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直接關係著人類的生存——它帶來光明和溫暖,促進動植物生長,影響著大氣運動,推動著地球的水迴圈,更不斷地塑造和改變著地表的形態。因此,人類生產和生活的資源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太陽。
透過光照,太陽直接給予地球的能量究竟有多少呢?以我國為例,除了被大氣層反射或吸收,在一年中,僅直接照射到960萬平方千米國土表面上的太陽能量就相當於2萬億噸煤燃燒所發出來的熱量。可惜的是,這些能量並沒有得到完全合理的使用。把太陽能充分地運用起來是長久以來人類的夢想。
充分利用太陽能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太陽能有兩個致命的弱點:一是它的能量密度太低,看起來投射到地球上的總能量值很大,但當把這份能量分散到每一塊小面積上或每一段時間裡時,這個值就很小了;另一個致命的弱點是太陽供給的能量不均衡,它的強度隨時間變化,還受天氣、環境和地域等因素的影響,不能維持常態。要充分地、均衡而持續地利用太陽能,就必須設法把它儲存起來, “採集”和“儲存”就成為利用太陽能的核心問題。
太陽能可以儲存起來嗎?經過近百年來的探索,人們發現最好、最直接的辦法之一是製造太陽能電池,即先把太陽能轉換成電能,再利用蓄電的方式儲存起來。雖然想法很好,但只是初步實現,就經過了幾十年的研究過程。
1839年,法國物理學家安東尼·貝克勒爾在實驗中偶然發現,浸入溶液中的金屬電極受到光照以後,會有電流產生。他把這一現象稱作光伏效應。光伏效應的發現,為太陽能電池的研製奠定了基礎。
1873年,威羅比·斯密斯在《自然》雜誌上提出硒的光化學反應之後,又過了10年,即在1883年才由查理斯·弗裡茨利用半導體制造出一種硒光電池,但它的效率僅有1%,並不實用。
1888年,俄國物理學家阿列克山德爾·斯多爾托夫製成了第一個基於外光電效應的電池,但也由於效率太低,沒有真正的實用價值。
其實,不少具有實際開發價值的發明是在不經意間發現的,第一個實用單晶矽光電池就是這樣。195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卡爾文·富勒、戴瑞爾·恰賓和傑拉爾德·皮爾森在實驗中偶然發現,在矽中摻入一定的雜質,可以使矽對光的反應更加敏感。這個現象激發了他們的靈感,利用這一效應,在1954年4月25日,他們成功製成擴散型P-N結,由此,第一個實用的太陽能電池誕生了。雖然效率只有6%,但這一具有開創意義的成功給人們帶來希望,意味著太陽能電池時代即將開始。
1973年能源危機之後,太陽能電池開始轉向民用,廣泛用於航標燈、交通訊號燈、路燈、高空障礙燈、高速公路指示牌、鐵路燈和一些特殊的家庭燈具,如庭院燈等。光電池為人類提供了一種比較好的能源,它環保、實用、方便,目前仍處於開發階段。其中,規模最大的是1983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建成的太陽能電廠,其發電量達到1.6萬千瓦。
儘管太陽能電池還沒有得到普遍的應用,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卻是必須使用的。1958年,霍夫曼電子公司首次成功地在“先鋒”1號衛星上裝配了光電池。目前,宇宙空間站、地球同步衛星和空間望遠鏡或空間觀測臺上,已經普遍使用了光電池。
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太陽能的光伏產業,從2007年至今,已經成為世界光伏生產第一大國,到2010年,光伏發電裝機總容量已經達到893兆瓦,是全球產量的一半。太陽能發電有著巨大的發展前景。近年來,更有人設想利用太空同步衛星擷取太陽能量為地球發電,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受時間與天氣的限制,無論是烏雲密佈的白天,還是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都可以照樣發電。太陽釋放的能量是地球當前消耗能量的10萬億倍,只要擷取其中很小一部分,就可以滿足人類對能量的需求。目前,世界一些國家正在這方面進行小型的衛星試驗,已經邁出了從夢想到現實的第一步,儘管這一步很小,但它意味著太陽能時代正式開始。
來源:《科學史上的365天》
作者:魏鳳文 武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