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洞實驗,淋雨實驗都是什麼?主機廠的測試實驗有什麼用?
車輛主機廠一般都會在車輛研發時,對車輛進行實驗測試,像經常聽到過的風洞試驗和淋雨實驗,那麼這些“極端”條件的實驗,到底對我們的實際用車生活有沒有用?
汽車風洞是用來研究汽車空氣動力學的一種大型實驗設施,為的是探究汽車的風阻係數、車輛的行駛穩定性還有車內的噪音程度。它就是在管道中放置了一個巨型風扇,是用來產生巨大的人造氣流,來模擬車輛高速行駛的路況。
風阻係數是經常被人們經常忽略的汽車引數。據研究,車輛在以80km/h時速行駛時,發動機的60%的動力都是在克服風阻。像目前的新能源電動車,為了更長的續航,在外觀設計上也會降低風阻係數,畢竟理論上降低0.01cd的風阻係數,節約的能耗就能夠提升10公里的續航。所以無論是哪種車型廠家,節約能耗也都是比較在意的。當然風阻係數並不是越低越好,太低的話,對於車輛的制動系統要求就更高了。
駕駛員感覺到車輛跑高速“飄”其實並不是因為車重較輕,而是車輛的下壓力不夠。這其實就是飛機起飛的原理,機翼上方的空氣流速更快,上方的壓強更小便產生了升力。車輛的上方空氣流速比車底更快,所以也會產生一個升力,駕駛員也就會感到“飄”了。所以後期就可能會透過設計鯊魚鰭、後備箱處的“鴨尾”還有底盤調教引數方面下功夫。
最後是測試風噪,空氣與車身的摩擦產生了風噪。所以風洞測試時會在車外佈置大量的麥克風,在車內也會球形佈置麥克風及高精度掃描器,對車輛進行全方位的收音測試。最後找到“風噪點“並進行假裝密封條等工作。
而淋雨實驗則是為了測試車輛是否“漏水”,在“淋雨”試驗場地中會有相應的裝置對車輛進行“大暴雨”級別的全方位噴水,可能這個測試看起來並不起眼,但如果一輛車沒有經過這種極限測試,就要試問有幾個消費者敢買存在隱患的車。
所以有些實驗能聽大部分人聽起來覺得很雞肋或是沒有必要,但這對於工程師,都是保證一款好產品的最基礎測試。就算還是會有消費者不理解,那麼一分鐘的風洞試驗就需要花費小4位數以上的金錢,是否是最有力的回應。
(文/澤宇 文中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