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北京的一位老人給上海市委書記寫信,
“你要把自己當黃牛,幹大事,以周總理為榜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要以權謀私。如有親戚朋友來找,不符合原則的,一律六親不認,包括我。”
他是吳忠性,兒子吳邦國即將從上海市委書記走向正國級領導。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吳邦國能有如此成就,與其父吳忠性的良好教育是息息相關的。
而吳忠性本人也是國家的大功臣,曾為解放軍繪製過入藏地圖,後來在學術上作出的貢獻更是不知凡幾,稱其是中國地圖科學事業的奠基人也不為過。
吳忠性出生於合肥的一個書香門第,祖上出過縣丞,也出過大夫、書生,不過到他這代時家境已經很貧寒了。
長輩很重視教育,因此堅持將吳忠性送入了學堂。而吳忠性也不負厚望,奮發圖強,在艱苦的條件下完成了學業。
1935年,吳忠性從中央測量學校的製圖專業畢業。
說來也有趣,吳忠性之所以選擇這所學校,卻不是因為他對測量製圖的熱愛,而是因為這學校會免費給他發一套衣服,且每個月還有津貼。
但命運就是如此奇妙,吳忠性後來的人生也是從這個抉擇開始變得不同起來。
畢業後,吳忠性被分配到了國民政府測量總局製圖科實習,還沒工作多久,抗日戰爭便全面爆發了。
南京城被侵華日軍轟炸得面目全非,吳忠性只好帶著老母親和妻兒從南京逃到武漢,又從武漢逃到了貴州平壩,靠替人補課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此間,吳忠性還不忘關心時局,經常到國民黨內部聽時事報告。在聽到日軍殺害了多少無辜百姓時,他會憤怒到顫抖,在聽說了平型關、臺兒莊大捷時,他會眼含熱淚。
雖然身在亂世,但吳忠性始終堅信:中國不會亡!
1944年,日軍入侵貴州,才剛穩定下來的吳忠性一家又不得不跟隨學校向重慶轉移。由於沒有交通工具,吳忠性一家六口只能選擇步行。
他和妻子還好,但老母親年歲已高,三個兒子有兩個才學會走路。一家人一路上又要躲避日本人,又要防著被逃難的人群衝散,可謂是受盡了磨難才終於到達重慶。
1945年,抗戰勝利後,吳忠性又被派往印度的測量機構學習,很快便再次迎來了自己人生的轉折點。
吳忠性到印度後便驚奇地發現,印度地圖上竟然出現了西藏和新疆——
這些洋人把我國西藏和新疆的領土都劃到了他們的版圖中,而且他們的許多製圖資料都是我國所沒有的。
吳忠性想到祖國所經歷的動亂,當即便將一腔報國的熱血都投入到了科研事業中。
在印度考察的將近一年時間裡,吳忠性不僅學到了專業上的知識,還帶了許多印度的地圖、刊物回國,這也為他之後的繪圖工作打下了基礎。
回國後,吳忠性仍是在國民黨的機關學校中任職,年僅36歲便升到了製圖科主任兼主任教官的職位。
這像坐火箭般的升遷速度是罕見的,但當時國內製圖領域的人才少,待遇低,加上吳忠性確實有才幹,因此也並不算太奇怪。
工作上,吳忠性除了日常教學任務,還需要增添教學裝置。但漸漸地,吳忠性發現學校總是以經費不足為由,駁回他購買裝置的申請。
吳忠性好一番打聽,才知道這是國民黨內貪汙腐敗的常態,也因此對國民黨大失所望,還自嘲道:
“我真是中華民族的罪人!是替他們賺錢的‘孝子’!”
不久後,即將垮臺的國民黨準備清點黨員,重新登記。
而此時的吳忠性對國民黨背地裡那一套已是厭惡至極,因此拿到登記表後很是不屑一顧,隨手放到一邊,索性脫離了國民黨。
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學校也不顧眾師生的反對,準備秘密遷到臺灣去,還稱若有教師不跟隨,一律按離職處理。
當時國民黨統治區在通貨膨脹下物價飛漲,人人自危,吳忠性一旦失業,就會面臨著全家吃不上飯的困境。但他還是沒有絲毫猶豫,選擇了留在祖國大陸。
事實證明,他的抉擇是正確的。
1949年11月,解放軍接收了國民黨的測繪系統,吳忠性也第一次認識到了共產黨與國民黨的不同。
他們作風艱苦,積極向上,整體的精神面貌都是他此前未曾見過的。吳忠性於是下定決心,要跟著共產黨好好幹,將自己生平所學都應用到工作中,回報給人民。
我黨測繪系統的幹部在瞭解了吳忠性的為人後,也對其很是信任,便將繪製入藏行軍路線圖的重任交給了他。
吳忠性收到任務後,幹勁十足,立即找出了之前從印度帶回來的資料,又發動其他作業人員一起,加班加點地在辦公室熬了七天七夜,才終於將入藏路線圖繪製了出來。
建國後,吳忠性更是將全副身心都投入到了地圖學中,先後出版了多部著作,讓更多的中國青年瞭解到了這門學科。
1997年,老人家在85歲高齡之際,收到了家鄉代表送來的一枚紀念包公千年誕辰的紀念章。
他一下就想到了自己的二兒子,吳邦國。如今吳邦國已是國務院副總理,吳忠性立即將這枚紀念章送給了兒子,並附上一言:
“希望你以包公為榜樣,鐵面無私、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要像周總理那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吳忠性老先生自身便是如此。
他在國民黨內工作了十餘年,卻沒有沾染半分舊社會、舊政府的歪風邪氣,反而一如既往地保持著正直、善良的品格以及對科學的熱忱。
吳老先生在製圖科學上的研究和對人才的培養都作出了卓絕的貢獻,是名副其實的“測繪將軍”,中國人民因為有他而自豪。
文/木中青
參考文獻:《江淮文史》《測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