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L1坦克炮的設計目標較為單一,因此其發射的彈種僅有旋轉穩定脫殼穿甲彈和碎甲彈兩種。前者的彈頭重9.5千克,初速高達1 433米/秒;後者的彈頭則重達15.9千克,初速為762米/秒;炮彈的彈藥基數為35發(25發在駕駛員左側的彈藥架上,10發在戰鬥室內)。乍一看,L1坦克炮彈並不“巨大”,但其真正飽受詬病的是其重達20千克的藥筒,為了保證足夠的炮口初速,在彈頭重量大增而火炮技術未能產生新突破的情況下,也只能擴大藥室容量了。
而這一“合體”重量紀錄,至今沒有被同口徑坦克炮超越——即是當今重壓群雄的美軍M839穿甲彈,也才重25千克。這種“重壓群芳”的藥筒,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征服者”坦克的火炮射速根本無法達到英國國防部的要求(第1分鐘發射4發,前4分鐘平均射速3發/分,5分鐘內打完16發炮彈)。這主要是由於分裝彈藥裝填速度慢,藥筒尺寸過大,重量過大,導致裝填手裝填幾發之後就會筋疲力盡。為此,英軍專門對“征服者”的裝填手進行了耐力強化訓練,但人的體力畢竟是有限的,因此效果相當不好,這使得“征服者”的最終射速鎖定在第1分鐘3發,持續射速2發/分。以如此緩慢的射速對抗蘇軍的鋼鐵洪流,顯然是不行的,針對這一問題,英國軍方也曾考慮為“征服者”裝備自動裝彈機構,但由於當時的自動化技術尚處在“萌芽”時期,自動裝彈機的可靠性很差,最終沒有裝備在“征服者”上。該藥筒帶來的影響還不止是裝填困難,要將一個近10千克的金屬大筒扔出車外,也需要非凡的體力——因此,“征服者”車內裝備了鏈式自動拋殼裝置,拋殼速度5秒/發。但“杯具”的是,該裝置可靠性與自動裝彈機一樣差,故障率奇高,一旦出故障,則需要車長人工搖動應急轉輪進行故障排除和拋殼,整個過程耗時30秒左右,這個過程中車長根本沒有時間指揮全車和戰場觀察,有意思的是,飽受拋殼之苦的還有“征服者”的對手之一T-62坦克,儘管它在蘇軍坦克裝甲車序列中較早地配備了自動拋殼裝置,但同樣受限於當時的自動控制技術,該系統也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如果拋殼機構沒有準確到位,彈殼丟擲角度不準的話,空彈殼有可能碰到拋殼口邊緣反彈,傷及車組乘員。試想一下,被一個8千克左右的、灼熱如火的巨大金屬筒砸中,是什麼滋味?
“征服者”的輔助武器為2挺7.62毫米機槍,一挺是並列機槍,位於火炮的右側;一挺是高射機槍,位於車長指揮塔左側,可在車內操縱射擊。2挺機槍的彈藥基數為7 500發,由於其觀瞄裝置較為先進,最初並沒有安裝英國當時常用的測距機槍。
火控系統
“征服者”的炮塔之所以如此大,內部還安裝車長指揮塔,這是因為“征服者”先進的火控系統需要較大的安裝空間。其車長指揮塔並不像傳統的車長指揮塔是固定結構,其整個車長指揮塔像一個小炮塔一樣可以360度旋轉,而且還安裝了一個“前無古人”的新型裝置——雙像重合測距儀。在車長用屬於自己的小觀察塔發現目標後,指揮炮手瞄準或由車長直接轉動炮塔瞄準目標,在炮手瞄準當前目標時,車長就可以轉動指揮塔尋找下一個目標了——這其實就是早期獵-殲火控系統的雛形。此套系統中的車長指揮塔採用電動模式,可以相對於炮塔全向旋轉,轉速達到了36度/秒(10秒一圈),而主炮塔在電力驅動情況下的轉速僅為24秒一圈,不到指揮塔的一半,因而車長獲得全面資訊的能力是全車中最強的。有意思的是,車長艙門前安裝的較為醒目的瞄準鏡,竟然不是給坦克主炮使用的,而是6倍的高射機槍瞄準鏡,其左右兩側還安裝了1倍的側向觀察鏡;高射機槍瞄準鏡前下方的裝甲斜面上裝有車長瞄準鏡,指揮塔兩側裝有MK1/2型單目合像式測距儀(測距儀的筒身從裝甲斜面的稜線下貫穿炮塔),該測距儀的目標測距原理類似於單反相機的調焦,其有效距離為366米至4 572米,放大倍率為10倍,視場為3度。相對於車長的複雜觀瞄系統,炮長僅有一具MK1型潛望式瞄準鏡,倍率可調,該瞄準鏡的表尺裝定裝置透過機械連桿與車長瞄準鏡實現連線,能夠將車長的測距結果同步投射到炮長瞄準鏡上。車長髮現目標,並完成測距後,炮塔自動向車長瞄準鏡瞄準線方向轉動,而指揮塔保持穩定,炮塔旋轉到位,炮長首先透過1倍廣角視場觀察和捕捉目標,而後將瞄準鏡倍率調整到6倍,按照目鏡所顯示距離分劃實現高低與水平方向的精確瞄準,隨後透過高低機上的按鈕電動擊發火炮,或者透過踩踏板控制的機械擊發機開火。而車長在必要時,也可以超越炮長進行射擊。此套火控系統還配備了高低穩定器,在車速超過2.5千米/小時時將自動啟動,可以將火炮射角穩定在1~15度之間。
儘管“征服者”坦克的火控系統較為先進,但並非完美——該系統在天氣情況良好的情況下,對於邊緣光滑平整的目標測量精度很好,但對於移動的、披掛偽裝網的坦克精度較差。第二種情況下,車長很難判斷目標影象,需要透過經驗進行進一步判斷,誤差很大。針對這個問題,曾有部隊要求給“征服者”裝上英國軍隊常用的測距機槍。此外,該系統還存在一系列問題,首先是,由於車長/炮長瞄準鏡間的表尺同步裝置採用了機械式,而非當今流行的匯流排式,因此故障率較高,特別是精密齒輪的磨損超標後,傳導給炮長的測距值誤差很大。其次是,碎甲彈由於其個頭巨大,重量超群等原因,彈道彎曲,直射距離近,而該火控系統中的距離劃分很大(200米),在遠距離射擊2米高時,出現了1400米近失彈,1 600米跨越射擊的問題——幸而蘇軍重型坦克也人高馬大,目標明顯——IS-3坦克高達2.4米,因此“瞄準肚子開炮,沒打中,可以蒙到腦袋上”。
儘管後世評價“征服者”重型坦克時,每每提及其當時較為先進的火控系統,但其行動中的“征服者”炮塔其實是被鎖定的,因此根本無法行進間射擊,而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很簡單,它的炮塔太重且炮管太長,行進過程中如果晃來晃去,很容易出問題。而在停車後也不是立馬就能進入射擊狀態,需要等上5秒鐘才可以,這在實際應用中將大大地延誤戰機。此外,巨大的炮塔在電動時,尚可以24秒/圈的速度旋轉,一旦該系統出現故障,如改為炮長手搖,則需要145秒才能旋轉一圈。這個問題帶來的直接結果是,“征服者”根本無法起到衝擊先鋒的作用,頂多能作為可以行進的“炮臺”,跟在“百人隊長”坦克身後,起到掩護和壓制蘇軍直瞄火力的作用——皮糙肉厚的,靠後佈置,皮薄餡大的,反而打前鋒,這一尷尬局面一直到“挑戰者”坦克出現,才有所改觀。車內車外的通訊協調工作,採用MK3/31短波無線通訊器和M19A中波通訊電臺,而車內採用有線電話進行通訊。
寥寥的型號與繁雜的變型車
“征服者”重型坦克的型號只有MK I和II兩種。I型的車體上部裝甲為傾斜式,駕駛員艙裝有3部潛望鏡,後來為進一步提高防護能力,將其改為水平結構,只安裝了1部潛望鏡(後來被駕駛員們廣為抱怨)。此外,MK I型無抽菸裝置,對持續作戰不利,因此後來全部換裝了帶有抽菸裝置的L1A2坦克炮。
而“征服者”的變型車包括:FV201“萬能”坦克,FV202裝甲戰鬥工程車,FV203裝甲戰鬥工程車(裝備噴火器),FV204“萬能”掃雷坦克,FV205中型自行反坦克炮,FV206中型自行火炮,FV207重型自行火炮,FV208“萬能”架橋車,FV209“萬能”裝甲搶救車,FV210重型炮兵牽引車,FV211中型炮兵牽引車,FV212重型裝甲輸送車,FV213岸灘搶修車,FV215裝甲戰鬥工程車,FV216掃雷坦克,FV217 120毫米自行火炮,FV218試驗車,FV223裝甲吊車等,大部分車型由於“征服者”的沒落,而沒有裝備部隊。有意思的是,世界上第一輛裝燃氣輪機的試驗車,是基於“征服者”改裝而成的,型號為P7,僅此一條就足以讓“征服者”載入史冊。
歷史評價
作為蘇聯重型坦克的“應急”對手,“征服者”的意義在於使英軍特別是駐德國的萊茵軍首次具備了能夠在裝甲與火力上壓制IS-3的能力,儘管限於研製經驗等因素,“征服者”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在當時,不得不說它確實達到了研製的初衷與目標,也切實為北約的鐵幕提供了一把堅實可靠的大鎖。
但像所有的應急產品一樣,“征服者”也是當時可用及實用技術的數量堆砌,從坦克裝甲車輛技術本身上並未推陳出新,又恰逢上世紀60年代坦克技術突飛猛進,因此在短短裝備幾年後就呈現出技術“疲態”,改進乏力,另用無方,雖有大量的變型車試製,但裝備寥寥。從敵方看,蘇聯的T-55坦克裝備的100毫米破甲彈已能夠較好地對付“征服者”坦克,而其巨大的裝備數量足以淹沒“征服者”和“百人隊長”。後來的T-62主戰坦克則在裝甲厚度和坦克炮威力上,達到或超過了“征服者”的水平,其戰術戰略機動效能更是“征服者”無可比擬的。從己方看,儘管“征服者”“炮大皮厚”,但畢竟基本是既有技術的堆砌,因此無論是裝甲厚度還是火炮口徑基本達到了當時能夠達到的極限,不採用新技術就是“死路一條”,而一代名炮L7的問世,為整個西方帶來了坦克炮的新鮮血液,集中其上的新技術,能夠透過“小炮小彈”裝“小車”(例如無法安裝早期120毫米炮的“百人隊長”坦克),來對付蘇軍的鋼鐵洪流,因而又大又重的L1坦克炮自然只有靠邊站一條路可走。儘管“征服者”的“皮”很厚,但已是當時坦克發動機與懸掛系統能夠承受的極限,且受到了RPG火箭彈與反坦克導彈的挑戰,而英國早期安裝喬巴姆裝甲的“酋長”坦克對破甲彈的防護能力從原來的300毫米提升到了550毫米以上,對穿甲彈的防禦能力則提升到了450毫米左右,這又是僅使用均質鋼裝甲的“征服者”無論如何也無法做到的,因此它的“曇花一現”實際上從研製伊始就已經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