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明朝的錦衣衛、東廠,是專門負責糾察百官、刺探情報的機構,在三國時期,也有類似的機構和官員,他們被稱作校事,也叫作校官。
為了集中皇權,孫權在稱帝后不久,也開始任用校事蒐集百官罪證,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就是呂壹。作為“地下工作者”,本應精明謹慎、精通權術,因為這種工作不僅容易得罪人,還十分危險。
可是,呂壹明顯不具備特務的潛質,他不但把工作搞得一團糟,還把領導弄得十分尷尬,最後小命也因此交代。
陷害顧雍,虎頭蛇尾
中書郎呂壹,原本是負責各州郡往來公文的官員,由於工作出色,逐漸受到孫權的信賴,不久之後,便成了孫權的喉舌,在孫權的授意下,呂壹開始陷害無辜、誹謗大臣,搞得朝廷內外人心惶惶。
孫權此舉是很正常的帝王之術,歷代帝王都會這樣做,其目的就是威懾百官,集中皇權。權臣篡位在那個亂世可是時有發生的,孫權當然不想此種事情發生在自己的國家。
為了立個大功,呂壹便把矛頭指向了丞相顧雍。顧雍是東吳重臣,為人隨和能力很強,他不像張昭那般剛烈,處理政務有的放矢井井有條,孫權對其還是較為信任的。
呂壹指控顧雍有工作過失,孫權聞聽此言很是憤怒,便找顧雍來責問,雖說暫時沒有結論,但這件事對朝廷影響很大,百官人人自危。
呂壹誣告顧雍為的是在孫權面前顯露一番,可是他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後果。或許顧雍可以被打倒,但顧雍的繼任者是誰呢?
一天,黃門侍郎謝厷找呂壹聊天,問道:“顧雍的事如何了?”
呂壹回道:“不是很好辦!”
謝厷又問了:“顧雍被罷免的話,誰接替他呢?”
呂壹答:“應該是潘濬。”
謝厷繼續道:“如果是潘濬,你就麻煩了,潘濬時常對你咬牙切齒,如果他當了丞相,還有你好日子過啊!”
經謝厷一提醒,呂壹頓時嚇得瑟瑟發抖,他沒料到還有這一後手,經過一番思考,呂壹決定,親自去見孫權,解決顧雍的問題。
誠然,誣陷顧雍的是你呂壹,撥亂反正的也是你,這讓孫權如何下得了臺,好在事情沒有造成嚴重後果,此事就不了了之了。由此可見,呂壹的特務能力有待提高。
三萬錢說不清楚
經過顧雍事件,孫權對呂壹的辦事能力開始懷疑,所以,呂壹需要再接再厲,來證明自己並非廢柴。
呂壹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左將軍朱據,朱據為人很謙虛,輕視錢財,體貼部下,在軍中威信很高。這回,呂壹換個了辦法,誣陷朱據貪汙,款項是三萬緡。
史料記載“左將軍朱據部曲應受三萬緡,工王遂詐而受之。”
在告發朱據之前,呂壹的確是做了相關調查的,朱據所部的確是收了那三萬錢,但這筆錢並沒有正常支取,在呂壹看來,這錢肯定是被朱據貪汙了。
呂壹想要找到證據,於是,他將朱據手下負責財務的軍吏給抓了,並進行嚴刑拷打,希望能從軍吏口中套出朱據貪汙的罪證。然而,事情沒有隨呂壹所願,軍吏經不住酷刑死在了監牢裡。
朱據見軍吏死得冤屈,就厚葬了他。在呂壹想來,厚葬軍吏就代表朱據有貪汙的嫌疑,隨即他將此事報告了孫權。
這回孫權真的很生氣,一方面,朱據有前科,他曾經保舉間諜隱蕃為官,受到孫權猜忌,被禁足數年,另一方面,那三萬錢,朱據還就真的說不清楚。
事實上,朱據是真的不知道有個錢,因為他壓根沒見到,當然就說不清了。朱據被孫權質問多次,為了表明清白,他乾脆搬出家門,坐在草蓆上等候定罪。
此時,孫權也派人去徹查此事,幾天後,一位名叫劉助的軍吏發現了事情的原委,這筆錢的確撥了下來,但不是被朱據拿走的,而是被一名工匠冒領走了,這事朱據壓根不知道。
真相大白後,孫權重賞了劉助,並表示要對呂壹這種人,嚴加懲處。誠然,呂壹把這件事又搞砸了,雖說呂壹足夠陰險,但他沒有“地下工作者”的天賦,時常是抱起石頭砸中自己的腳。
我們不妨拿呂壹和唐朝著名酷吏來俊臣,做個對比,來俊臣是武則天手下酷吏,他的作用就是為武則天剷除異己、打擊政敵。來俊臣頗具酷吏天賦,不論是誰,只要到了他手中,都有辦法令其招供,當然,這罪名全部是羅織的。
在工作中,來俊臣還把羅織罪名的要義,總結成一本書——《羅織經》,在書中,針對各種人,會有各種各樣的手段,不論什麼高官,只要被來俊臣逮住,那罪名絕對嚴絲合縫,找不到一次破綻。
很明顯,呂壹和唐朝的來俊臣差距很大。呂壹的豬隊友行為,把孫權搞得極為被動,事情搞砸後,孫權還得為呂壹來擦屁股。
呂壹被殺,孫權老臉通紅
事到如今,孫權也保不住呂壹了,經過相關部門調查,最終,呂壹被判處死刑,官員們對呂壹恨之入骨,有的人要求將呂壹燒死,有的人建議車裂,好在有人勸諫,最後,呂壹死得還算痛快。
事實上,百官都清楚呂壹後面是誰,只不過大家不敢把罪責推到孫權頭上,畢竟人家孫權是皇帝。這場案件,主要問題還是在孫權身上,由於他用錯了人,導致了尷尬的結局,倘若換成來俊臣之類的人物,一個朱據,必定不在話下。
事已至此,為了給自己一個臺階下,孫權命中書郎袁禮給將領、官員道歉,算是了結了此案。從表面看,呂壹是那個罪魁禍首,但實質上,這是皇帝和百官之間權力的博弈,孫權不是個糊塗人,他要想方設法維持權力平衡,只有這樣,國家才能穩定,從這個意義上看,呂壹只是一個技藝欠妥的背鍋俠。(文/九魚亭)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第七十四卷》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魚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