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的潛艇、阿聯酋的陣風戰鬥機,法國人一下子被搶單幾百億歐元,對手居然是親密夥伴兼北約盟友美國和英國,也就是所謂的盎撒人。
其實,法國人在歷史上被盎撒坑過無數次,可總是不吸取教訓,一次又一次地掉進盎撒的陷阱,這又能怪誰呢?第一次被坑是壞人不對,第二、第三次被坑,就不是壞人的問題了。
別的不說,我們來看看舉世聞名的法國大革命,其背後也有英國因素。作為反對國王和貴族的革命運動,英國人當然不會支援,但促成法國大革命的社會原因裡,就有讓法國吃了大虧的英法《伊甸條約》。
1786年簽訂的《伊甸條約》聽起很美,可以理解成《天堂條約》,條約內容看上去也很美妙,英法兩國互相開放市場,降低關稅,實現真正平等的自由貿易。這個條約在貿易壁壘林立的18世紀歐洲,是非常難得的。
既然是平等的自由貿易,為什麼還說是法國人吃虧呢?關鍵在於法國開放了棉紡織品,英國則拒絕開放絲綢品。而棉紡織品是英國的優勢產業,絲綢品是法國的優勢產業。等於說,法國人用自己的劣勢去競爭英國的優勢,自己的優勢又被限制住,雙重吃虧。
英國當時已經實現棉紡織業的機器化生產,又有廉價的印度和北美棉花供應,一下子便搶佔法國市場。法國棉紡織業幾乎被完全擠垮,導致大批工廠倒閉,無數工人失業。
工人失業,又會使服務於他們的小商販、小手工業者破產,失去生計的人們只好湧向巴黎等大城市,企盼能在城裡混一口飯吃。於是,巴黎街頭的窮人和流浪漢越來越多,被貴族們蔑稱為“無套褲漢”。
法國大革命的主力正是這些“無套褲漢”,當他們為自己和妻兒的生計苦苦掙扎時,國王貴族們卻窮奢極欲,甚至還要加稅,完全不顧窮人們的死活。
思想啟蒙運動之所以在法國特別深入,就是因為貧富差距太大,農民和城市貧民對國王貴族的統治十分不滿。於是,一點點火星變成了燎原大火,把國王和貴族階層燒了個乾淨。
從《伊甸條約》可以看出,英國人只會在自己的優勢領域提倡自由貿易,在沒有優勢的領域則實行貿易保護。直到今天,這條規律仍然是有效的,所以我們一定不能被他們口中所稱的“自由貿易”矇蔽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