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劉雲波
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在談及毛澤東的人民情懷時曾說:“他的身上有一種天命的力量。這並不是什麼曇花一現的東西,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覺得這個人身上不論有什麼異乎尋常的地方,都是產生於他對中國人民大眾,特別是農民——這些佔中國人中絕大多數的貧窮飢餓、受剝削、不識字,但又寬厚大度、勇敢無畏、如今還敢於造反的人們——的迫切要求作了綜合和表達,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假使他們的這些要求以及推動他們前進的運動是可以復興中國的動力,那麼,在這個極其富有歷史性的意義上,毛澤東也許可能成為一個非常偉大的人物。”雖然這是作者20世紀30年代的預言,但已完全被日後的事實所證明。縱觀毛澤東的一生,是為人民大眾福祉而殫精竭慮的一生,也是人民大眾對他的感情日漸濃郁的一生。這是一種無可厚非的良性互動過程,他為人民想得越多,付出得越多,人民回報給他的尊敬、崇拜和懷念也就越來越多。在毛澤東同志誕辰123週年之際,我們重溫他的人民情懷,對於我們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無疑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毛澤東的人民情懷,首先體現在他的平民氣質。無論革命之前還是革命之後,無論“處江湖之遠”還是“居廟堂之高”,他自始至終都把自己當成人民的一分子。生活上,他喜歡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反感裝腔作勢,居高臨下。比如眾所周知他愛吃辣椒、紅燒肉,愛穿便裝、粗布鞋,衣褲破了補了再穿,被子破了補了再用,茶喝完了吃掉剩下的茶葉渣子,走路累了撿一根樹枝權當柺杖,等等。工作上,他反對走形式、講排場,更反感戒備森嚴、警衛重重,把自己和群眾隔離。看到戲臺上窮人的苦難他會掉淚,嘗一口農民無法下嚥的窩窩頭他會掉淚,聽到貧民餓死的事情他更會掉淚。他心裡無時無刻不裝著那些占人口多數的工人和農民,那些在貧困線上掙扎的弱者,那些雖然貧窮卻知足樂觀、默默奉獻的普通百姓,尊重他們的生活習俗,體會他們的冷暖溫飽。他的每一次握手、每一次交談、每一個玩笑,甚至每一個喜怒哀樂的表情,都在傳遞著這種情感。這種從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平民氣質,曾經被許多人解讀為一個“土”字,其實質則是毛澤東生於平民、心繫平民的本性和一個真馬克思主義者忠誠履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使命使然。這種自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平民情懷,使他始終都能和廣大的勞動者打成一片,使他無論生前還是身後都能贏得人民的由衷尊敬和愛戴。
毛澤東的人民情懷具體體現在我們黨內涵豐富的“群眾路線”之中,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作為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方面之一,群眾路線的核心要義是“一切為了群眾”,用毛澤東的另一種經典表述,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毛澤東平民情懷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在毛澤東看來,“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他不僅身體力行而且經常告誡共產黨人,一定要每日每時關心群眾利益,時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適合當前群眾的覺悟水平和當前群眾的迫切要求。凡是違背這兩條的,一定行不通,一定要失敗。戰爭年代物資匱乏,他反覆強調:“我們有困難,人民更困難,我們任何時候都首先要想到人民,我們寧可自己吃苦菜,也要把糧食分給群眾,寧可自己蓋稻草,也要把衣被分給人民。”新中國成立後儘管生活條件稍有改善,他深恐自己和自己的戰友們重走李自成之路,反覆告誡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要厲行節約、艱苦奮鬥。他始終為政清廉,大公無私,不徇私情,不謀私利。親朋故舊向他提出某些職務上、利益上的個人要求,他都公私分明地給予說理教育,按原則辦,按規定辦,決不搞特殊。對於子女,他的要求更加嚴格甚至達到苛刻的程度,反覆告誡子女做一個普通人,不允許子女打著他的名義辦任何事。這種基於人民情懷而表現出來的崇高道德人格特質,可謂天地為證,日月可鑑!
完全捨棄自我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民情懷,這既是毛澤東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堅定信仰者的必然邏輯,同時也是其作為一個“大德之人”注重修身養德的必然結果。中華民族無數優秀傳統美德,尤其是仁愛、扶弱、恤民等與民眾疾苦相關的傳統美德,都在毛澤東身上有著極為明顯的表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行動,是馬克思主義基本要求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毛澤東身上的完美結合。也正是這種完美的結合,使他在人民心中樹立起了崇高的政治形象和道德形象,形成了崇高的政治威望和道德威望。
馬克思主義是為著占人口絕大多數的無產階級的解放和幸福而產生並不斷髮展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註定了她的宗旨和目標是為著多數人的解放和幸福。是否心繫人民,心繫多數人,不僅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於資產階級及其他政黨的最根本標尺,也是辨別一個共產黨人真假的試金石,更是一個共產黨的領袖能否得到人民群眾真心愛戴和擁護的最根本的前提。解讀毛澤東的人民情懷,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建立過偉績殊勳的政治形象,更看到了一個大公無私、心繫人民的道德形象。對於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來說,毛澤東絕不僅僅是一個政治領袖,更是一個道德領袖,是一個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道德楷模。相比於政治影響力而言,道德影響力無疑是一種更具力量、更能持久的影響力。由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在老人家逝世40年之後,人民對他的情感不僅沒有淡化,反而愈來愈濃、歷久彌深。
(作者單位:湖南省社會科學院)
(責編:黃瑾、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