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存在等於被感知,英國心理學家萊茵這樣說。
我的感受被你感知到,我才發現自己原來是這般存在著。
一個人的存在感來自於他的感受,被另一個人所看到。
一個人如果看清自我,不在乎別人的評價,
還有一些人沒有看清自我,很在乎別人的感受與評價。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非常在乎別人的看法,
如果我們從小有一個好的父母這樣我們從小就會有了存在感。
並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所謂的自我,
那些沒有清晰自我的人往往會用一些扭曲的方式取得別人的關注。
被人扭曲自己真實的想法,每個人都會遇到。
被父母扭曲自己的想法,我們會感受到非常的悲傷。
我們也會想,難道自己不是親生的嗎?為什麼父女從來都不會理解自己?
被同事扭曲,我們內心會惱羞成怒,對自己的另一半扭曲,我們會感覺到非常的傷心。
所以我們被身邊的人扭曲的想法大多都是無奈的,生活是萬花筒我們要坦然地去面對一切。
同樣一件事情,為什麼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反應與看法呢?
在不同的狀態下感受也會不盡相同,所以通常身邊的人會扭曲現實與我們的思想。
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妨少一些情緒,將會多一點清晰的認知。
假如你不譴責自己,那麼你將會多一點清晰少一點情緒去看待這種情況。
所以這些都是無意識的,所以他們不關乎譴責,只需要被人看到,理解即可。
心理學諮詢的價值也在於來訪者的感受,被看到。
不過評論不是看到。看到必須是心對心的感受。是渴望被看到的那種感受。
但因為看不到,所以治標不治本。所以存在就相當於被感知。
不存在感就源於感受,沒有被感知。
如果一個人長時間的被忽視,就會導致自己處於一個矛盾的狀態中走不出來。
相信很多人都希望被別人看到,不被看到心裡就會非常的痛苦。
可是被看到的那一刻起你覺得很痛苦。
總而言之,那些焦慮的人往往是被身邊人所關注引起的。
雙重矛盾的源頭是一個人內心的分裂,這種矛盾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困擾。
特別是孩子與朋友之間,孩子對事物的本身有著準確的感覺,、
但既不會被父母確認,也不會被外人確認。
這使孩子內心就會非常的不安與困擾。
有很多人在社會上是一個無可自責的好人,但是在家中卻是一個暴君。
所以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人無比的痛苦。
有的時候比這種行為更隱蔽的就是攻擊。攻擊者不會承認自己這樣做。
受到傷害的人甚至難以傾訴,所以只能選擇內心咒罵。
這種被束縛的感覺會破壞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如果我們足夠幸運,有一個好的父母或一個生長環境,就不會感受到被你取的感覺。
也會形成一個非常豐富的自我,如果我們缺乏這份幸運,那就要自己不斷地去改變。
無論是先天的運氣還是後天的努力,這都將會讓我們形成一種安全感。
所以我們的感受與感知要由自己去決定,
不要總是由別人去轉換不然只會讓我們感受到痛苦。
與身邊的人交往時,愛與理解會發生時,反彈也會發生。
這樣後果會非常的可怕你會覺得對他表達愛與理解,好像他們感覺到了很大的冒犯一樣。
所以最後我們的內心也會變得一片漆黑。
其實最真實的我們是友善的並不是壞的,
換了自己竟然還渴望被看到,被理解,此時也沒有人會愛自己,會在意自己。
結束語:
心靈是指一個人內心意識對客觀世界的生活態度和方法。
心靈凝聚的意思應該是指內心凝聚了對客觀世界的意識,
產生了錯誤的生活方式與態度。
總之我們每個人要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自身價值上面,
不要總是聽取別人的意見,被別人洗腦。
心靈扭曲就是心靈相不能正常信念向上的一種生長方式,
所以一個人總是被忽略那他的心一定是黑暗的。
END.
今日話題:
你的感受是如何被扭曲的?
歡迎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網路
參考資料| Psychological re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