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底這段時間,我國的房價整體上是呈下降趨勢的,國家統計局釋出的《2021年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在11月時,我國70個城市裡,只有9個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出現房價上漲情況,二手房也只有3個城市有漲價情況。
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人就覺得,按照如今的趨勢來看,2022年的房價出現上漲的機率很小,央行也有一份調查佐證了人們的觀點。央行釋出的2021年第三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對於2021年第四季度的房價,有55.8%的居民預期是“基本不變”,還有12.7%的居民覺得會“下降”,另外還有11.7%的居民表示“看不準”,相當於有80%的居民覺得,未來房價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很多人就認為,2021年年底到2022年年初這段時間,是買房的最佳時機,想要買房的可以下手。不過也有不少人覺得,2022年樓市出現回暖潮的機率也是很大的,因為有2個很現實的原因。
樓市持續降溫會牽連甚廣
跟房地產業相關的人員和行業太多了,首先是從業人員,有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時,從業人員數量已經達到了293萬人了。然後是相關行業,比如說建材、廣告、裝修、房屋中介和運輸等等,關係到很多人的就業問題。
國家統計局有資料顯示,2021年1-11月,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達到了137314億元,這些錢會流向許許多多的行業,讓最少數百萬人受益。一旦樓市持續降溫,就會使得很多行業失去了更多的收入來源,然後就要大裁員,會有很多人失業。
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的出現,已經有23個城市出臺了房價“限跌令”,而且對於房地產業,國家是將其定位為經濟支柱產業來對待的。社科院釋出的《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7次報告(主題報告)》也告訴我們,房地產業佔GDP的比重常年保持在10%以上,房地產業的穩定與否,關係到經濟的發展,因此,2022年很多地方未必不會讓樓市回暖的。
房價持續下降,地方財政吃緊
房地產業是我國很多城市非常依賴的行業,因為那是地方財政重要的收入來源,有資料顯示,我國近9成城市的土地財政依賴度超過了50%。這些城市過於依賴土地財政也是實屬無奈,因為當地沒有太多的產業可以發展,為了GDP,就只能不斷賣地了。
事實也證明,有很多城市透過大力發展房地產業賺了很多錢,然後就有資金去大興土木,把城市建設得更好,解決更多的民生問題。如果樓市真的在2022年持續降溫了,開發商賺的錢少了,就會減少買地規模,甚至是暫停買地了。
這樣一來,這些城市的財政收入就會吃緊了,然後就會導致很多公共設施難以建設完善,地方經濟也會大受影響,為了保住經濟,難免不會有很多城市讓樓市強制性回暖的。
從這2個原因來看,2022年房價出現回暖潮的機率確實還是很大的,那事情真的會如此發展嗎?其實人民日報早有回應。
人民日報11字回應
房地產業確實對我國經濟有著很大的幫助,許多城市也依靠著房地產業而發展起來,但是帶來的弊端也是很大的,因此,國家也在試圖削弱經濟對房地產業的依賴度。其實,人民日報早就釋出了一篇文章,用11字回應了那些房價看漲的人群:我國不會靠炒房拉動經濟。
大家也可以看到,2021年我國出臺了很多的調控政策,有很多都是針對炒房投機行為的,比如說二手房限貸停貸等。事實證明效果還不錯,沒有了炒房團,經濟未必就會受影響,比如曾經極度依賴房地產業的海南,現在全域限購,炒房團遭受重擊之後,海南的經濟不但沒有下滑,反而穩健增長了,2021年上半年海南經濟增速就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這也就證明了,不依靠房產,地方經濟也是可以有出路的,人民日報海外版也曾發文稱,中國經濟絕不搞“飲鴆止渴”,“穩增長”不靠房地產。因此,為了我國經濟長遠的發展考慮,就算房地產業依然是支柱產業,但是也不會像過去那麼倚重了,而是要使其迴歸居住屬性,減小對地方經濟的滲透度。
從這方面來看,2022年的房價,要是出現了回暖潮,那就意味著2021年的努力幾乎等於白費了,也違背了我國房住不炒的政策方針,所以下跌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