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拳是遵從人體生理和結構力學的,她是人體在最自然的狀態下或者說在人體結構的功能位上所做出的最大力量,我們稱之為“詠春力”或者“穿透力”。
詠春拳的發力理論依據是“45°方向”,“90°打擊”。這說法從物理學角度來理解,很通俗易懂,就是初中物理學知識水平,45°方向(最著名的就是拋鉛球試驗,45°拋物線方向投出的鉛球扔得最遠),90°打擊(垂直打擊,一定的力作用於物體表面,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詠春拳的每一個技擊性動作,都能用現代幾何學、人體生理學以及力學去詮釋,不能不驚歎300多年前先人創拳的智慧。
我們來看一個比較經典的詠春拳技擊打法:綁腳對低(邊)鞭腿或低掃腿。這一過招詠春拳法完全是以逸待勞,而又能充分且直觀展示出詠春拳的“45°方向”,“90°打擊”。
我們先來看一下綁腳的解剖,這一個結構的改變非常重要,直接決定了技擊的成敗。隨著踝關節內旋背屈,脛骨前肌收縮並緊貼於脛骨前面及外側面,並同時將脛骨內側面保護起來,而將脛骨體前緣似刀背一樣堅硬銳利的部分突出出來。
在迎擊對方低掃腿時,只需尋橋馬站姿,大腿發力,踝關節內旋足背屈,就能以逸待勞直接以脛骨前沿最堅硬銳利的部分與對手的小腿撞擊,無論與對手兩腿間呈什麼樣的夾角,都是對對手的一個垂直打擊。而綁腳所做的動作,僅僅只是在大腿的驅動下,小腿與足部完成了前移,與原在位置構成了一個45°的角,而脛骨前緣在與對手的低鞭腿迎擊過程中卻是實現了“45°方向”,“90°打擊”。而這一個打擊過程是最省時省力的,無論對手多麼大的力量掃過來,都透過這一點反作用對方。當然,實現這一過程必須自己的腿部力量足夠強,尋橋馬穩,還有脛骨夠硬,不然,如同以卵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