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少則得,多則惑 ”。
少即是多,
少才能更能把握,最後落到自己身上的反而多。
多則會惑,
選擇太多,往往是抓不住重點,只能猶豫徘徊。
勻速
這個世界誘惑太多。
不是那些選擇不好,而是總在那立志,給自己打雞血,來得快去得也快。
關鍵是不要下牌桌。
保持在路上,找到勻速前行的感覺,就足夠了。
不能過於急躁。
貪多求快,容易急躁,在遭遇挫折的時候,反而會打擊自己的信心。
- 這樣很不好;
- 真的不好;
- 特別的不好。
有價值的事情,從來不是簡簡單單就可以做好的,甚至時機不到,還會過猶不及。
早早地挫傷了自信心。
很可能再也沒有勇氣,重新出發;即使繼續上路,也會有一層陰影在,遇到類似的困境更難踏過。
保持勻速,
沒有停止,而是智慧的選擇,在自己承受的範圍內成長。
學無止境。
有些時候,不要為了機會而機會,先看,大量地看,看明白為止。
只有用穩健的心態,把一個事情研究透徹,
才可能從中獲利。
擔心機會措施沒有意義,抓不住硬抓,傷的是自身本來不多的資源。
不同的知識,會相互作用,產生複利效應。
探索
矽谷王川說:“眼界狹隘的時候,就會整天思考如何最佳化,利益最大化。”
這不挺好嗎?
怎麼就狹隘了?
仔細琢磨下,整天思考最佳化,不就是在追求完美嗎。
學習雖好,不可貪杯。
就是說不要為了學習而學習,應該為了解決問題來學習。
或者說為了成長來學習。
如同吃菜一樣,再有營養的菜,也不能總吃,偏食會出問題的。
只看到一塊肥肉,
看不到還有蔬菜、水果、魚類等等,各種豐富的食物。
為了成長而學習有兩個層面:
1、涉獵廣泛
什麼都看看,接觸下,有些很難的問題,換個方式就簡單了。
鍛鍊的是廣度視角的能力。
2、專注
專注不等於鑽牛角尖,
而是深入透徹,在面臨新的知識時,下狠功夫,吃透它。
鍛鍊的是深度解決問題的能力。
做事也如此。
大部分事情,完成即可,沒有繼續最佳化的潛力,因為整體的格局是固定的,後面的收益不高。
要向外探索。
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中,尋找到更多的可能,在相同的時間成本下,完成更多的事情,收益成倍成倍地增長。
“好男兒志在四方”。
盯著眼前的罈罈罐罐,就沒有精力去捕捉更廣闊的天地。
真實
一個人最大的侷限,往往在於看不見自己的盲點。
批判他人,更容易做到客觀理性;
而反省自身,很難做到真實,不是高估自己,導致傲慢,就是低估自己,導致自卑。
其實,真的不需要能力很強。
只需要真實地面對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在哪裡,在那個地方做好事情就可以。
沒有真本事,
偽裝再多的花拳繡腿,不中看也不中用,只是浪費時間。
不會就學。
學不會,就繼續學習。
如果想要,就一定要對事物,有著深入而確切的認識。
要保持頭腦冷靜。
分清楚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
不重要的,要儘早捨棄掉。
只有如此,才能有時間有精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
這也是,
我們花那麼多的時間,來學習,來理解事物的規律的意義所在。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做事求個問心無愧即可,不要奢望回報,踏踏實實做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