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眼中,今日的中國如同昔日的蘇聯,美國的參眾兩院已經通過了將中國作為主要競爭對手的議案,這意味著“中國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已經成為美國社會的共識。
中國是如何被動地捲入這場“對抗”的呢?“新冷戰”是客觀發展的結果還是主觀意識形態的對抗?
回顧舊冷戰:美蘇爭霸
美蘇爭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獲得世界霸權,以美國和蘇聯分別為首的兩大政治集團之間的地緣戰略競爭。在歐洲北約和華約爭鋒相對,在亞洲朝鮮半島朝韓雙方打得你死我活。
怎麼理解地緣戰略競爭呢?大概的理解就是對立雙方爭鋒相對,各有各的勢力範圍。形成這種競爭格局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一個是主觀的意識形態,一個是客觀的經濟規律。這兩個因素之間,經濟因素占主導地位。
上世紀初到七八十年代,以美蘇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總體上處於產業資本階段(實體工業),目前他們已經進入金融資本階段。
產業資本階段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就是:本地化,各個發達國家的工業都是設在國內的,發達國家對外掠奪,在國內生產商品,再將商品賣出去獲取收益。
當多個發達國家完成工業化後,都需要市場去傾銷他們的產品,但是市場是有限的,必然會造成多方激烈競爭,各國透過提高關稅等手段來保護本國市場。當矛盾不可調和時就只剩下戰爭一條路可以走,透過戰爭的手段摧毀對方的工業體系,這也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經濟邏輯,最終的戰勝國往往是能將本國工業能力快速高效的轉化為軍事能力的國家。
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大集團依然沿著之前的經濟模式走,必然會造成雙方的直接對立。但是世界大戰給雙方都留下了深深的恐懼,兩大集團之間形成了除直接熱戰外的全面對抗,包括經濟對抗,制度對抗等。
資本主義國家由產業資本向金融資本進行過渡
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左右,西方經過戰後二十年的經濟發展,開始進入戰後生產過剩階段。這個時間也是美蘇爭霸最激烈的時候。如果按照之前的邏輯來看,雙方隨時可能爆發新的世界大戰,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對外產業轉移,將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向東亞地區轉移,亞洲四小龍、四小虎順勢發展了一波。
美國這時發現,透過對外轉移產業,即便製造業不在國內也能獲得相應的收益,逐步開始向金融資本階段過渡,金融資本追求流動性獲利,是無國界的,進入金融資本階段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相應的競爭戰略也從地緣戰略轉變為幣緣戰略。
產業資本階段的核心是“地緣戰略競爭”,金融資本階段的核心是“幣緣戰略競爭”。誰控制了世界貨幣的話語權誰就能獲得豐厚的收益。
90年代初,蘇聯解體,紅色帝國轟然倒塌。由於蘇聯解體之前並沒有將本國的實體經濟進行貨幣化(可以理解為很多的先進裝置無法用金錢來衡量),蘇聯解體之後由於沒有市場,所遺留的裝置當廢鐵一樣處理,這就給了資本主義國家割韭菜的機會,他們迅速用虛擬化的美元、法郎、馬克等佔有了巨大的實體經濟收益。
後冷戰時代:美歐兩大金融集團之間的對抗
西方國家在佔領了蘇聯解體後遺留下的巨大實體資產後,快速開啟了經濟整合的步伐,歐盟成立,WTO成立,北美自由貿易區等紛紛落成。
歐盟成立後,除原有西歐國家外,中、東歐的國家也被納入歐盟體系中。1999年歐元問世,歐洲經濟一體化加速,歐元集團對美元集團形成挑戰,美歐之間爆發幣緣衝突。
美國挑起科索沃戰爭,引爆巴爾幹衝突的重要原因就是:阻止歐元做大,壓縮歐元的成長空間,使之成為區域性貨幣而非國際性貨幣。
美元迴流旱死東南亞,淹死美利堅
蘇聯解體標誌著美蘇爭霸落下帷幕,世界格局由兩極爭霸變為美國單極霸權。在長達幾十年的軍備競賽中美國積累了大量的先進技術,例如GPS、因特網(網際網路前身)等都是軍備競賽的產物。大量的先進技術軍轉民,推動了美國的新經濟(IT經濟)發展,同時吸引大量的美元迴流美國。
美元的迴流造成兩大結果:1、資本流失下的東亞經濟遭受重大沖擊,引發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資本的大量湧入助推了IT泡沫,並於最終破裂。
此時的美國面臨三個方面的困境:1、歐元集團對美元集團的貨幣挑戰 2、IT泡沫破裂引發的經濟危機 3、911恐怖襲擊形成的政治危機
中美戰略接近
在美國遭遇多重困難的背景下,中美開始戰略接近。
為什麼會選擇中國作為合作伙伴,而不是別的國家呢?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政府為應對經濟危機的衝擊開啟逆週期調解,透過增發政府債券來拉動基礎建設投資,抵禦經濟危機的同時,為中國承接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創造了條件。
當時的中國相對於其他發展中國家來說。可以描述為:基礎設施最完善、勞動力素質水平最高,投資回報率最高,社會環境最穩定的國家。
中美之間的戰略接近就是:由中國向美國輸送低價格的產品,中國承接一些低端製造業來推動本國經濟的發展。中美戰略合作的本質就是:中國以犧牲環境和勞動力為代價向美國進行“兩層輸出”
怎麼理解呢?
首先,中國向美國輸出低價格的產品,彌補美國因產業外移而造成的產能相對不足,同時低價格的商品也能拉低美國超發貨幣造成的通貨膨脹。
其次,中國賺取的外匯也透過購買美國國債迴流美國,進一步推動美元霸權地位(多出來的外匯沒法直接花,只能購買美國國債,起碼還有一點收益)。
以上戰略實現了中美“雙贏”的局面。
中國被迫捲入“新冷戰”
中國並不是在對美國產生實際威脅時,才被美國視為眼中釘。這種觀念早在1997年中國成功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就產生了,只不過當時的宏觀背景時美歐競爭,中國還不足以成為主要對手。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中國透過舉國體制,由中央財政兜底,剝離銀行不良資產,使得中國成功度過危機。美國最擔心的就是“舉國體制”。打遍亞洲無敵手的金融大鱷:索羅斯,在收割香港時,由於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援最終敗興而歸。
中美之間戰略調整的時間結點是2007年。美國進入金融資本階段後,大量的製造業向中國轉移,導致國內的失業率不斷提高,社會問題不斷突出。同時,迴流美國的資金因實體產業外遷只能流入房地產行業,催生了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進一步引發2008年金融危機。
美國政府為挽救經濟,只能實行量化寬鬆,透過增加美元流動性來緩解危機,此舉降低了美元的信用。美元大放水的情況下,大量美元衝進糧食、能源等上游原材料領域,推動了全球通脹,對各大經濟體造成了衝擊。
中國和東盟順勢推出“10+1”,韓國、日本隨後加入,形成“10+3”的格局,亞洲經貿一體化的趨勢逐漸明朗,很有可能形成“亞元區”,世界經濟將形成“三足鼎立”的態勢,美元霸權將受到嚴重衝擊。
在此危機情況下,美國提出“重返亞太戰略”,並挑起中日釣魚島衝突,日韓竹島衝突等一系列地區衝突,打斷了亞洲經濟一體化的程序。
美國經濟危機緩解之後,停止量化寬鬆,引起中國的通貨緊縮(不利於出口),同時吸引製造業迴流美國本土,對中國主要依賴出口的經濟體系造成衝擊,中國為應對沖擊推出“一帶一路”戰略,同時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程序(減少美元割韭菜)。
中國的種種舉措(對外投資,人民幣國際化),被美國視為新殖民主義,並使中國被迫捲入“新冷戰”。
以上內容為溫鐵軍踐聞錄課程梳理筆記,如有錯誤,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