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梵行
早在2500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就提出,“數即萬物”,認為世界的本質是資料,人類社會乃至於整個自然界都是被資料支配。如今,人類社會切實存在著兩個世界,一個是物理世界,另一個是位元世界。
在“數即萬物,萬物皆數”的大資料時代看鄉村,基本要素是“人、地、錢”,在數字時代之中,對應發展成為“資料人、數字土地、數字貨幣”。人權、物權、財產權的背後被數字時代增添了“數權”,數權的本質是共享權。
“經濟人”的核心是利己,“社會人”的核心是利己及利他,“資料人”的核心是利他。19世紀的孔德提出“利他(Altruism)”用來闡述社會中存在的無私行為。資料人強調人的行為方式和存在方式的利他化,資料人的功能在於幫助人類創造一個可以共享、公共的大資料場域。利他主義的資料文化是數字文明影響整個社會的一種主流文化,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和能量。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從資訊網際網路、內容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到萬物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從1.0-4.0的階段連結讓一切提速。與此同時,從資訊網際網路平移,價值網際網路和秩序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另一個發展分枝的描述。
資訊網際網路透過資訊科技支撐,核心是資訊共享;價值網際網路透過大資料技術支撐,核心是資料共享;秩序網際網路透過區塊鏈技術支撐,核心是數權共享。資訊網際網路幾乎無序,價值網際網路透過規則構建價值,秩序網際網路形成信任秩序。從無序、有序到秩序,從數字創新、數字革命到數字文明。
鄉村居民有不同的“風俗”,對應的是實體秩序,也就是約定俗成的規則。同時,隨著社會發展,理性秩序越來越多的填充在鄉村之中,即按照一定的預先安排形成的規則。此後,數字秩序出現,數字秩序是重混的,在混沌中解構和重構秩序,在秩序中衍生和應對混沌。
零維空間是點,一維度空間是長,二維空間由長寬構建,三維空間由長寬高構建,四維空間是時間,五維空間是以上空間的平行世界。
將鄉村中的要素數字化後拉入平行宇宙,提升要素的流動能力,產生效率,降低成本。將數字技術與鄉村場景融合拉入平行宇宙,提升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益。將鄉村發展的理想目標拉入平行世界,重構生產關係,建立秩序。
至此,在數字世界的鄉村中,點資料(碎片化資料)對應的是零維,線資料(單部門資料)對應的是一維度,小資料(小範圍關鍵資料)對應的是二維,大資料(海量範圍關聯資料)對應的是三維,超資料(超級海量資料)對應的四維,“塊”資料對應的是五維空間,塊資料是以上多維資料的深度融合。鄉村資料關係為:碎片資料-組合資料-整合資料-集合資料-聚合資料-融合資料。
鄉村的“理想數字鄉村”平行世界形成,更為重要的是平行宇宙反哺鄉村,構建出利他、共享的“理想”鄉村。當然,同時要防止平行宇宙對鄉村的反噬,資料世界無邊界,但不是法外世界。
所謂:資料世界是個洞,坍塌空間,重構時間,資料宇宙是不是個“元”,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