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過午不食”的這種習慣嗎?
各位朋友們大家都知道“過午不食”的這個說法,這個說法已經流行了很多年。很多人利用這種方法進行減肥和養生,近日各媒體報道,杭州29歲的小夥子5年過午不食,結果發生胃粘膜廣泛充血,糜爛,還長了兩個大於2釐米的潰瘍。
那麼,過午不食究竟是哪種養生妙法,它是否符合現代人的生活規律。從字面理解過午不食最早來源於佛教,過午不食是佛家弟子佛陀出家制定的戒律。在中國佛教協會的佛教常識中也解釋了僧人過午不食的原因,一是為了不增加供養者的負擔,二是有利於僧人修行,後來過午不食。該吃的時候和不該吃的時候要謹記。
現代人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各種壓力遠比古時的僧侶多,因此必須保證每天能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能量,經常坐辦公室的人和經常做體力勞動的人需要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用同一個標準去衡量過午不食這種說法。更多的是從修行的角度來說,從養生的方式來說應該因人而異,不可以盲目照搬。人體內具有生物鐘,到了吃飯的固定時間我們的胃就會開始加速蠕動,同時膽汁分泌旺盛,我們午餐後不再進食。同時我們要是讓身體長期處於空腹的狀態,沒有食物可以消化膽汁和胃酸,我們的胃就會出現空運轉。胃出現空運轉的時間一長,胃酸就出現了逆流腐蝕胃粘膜形成消化性潰瘍和膽汁反流等等。而且我們的身體內部也有著自己的調控識別,長時間的胃出現空轉會讓身體的這種行為作出調控反應,加強胃腸對早餐和中餐食物的吸收率降低基礎代謝率是更多的能量轉化為脂肪。
我們從養生來說必須飲食有節,不進食和少進食是兩個概念。大家千萬不要混為一談,尤其是不吃晚餐存在一定的危害,不吃晚飯容易誘發低血糖,尤其對現在有糖尿病患者會導致器官營養供給不夠,人體抵抗力也會下降。同時我們的晚餐吃太多,對身體是極為不利的,因為晚上人體新陳代謝速度減慢,加之運動量減少。容易造成脂肪堆積,形成肥胖。成為誘發各種疾病的發生。比如肥胖,冠心病和糖尿病、心梗等等。每天的時間17到19時是最佳的晚餐。吃飯時間離睡覺時間離得太早,睡前容易餓,不僅影響睡眠,也會影響胃部健康。
但也不能吃得太晚,最遲也要以睡覺相隔四個小時,這樣不僅可以給腸胃消化吸收營養。留有充足的時間,而且還可以做一些比較舒緩的運動,讓攝入的熱量可以進行代謝。正常的養生之道應該是飲食有節。今天關於過午不食這個說法就分享到這裡,不知道會不會對你有幫助非常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