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國——第一次製造中心的形成與衰退
15世紀末地理大發現後, 英國利用熟練的航海技術進行殖民性貿易、奴隸貿易和海盜活動, 迅速地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後又透過圈地運動, 獲取了大量自由勞動力和巨大的國內市場。隨後, 英國在英荷戰爭和英法戰爭中的勝利,使得英國相繼獲得海陸霸權,廣大的殖民地使其成為“日不落帝國”。
18世紀, 以蒸汽機發明為代表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之火率先在英國燃起;到19世紀中葉, 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先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 實現了以蒸汽動力為代表的機器大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的社會大變革。隨著火車、輪船的出現以及蒸汽動力在運輸工具上的應用, 運力和運速同步提升;又因為機器生產對手工勞動的替代使工業製品價格大幅下降, 從而使超出英國國內市場容量的廉價產品大規模輸出國外成為可能, 在其他各國工業生產和外貿大大落後於英國的情況下, 英國成為了“世界工廠”。
到19世紀70年代起, 英國開始受到來自多方面的挑戰。首先,在以電力應用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新通訊工具的發明為標誌) 的發展上,較之同期的美德諸國, 英國對新技術的應用相對滯後。英國的新興工業發展不僅速度慢, 且規模小, 而美國和德國則迅速崛起。
其次,英國連遭天災, 穀物歉收, 產量銳減, 自給率日益降低, 外國廉價農產品的衝擊導致英國糧價大幅下跌, 大批農場破產。農牧業的衰退進一步加劇了英國經濟的困難,並進一步約束了製造業的長期發展。
除此之外, 英國的傳統產業結構 (商業和金融業相對本國製造業的比重過大) 和相關經濟制度日顯滯後, 再加上勞資雙方的尖銳矛盾、工會起到不適當的作用, 英國依靠紡織工業和機械製造業的強盛而擁有的“世界工廠”地位到19世紀末已喪失殆盡。
2、美國和德國——第二次製造中心的形成
美國和德國因迅速而廣泛地應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而鞏固了他們在世界經濟中的領先優勢, 並且以絕對優勢取代英國在工業生產上的霸主地位。在19世紀後30年至20世紀初,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工業生產中的相對地位已經呈現出明顯變化 。美德作為一個整體,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已經接替了英國的地位, 而且這一超越的趨勢在戰後仍有所發展。但與英國不同的是, 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當其他的新興“世界製造業中心”顯露崢嶸時, 美德仍沒有明顯落伍的跡象。
19世紀後半葉美國和德國的資本積累速度都是上升的, 美國的資本形成比率是世界上最高的, 而德國的提高速度在這一時期則是最快的。同期英國的資本形成比率不僅低且逐漸下降 (資本外流, 包括流向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和殖民地) , 從而使得國內儲蓄不足, 工業投資勢頭減弱。
同時,作為後起國家, 美德在新技術的應用速度和對教育發展的重視程度上都遠超英國,這些都為美德兩國作為新的世界製造業中心,提供了持續性發展的動力。
但是, 相比於英國的“世界工廠”地位,美德作為新的製造業中心的優勢並不像英國那樣巨大。一是英國擁有廣闊的殖民地,這樣巨大而穩定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是歷史上任何其他國家所不曾擁有的。二是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的早期性。英國作為工業革命的搖籃, 在其成為世界工業中心時, 國際範圍的資訊業和運輸業尚不發達, 關於科技的資訊傳播明顯遲滯, 在其他國家還沒有一定的生產準備, 甚至還沒認清發展方向的時候, 英國保持其絕對優勢是比較容易的。而若想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後做到這一點則十分困難。三是原有優勢國的市場慣性勢力。在英國以前, 並沒有過“世界工廠”, 因此英國面臨的是一片最為廣闊的“無主土地”, 可以盡情揮灑自己的生產能力。而美德和以後出現的新興國家雖然擁有這樣或那樣的優勢, 但卻要面對原“世界工廠”傳統勢力的競爭, 而“瘦死的駱駝”往往“比馬大”, 所以他們所能分到的份額相對小多了。
3、日本,美國,西歐——第三次製造業中心的形成
自1868年明治維新起, 日本的經濟發展史就是一部以發達國家為目標的追趕史。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以原子能、航天技術應用和計算機的發明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全面興起。在此背景下, 日本憑藉技術引進與開發應用,從戰後的一片廢墟上一躍成為了超級經濟大國。同時,由於日本加強企業管理,不斷創新,實現了產業轉型 、結構升級和經濟起飛,迅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世界製造從此進入了一個多中心的時代 。
在20世紀50—70年代初的高速增長期, 日本透過引入大型現代化生產裝置, 實現規模效益, 使鋼鐵、石化等基礎材料型重化工業獲得巨大發展, 實現了產業結構的重工業化;出口商品結構的重心也從紡織品、陶瓷等向鋼鐵、汽車、船舶等轉移。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 又促使日本將其工業化重點從基礎材料產業向汽車、機械、電子等加工組裝產業轉移, 出口結構得以最佳化。從此, 日本生產的汽車、家電、鋼鐵、機械、半導體等物美價廉的產品開始風靡世界。這一新興“世界工廠”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與美國和整個西歐分享了“世界製造業中心”的地位。
4、中國及東南亞——第四次製造業中心正在形成
由於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在全球競爭中具有成本優勢, 迫使發達國家逐漸將傳統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移向發展中國家, 並將發展中國家作為生產基地, 本國總部則負責全球經營,這一趨勢在進入21世紀之後更加明顯。在中國及其周邊新興發展中國家市場的吸引力下,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紛紛將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製造業移至中國及東南亞各國 。
上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 中國由於其龐大的國家規模而存在著以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為主要內容的大國效應, 成為了國際製造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地。由於投資的持續注入以及相關政策的推動,中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2006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39%, 首次在總量上超過日本。2007年至2009年, 中國一直保持著世界製造業規模第二大國的地位。2010年,中國製造業規模首次超過美國,位居全球第一,並一直持續至今。
而對於東南亞國家,經過近20年的休養生息, 如今已出現了巨大變化。東南亞地區人力資源豐富, 勞動力成本便宜, 雖然基礎建設落後, 貧富差距懸殊, 但當地物價水準不高, 整體內需市場龐大。並且,東南亞的總體經濟結構風險不高, 相對於印度面臨赤字壓力, 東南亞市場多數國家享有貿易順差與良好的財政狀態;而相對東北亞, 東南亞則有較大的內需市場。東南亞市場挾有地理、人口與原物料等經貿、戰略優勢, 加上近年經濟環境大幅改善, 區域內與亞洲國家經貿互動更加緊密。內需消費、基礎建設及區域貿易三大力量, 帶動了東南亞地區的持續發展。
近年來,由於中國人工工資和用地成本的上漲,部分製造行業開始向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國家轉移。但是,中國龐大的國內市場和世界上最完善的工業體系,使得發達國家很難擺脫對中國製造的依賴。依託於中國及其周邊的東南亞國家地區,將在資本力量的推動下,成為第四次世界製造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