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活著,除了呼吸,還需要進食和排洩,這是生命的基本特徵之一。在生物學上這屬於新陳代謝,更加一般地講就是生命體需要從外界吸收各種營養物質,吸收並且轉化成自身所需要的物質和能量,同時把代謝過程中的廢物排出體外。
不管有錢沒錢,不管是明星還是普通人,不管醜陋還是貌美,吃喝拉撒都是人生中的大事,不管你願不願意,都不可能避而不談。
人的排洩物分為大便和小便,大便屬排遺,小便屬排洩。這些排洩物都需要經過收集處理,以免汙染環境。
在農村,各家各戶都會把人和動物的排洩物收集起來,經過發酵之後就會成為優質的肥料。在城市中,各家各戶雖然不用自己收集處理,但每個小區樓下都有若干個化糞池,大家的排洩物以及生活汙水都進入了對應的化糞池,並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抽糞車對化糞池進行清汙,這些生活汙水和糞渣分別會透過汙水管網和抽糞車被輸送至汙水或糞便處理中心進行處理。這些汙水經過多級處理之後,達到一定的標準,就會排向自然水域。至於固形糞渣,則是經過生物或者化學方法處理後,當做肥料或者直接當垃圾填埋。
航天員萬里挑一,那麼航天員在空間站中的排洩物是怎麼處理的?
空間站是一個密閉的空間,航天員在空間站中生活所產生的排洩物必然要收集起來並進行處理。考慮到空間站中物資比較稀缺,且每多運送1千克物資上太空都需要燃燒更多的資金,基於精打細算這一原則,在空間站中能夠迴圈利用的東西都會被迴圈利用。
就拿航天員的尿液、汗液等排洩物來說,這些其實都是水的來源,僅尿液中就包含96%的水。這些來自人體的廢水經過多層淨化處理之後,就能從中獲得純淨水,除水之外的其它物質則會被收集打包。
這些水可被用來電解制造氧氣,也可以給航天員飲用。雖然飲用由自己尿液淨化而來的水,這種事感覺很噁心,大多數人可能心理上接受不了,但是經過空間站上的水處理系統淨化過的水的純淨度比市面上賣的純淨水的純淨度還高。據悉,我國空間站上的尿液處理系統在兩個小時之內可以從6升的尿液中提取5升的純淨水。
在空間站上,由於運輸成本極高,真的是水比黃金還貴。不僅尿液、洗澡水等會被重新利用,空間站上所有你能夠想象到的水,差不多都會被迴圈利用。不過由於迴圈率不能達到100%,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還是需要從地面補充水資源。
至於宇航員的大便,基本上就是食物殘渣,這個目前還沒有迴圈利用的價值。未來如果要移民火星種植蔬菜,就有實用價值了。大便被收集後,會進行脫水乾燥,然後用密封袋壓縮打包,節省貯藏空間。從大便中得到的水,也會進入迴圈利用的行列。
這些不能被迴圈利用的物質,包括糞渣、生活垃圾等,在過去會被直接扔出空間站,但是由於速度不夠快,會成為繞著近地軌道運動的太空垃圾。太空垃圾運動速度極快,能以每秒幾公里的速度高速運動,即使質量很小,也會對航天器產生嚴重的安全風險。自從科學家認識到太空垃圾的巨大危害後,這些不能再被利用的排洩物殘渣等垃圾都會被打包帶回地球。貨運飛船現在都是一次性的,向空間站運送完物資後,還會順便帶走空間站上的垃圾,飛船在返回大氣層的過程中會燒燬,這些垃圾自然也就被燃燒掉了。就算沒有完全燃燒,大多數情況都會掉到海洋中。
相較於排洩物的處理,可能大家更關心航天員在空間站中如何大小便!
在地面,你也許可以舒服地蹲馬桶,但在失重的太空環境下,想要上廁所就不是那麼一件舒服的事了。在沒有重力或者微重力的環境下,一切都懸浮在空中,變得愛動,在這種環境下,便便從你身體中排出,要是沒有約束,那一刻啥情景?自己想象吧!
太空馬桶不僅貴,還不怎麼好用,為了防止不可名狀的東西飄出,口子都開得較小;太空馬桶也不是水衝式的,是抽氣式的。
空間站上廁所費時費力,看看上圖你就明白了,上廁所前還得先把自己固定住。要是進行幾個小時的艙外活動,航天員還得穿上紙尿褲,防止尿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