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我國各省區劃調整的故事,例如內蒙古的赤峰市、呼和浩特市等等。今天,我們聊聊通遼市,通遼市位於內蒙古的東部。人口200多萬,總計下轄了8個區縣。當然,通遼市8個區縣的區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歷經了好幾個階段的變化。今天,我們就聊聊通遼市區劃調整的故事。
首先,我們聊聊通遼市的基本情況。在網路上出現了羅馬正統在通遼的段子,這是因為:羅馬正統在東羅馬,第三羅馬在俄羅斯,俄國正統在沙俄,沙俄正統在金帳汗國,金帳正統在蒙古,蒙古正統在漠南,漠南正統在科爾沁,科爾沁區在通遼,因此羅馬正統在通遼。其實,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5大自治區之一,下轄了9個地級市、3個盟,總計12個地級區劃。
總人口達到了2400多萬,2020年,GDP總量1.73萬億,在這方面,與山西省、貴州省基本相當。內蒙古自治區的跨度非常大,從東北一直延伸到了西北,對於內蒙古東部或者西部的人們來說,前往首府呼和浩特的時間會很長。通遼市屬於內蒙古9個地級市之一,下轄了1個區、1個縣級市、1個縣、5個旗,總計8個區縣級區劃。
在內蒙古自治區中,盟同等於地級市,旗等同於區、縣、縣級市,蘇木等同於鄉鎮,嘎查等同於村莊。通遼市人口280多萬,由於與東北各個地級市相鄰。因此,通遼市從口音、飲食到風俗,與東北三省非常接近。通遼市的人們,如果辦什麼事,基本上會選擇瀋陽市或者長春市。尤其是瀋陽市,相當一部分通遼人在瀋陽市打拼、發展。
2020年,通遼市的GDP總量達到了1200多億,至於通遼市的區劃調整,則與內蒙古的區劃調整,屬於相互影響的關係。在我國曆史的長河中,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政權一直屬於對抗、並立關係,例如秦漢VS匈奴、隋唐VS突厥等等。內蒙古地區的情況很特殊,在中原王朝強盛時期,會進行大規模的北伐,從而控制內蒙古的部分地區。
例如當年建立了九原郡、朔方郡等等,一旦中原王朝陷入衰敗期或者內部混戰,北方的草原政權就會迅速南下,從而重新控制內蒙古地區,甚至挑戰中原王朝。因此,在內蒙古各地出土的文物遺蹟中,既能看到中原文明的影響力,又能看到草原文明的印記。唐末以來,由於藩鎮混戰、契丹崛起等一系列的原因,中原王朝對內蒙古地區基本上失去了控制。
13世紀中期,北方的元朝迅速崛起,先後吞併了大金國、西夏國、大理國、南宋等一系列政權,建立了一個疆域遼闊的王朝。但隨著疆域面積的擴大,唐宋時期沿用的州縣兩級區劃,對於元朝來說很不合適。元朝缺乏地方管理經驗的缺點,非常明顯。全國劃分為幾百個州府、幾千個縣,情況錯綜複雜。各地的人口資料、耕地畝數、農作物產量等等,讓號稱“弓馬嫻熟”的元朝非常無奈。
我們以各地的農作物為例,由於各地的氣候和地質結構完全不同,各地的農作物,分為了大豆、高粱、小麥、水稻、玉米等等,品種非常多,出現了五穀雜糧的說法。各地的耕地分為了丘陵地、水澆地、沙土地等10多個型別。每一個型別,又分為了上中下3個等級。依靠唐宋時期的州縣兩級區劃,根本無法滿足元朝的需要。唐朝的15道和宋朝的23路,也根本指望不上。
最後,元朝在金國行尚書檯的框架結構上,結合了宋朝23路的經驗,反覆完善以後,推出了著名的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國劃分了10個行省,例如江浙行省、嶺北行省、遼陽行省等等。每個省劃分了各個路,每個路劃分了各個州府,每個州府下轄了各個縣,設立了4級區劃。元朝雖然設立了行省,並且奠定了行省制度的框架,但各省的區劃問題很多。
首先,各省的區劃不完善,管理難度太大。第二,各地機構相互重疊,效率低下。到了元朝統治末期,行省制度已經基本崩潰。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後。在元朝行省的框架上,根據明朝的實際需要,進一步調整了各地的區劃。撤銷了路一級的機構,調整為省、州府、縣三級區劃的模式。這一區劃模式非常經典,延續到了清朝滅亡。
與此同時,還設立了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三司並立的格局。在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時期,隨著明朝的遷都,逐步形成了13個省與南北直隸的區劃。我國很多省份的區劃,都是在明朝統治時期基本形成的,例如河南省、山西省、山東省等等。與此同時,敗退北方草原的北元政權,繼續與明朝對抗,並且逐步分成了漠北蒙古、漠南蒙古、漠西蒙古。
17世紀中期,清朝逐步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在內陸地區,清朝沿用了行省制度,並且逐步完善為18個省。但在蒙古各地、西北各地、東北各地,清朝則沒有建立自己的行省區劃。清朝統治的前期,依靠強大國力的支撐,這些問題並不明顯。進入清朝統治的末期,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開始染指清朝各地,情況非常危急。
為此,清朝在滅亡之前,在東北地區設立了東北三省,至於內蒙古地區、西北各地,仍然沒有設立區劃。1912年,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陷入了軍閥混戰的階段。當時,各路軍閥忙於混戰,根本沒有精力顧及內蒙古各地。1928年,為了鞏固北部地區,同時加強對內蒙古各部的管理。當時的政權建立了熱河省、察哈爾省、綏遠省等4個省份,被稱為塞北四省。
當時,4個省份都管理了內蒙古的部分地區。認真的說,這4個省份的建立,主要目的就是起到戰略防禦作用,屬於臨時性的區劃。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建立。下轄了6個盟,分別是:察哈爾盟、錫林郭勒盟、興安盟、昭烏達盟、哲里木盟、呼納盟。建國以後,隨著大規模戰爭的結束和外部環境的改善,我國進入了戰後重建、恢復生產、經濟建設的階段。
此時,塞北四省的存在,已經不再符合時代的需要。1952年開始,察哈爾省、綏遠省、熱河省等4個省份,被逐步撤銷。內蒙古自治區的管轄範圍,逐步從東北延伸到了西北。通遼市的前身為哲里木盟,起初,哲里木盟下轄了2個縣、5個旗,總計7個縣級區劃。分別是:通遼縣、開魯縣、扎魯特旗、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後旗、庫倫旗、奈曼旗。
1951年,通遼縣部分鄉鎮的基礎上,設立了通遼縣級市,哲里木盟下轄了8個縣級區劃。50年代末期,通遼縣曾經被撤銷,併入了通遼縣級市。但幾年以後,通遼縣再次設立。1965年,呼倫貝爾盟的科爾沁右翼中旗,劃入了哲里木盟管理。此時,哲里木盟下轄了1個縣級市、2個縣、6個旗。
1969年,出於當時的實際需要,哲里木盟被劃入了吉林省管理,被稱為吉林省哲里木盟。這段時間長達10年,直到1979年,哲里木盟重新劃入了內蒙古管理。進入80年代初期,隨著經濟持續發展,為了適應時代需要,我國各省下轄的地區,陸續調整為地級市。此外,部分縣被升級為縣級市,部分地級市的關係範圍進一步擴大。
1985年11月,哲里木盟設立了霍林郭勒縣級市。此時,哲里木盟下轄了2個縣級市、2個縣、6個旗,總計10個縣級區劃。1986年,通遼縣被撤銷,併入了通遼縣級市管理。隨著哲里木盟的經濟發展,1999年,哲里木盟被撤銷,設立了通遼地級市。原來的通遼縣級市被撤銷,設立了科爾沁區。
再加上外圍的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後旗、庫侖旗、奈曼旗、扎魯特旗、開魯縣、霍林郭勒市,總計8個縣級區劃。截至這個時候,通遼市形成了1個區、1個縣級市、1個縣、5個旗的區劃。近年來,隨著通遼市的經濟發展,城區面積進一步擴大,城市人口進一步增加。通遼市設立了經濟開發區等幾個區,不過,這幾個區情況特殊,一般不會計算在內。
關於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