片巍峨宏大的建築群讓人恍然有置身天地之中的感覺。我喜歡在紫禁城裡的這份難得的寧靜,漫步在寧靜之中,人生就多了一種意境。行走在中軸線上,抬頭仰視威嚴壯麗的大殿,這座宏大的宮殿莊嚴而沉默地屹立著,讓人內心充滿壓抑和敬畏。這座“金鑾殿”矗立在紫禁城的中央,曾是皇室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太和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整個紫禁城的核心。昔日威嚴的紫禁城裡,至高無上的帝王、三叩九拜的大臣和文韜武略的大將,隨著時空變遷,浮華褪去,紛繁落盡,一切已是過眼雲煙。
太和殿廣場面積約3萬平方米。中間御路鋪以青石,兩側青磚墁地。太和殿廣場基本呈正方形,整個院落平坦寬闊,氣勢非凡。整個廣場無一草一木,空曠寧靜,身處其間有種森嚴肅穆的感覺。整個廣場可容納近7萬人。在每年的元旦、冬至以及皇帝登基、大婚、萬壽這些重大活動的時候,都要在太和殿以及太和殿廣場舉行隆重的大朝禮。皇帝舉行大典時,儀仗隊伍站班在儀仗墩上,手執旌、旗、傘、蓋、斧、鉞、戟等,高階的文武官員跪在丹陛下御路兩旁,在中和韶樂聲中向皇帝行禮參拜,場面極其壯觀。站在太和殿廣場,宏大的氣勢、廣闊的空間,一切都強烈地顯示出帝國的威嚴。
我走在太和殿廣場上,漫不經意地看到整齊劃一地鋪在地上的“白色方塊”,據說是用來區別官員品級的。皇帝舉行大典時,大大小小的官員按照品級,按照方塊一排排站好。
站在太和殿平臺,我憑欄而望,紫禁城美景盡收眼底。金黃色的琉璃瓦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顯得格外晶瑩柔和,微翹的房簷和明黃的屋頂卻顯露了皇家的威嚴與肅穆,紅牆黃瓦,印證了紫禁城亙古不變的悠悠歲月。
太和殿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幾經雷火焚燬和重建,現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風貌。明初名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始名太和殿。太和殿坐落在三重漢白玉臺基上,面闊11間, 進深5間,前出廊,重簷廡殿式,建築面積2377平方米,連同臺基通高35.05米,為紫禁城內規模最大的殿宇。其上為重簷廡殿頂,屋脊兩端安有高3.40米、重約4300公斤的大吻。簷角安放10個走獸,數量之多為現存古建築中所僅見。
太和殿的裝飾十分豪華。簷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內外梁枋上飾以和璽彩畫。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圖案,接榫處安有鐫刻龍紋的鎏金銅葉。太和殿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72根,殿內以俗稱“金磚”的細料澄泥方磚鋪地,殿內有瀝粉金漆木柱和精緻的蟠龍藻井,殿中間是封建皇權的象徵——金漆雕龍寶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上,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寶座之上,身穿龍袍的人,也就是這座皇宮的主人,被稱為:“真龍天子”。昔日的帝王就是在這裡指點江山,描繪盛世藍圖。儘管金鑾殿內仍遺留下昔日的莊嚴,但寶座上的帝王一個個任時光蹉跎而去,總不覺讓人產生一種落寞感。6根圍繞寶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寶座上方懸掛著乾隆帝御筆“建極綏猷”匾。太和殿現存的匾額為複製品,據說原件在袁世凱稱帝時被換下,已經找不到了。“建極綏猷”的含義是:一方面要承天立極,一方面要順民體性。帝王以天子自稱,以溝通天帝與民眾之間的聯絡為己任,此匾意在昭示皇帝對上對下的雙重神聖使命。寶座之後為七扇高大的雕龍屏風,也為楠木製作。寶座前兩側有四對陳設:寶象、甪端、仙鶴和香亭。時光流逝,歲月打磨,古老的殿堂依舊散發著昔日威嚴的光芒。
寶象,被稱為“太平有象”。 寶象背駝寶瓶,內裝五穀雜糧,象徵五穀豐登象,天下太平,江山穩固。甪端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可日行一萬里,夜走八千里,通曉四方語言,常伴明君左右。仙鶴是一種吉祥長壽的鳥,傳說常為神仙所騎,雲遊四海。這裡用來象徵皇家江山永世長存,蒸蒸日上。香亭寓意天下大治,國泰民安,江山穩固。
太和殿前有寬闊的平臺,稱為丹陛,俗稱月臺。月臺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香爐18座。龜、鶴為長壽的象徵。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此日晷的晷盤上是上下兩面有刻度的圓盤,漢白玉石製成,晷針鐵製,垂直於晷盤,晷座呈正方形,用四根石柱支撐。宮殿前設定日晷,象徵皇帝擁有向天下萬民授時的最高權力。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有斛、鬥、升、合、龠五個容量單位。該嘉量為乾隆九年(1744年)仿漢代王莽時期嘉量製造。宮殿前嘉量,表明度量衡定,天下一統。太和殿前設定日晷和嘉量都是皇權的象徵。 日晷的計時功能已經淡去,但作為皇權的象徵,仍然佇立在太和殿前。
殿下為高8.13米的三層漢白玉石雕臺基,周圍環以欄杆。在殿的底座漢白玉石階上雕有1142個龍頭(螭首),每逢下雨時,雨水便從1142個龍頭嘴裡的小孔內排出,流到地面上,所以便有了“千龍吐水”這一奇觀。
太和殿外東西兩側還各有鎏金青銅太平缸兩口,每口重約2噸。鎏金是一種金屬加工工藝,據說這麼大的太平缸需要用黃金100兩。不幸的是,上面的黃金卻被八國聯軍士兵用軍刀颳走了。現在我們還可以清晰地看到缸上的刀刮痕跡。太平缸的主要用途是儲水,以備防火之用。距今最早的缸為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鑄造。明代的缸兩耳均加鐵環,樣式上奢下斂,古樸大方。清代的缸兩耳均加獸面銅環。紫禁城內現在共有明清兩朝遺留下來的銅質及鐵質太平缸308口,鐵缸是明朝制的,其中鎏金銅缸18口。
紫禁城是龍的世界,龍的造型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在我國封建社會里,皇帝被稱做“真龍天子”,是大地的主宰。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因此,宮中的殿堂、橋樑、丹陛、石雕以及帝后寶璽、服飾御用品等無不以龍作為紋飾。太和殿內木構件所用裝飾圖案全部為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彩畫,據統計有13000多條金龍,真是真龍天子的殿堂,龍的世界。
許多人以為皇帝在太和殿處理政事,其實不然。這裡只有在皇帝登基那天、皇帝萬壽節那天、冬至那一天,對外出兵打仗點將出徵以及給皇太后上徽號的時候,皇帝要在太和殿升座接受朝賀。總之,必須是重大事件的盛大典禮。所以,太和殿是明清兩代皇帝舉行大典的場所。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等都要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儀式。每當大典之際,鳴鐘擊鼓,禮樂齊奏,帝王御殿升座,君臨天下,接受王公和百官的朝賀,極顯其尊貴和威嚴。
順治皇帝14歲時,在太和殿舉行了隆重的親征大典。康熙皇帝8歲即位,也是在14歲時在太和殿舉行大典,開始親裁政事。最後一位坐上太和殿寶座的是年僅3歲的溥儀,他是被他的父親載灃抱到寶座上接受大臣的朝拜和恭賀的時候,看到龐大的場面和鼓樂喧天,被嚇得哭起來。載灃不得不低聲哄勸:“別哭,別哭,快完了。”話一出口,他自己也嚇了一跳。當時,大臣們都非常驚訝,認為這是不祥之兆。果不其然,大清國在此後的短短3年間,真的很快就“完了”。
孫克勤撰文和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