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倫威爾在英國曆史上是一個譭譽參半的人物,他趕走了暴君(事實上說查理一世殘暴有點冤枉他了)建立了共和國,然後又親手毀掉了共和計劃,壓迫國會,以護國公的名義實行獨裁。在他統治期間有很多人勸他進位,都被他拒絕,但事實上他權力歷代英國國王。他教會了英國人什麼叫做用軍權控制政權。他生前人們對他歌功頌德,享受了救世般的待遇。死後,他的兒子沒有6能力保全自己和父親的地位,以至於克倫威爾的遺體被抬上了絞刑架,畢生功業數年之間灰飛煙滅。
名存實亡的國會
在殺死國王查理一世之後,克倫威爾控制下議院不允許承認他的兒子或其他任何人為國王。緊接著便宣佈撤銷上議院。上議院原先由貴族組成,但經過內戰上議院的人數僅剩下16人早已名存實亡。而原先下議院擁有530名議員,現在也只剩下80人。克倫威爾叫人制作了一枚大印,上面刻著“英格蘭共和國國會”的字樣。
國會還把好幾名領主判處死刑,這些領主是在為國王作戰時淪為俘虜的。死刑對他們來說過於苛刻。克倫威爾在英格蘭擁有足夠的權威,可以大膽地實行政治手腕,但是他自認為蘇格蘭人也會懼怕他,竟然將蘇格蘭的漢密爾頓公爵也一起判了死刑。蘇格蘭人對這種暴行是不會忍氣吞聲的。於是蘇格蘭國會找到了查理一世的兒子,將他擁立為蘇格蘭國王,也就是查理二世。
不過蘇格蘭國會對於王權的限制還是很大的,他們要求查理二世改宗長老派,就像以前亨利四世在法國做的那樣,並且在各項權力上都做了嚴格的規定,說白了查理二世只不過是蘇格蘭國會的橡皮圖章而已。而年輕的查理二世想要得到的卻是完全的王權。這就在蘇格蘭引起了一場內戰,內戰的過程錯綜複雜,在這裡就不多浪費筆墨了,總之查理二世最終選擇了妥協,回到了蘇格蘭當橡皮圖章。
克倫威爾凱旋
1650年6月,克倫威爾擺平了國內的麻煩,帶領著他那支10年來屢屢獲勝的軍隊到達蘇格蘭,在鄧巴打了個大勝仗,進而佔領了愛丁堡。從那裡追擊已經進入英格蘭邊境的蘇格蘭軍隊。9月13日,查理二世的軍隊在薩維納隔岸被克倫威爾擊潰,超過7000人成為了對方的俘虜。這些俘虜先是被送往了倫敦,之後就像商品一樣被轉賣到美洲給英國人當種植果園的勞工。可見共和計劃對於克倫威爾來說只不過是個番號罷了。
總之英格蘭人獲得了勝利他們佔領了蘇格蘭,到處追捕查理二世。可憐的查理化妝成驛站馬伕或打柴人從一個村莊逃到了另一個村莊,用於渡過了英吉利海峽到達法國北部的諾曼底。而克倫威爾根本不關心是否捉到了查理二世,他騎著戰馬回到了倫敦,國會的大多數議員,市長帶領著市議會議員,出城數英里但倫敦郊區迎接他,就像當年羅馬人對凱撒所做的那樣。
克倫威爾與國會的鬥法
戰爭的勝利膨脹了英格蘭人的野心,國會向克倫威爾擬定了一份別出心裁的計劃。要像前不久吞併蘇格蘭一樣,將荷蘭聯省共和國納入到英格蘭的版圖中。原來當時荷蘭的執政威廉二世(他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的女婿)剛去世不久,留下了一個尚處在襁褓中的嬰兒。因為英格蘭人已經廢黜了國王,他們希望荷蘭人也能廢黜執政與他們一起維護歐洲的和平。
但是好不容易才擺脫西班牙人桎梏的荷蘭,怎會屈從於英格蘭人那種天馬行空的幻想呢?而英格蘭國會在這種偽裝的共和精神的引導下宣佈與荷蘭聯省共和國開戰。當時的荷蘭早已今非昔比,雙方在海上作戰,竟然一時間打了個平分秋色。
英國人從來不輕易發動一場戰爭,這次如此草率地與荷蘭開戰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由於克倫威爾的陸軍力量,特別是騎兵的實力是在太過於強大,唯有海軍還掌控在國會手中。因此國會想透過與荷蘭人的戰爭,擴充海軍,削弱陸軍。
克倫威爾是何等聰明之人,怎麼你不知道國會的小心思1653年4月30日,他挑選了一隊士兵來到了國會,立即宣佈:“我想這屆國會已經完成了全部任務了,可以解散了。”有幾個議員指責他忘恩負義,這其實也沒說錯,他擁有今日之權力確實是拜議會所賜,不過現在說這話又有什麼用呢?他來到會場中間繼續說道:“上帝已經不再需要你們,他選擇了其他工具來完成他的事業。”
軍隊控制政府,三國護國公
國會被解散以後,英格蘭的行政運轉並沒有發生任何混亂,克倫威爾組織了一個高階軍官會議來統治國家,軍隊改變了國家體制,強者成為了弱者的主人。軍官會議控制了政府,1653年12月22日軍官們集體擁護克倫威爾成為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的護國公。他住進了國王宮殿的白廳,成為了一個不是國王的國王,人們稱呼他為殿下,出行、宴會、接待使臣的排場全部和君主一模一樣。
他給軍隊的待遇自然沒得說,給部隊總是提前一個月發軍餉,並且從不拖欠,國庫存有30萬英鎊。荷蘭人終於選擇了妥協,支付了30萬英鎊換回了一紙和約,並且荷蘭船隻遇到英格蘭船隻必須降半旗。各國都爭先恐後奉承這位護國公。老冤家法國與他結成了反西班牙的同盟,並將敦刻爾克港拱手相讓。愛爾蘭也徹底歸順,被當作被征服國對待。
1658年9月13日,奧利弗·克倫威爾因為瘧疾病逝。他指定自己的長子理查德為繼承人。這位權勢滔天的護國公身前雖然沒有得到王冠,卻在死後躺在靈床上頭戴王冠收執金質權杖,這到底是他生前的真實想法呢還是死後人們強加給他的呢?
文:蘭臺令君
圖:來源網路,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