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菜特色菜餚:清湯東坡肉
作者:孫潤田 常小清
蘇軾流傳下來的東坡肉有兩款,一是在東京開封留傳的清湯東坡肉,一是在黃州留傳的紅燒東坡肉,兩者各有史據。究其時間先後,應是清湯東坡肉在前,紅燒東坡肉在後,紅燒東坡肉是在清湯東坡肉的基礎上改進和發展的。
北宋初年,作為都城的東京(今開封),還不尚食用鮮筍,因為在民間它有“刮腸篦”的惡名,食之有可怕之感。但蘇東坡卻深知竹筍之妙,恆喜食用,並極為推崇。他稱竹筍為“玉板和尚”,稱讚燒筍是“禪悅味”,將鮮筍奉為“素中仙”。在一次詩文酒會上,蘇軾信筆戲詩一首:“無竹使人俗,無肉使人瘦。不肥也不瘦,竹筍加豬肉。”寫者無意,看者留心,竹筍加豬肉之法不脛而走,成了宋代東京士大夫階層競相品嚐的名餚,流傳至今。
清湯東坡肉 開封市地方史志研究室供圖
清湯東坡肉用三層的五花豬肉,經浸煮、片皮、切片,同玉蘭片一起飣碗而蒸之。經長時間蒸後,肥膩盡去,最後套以清湯,鈞洗盛裝,典雅古樸,湯汁清澈,滋味醇厚,肉爛滑而筍脆嫩,葷素相間,甘香爽口。開封又一新飯店製作此菜尤為擅長。
(原載於2021年9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豫菜志》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