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攀巖愛好者都知道,阿爾卑斯山有著名的“三大北壁”。阿爾卑斯三大北壁在登山界代表著寒冷和危險;又因“三大北壁”素有“殺人壁”的惡名,因此絕大多數攀巖愛好者都對其敬而遠之,只有少數神級的登山家才敢去挑戰它們。
所謂三大北壁即指:(1)馬特洪峰(Matterhorn,海拔4478米),位於瑞士與義大利邊境,北壁垂直高度為1200米(從3260至4478米),平均坡度為55~60度;(2)大喬拉斯峰(Grandes Jorasses,海拔4208米),位於法國與義大利交界處,北壁的垂直高度為1200米(從3000至4200米),平均坡度為70~80度;(3)艾格峰(Eiger,海拔3970米),位於瑞士境內,北壁垂直高度為1800米(從2100至3970米),平均坡度為70度。
馬特洪峰我們在前面已經介紹過,這裡不再贅述。
大喬拉斯峰北坡非常險峻。業內人士稱,無論是從法國一側的霞慕尼(Chamonix)還是從義大利一側的庫馬約爾(Courmayeur)進入阿爾卑斯山,遊客大多是衝著勃朗峰去的。但對於專業的、痴迷的登山者來說,勃朗峰區域最吸引他們的無疑是大喬拉斯令人膽寒的北壁,它的頂部是東西綿延約1.5公里的一道薄如刀削的刃脊。
在阿爾卑斯三大北壁中,僅有艾格峰海拔在4000米以下,但是垂直落差最大的恰恰是艾格峰。
艾格峰下正在行進的登山火車。
看看勃朗峰下這些挑戰者吧!你看不清他們的面孔,但是你可以看見他們腳下堅實的步子。他們每走一步都面臨生命危險,但是他們卻默默地向前走著。也許他們真可能跌落深淵,然而卻不能阻止他們挑戰自我挑戰大自然的信念。
我們還是看看艾格峰、少女峰周邊的阿爾卑斯山景吧!
因為年輕時愛好登山,中年時又迷上攀爬野長城,故此對大山多有幾分關注。
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裡(George Herbert Leigh Mallory),1924年6月8日在攀登珠穆朗瑪峰時獻出生命。當時有人曾問馬洛裡:為什麼要登山?——“因為山在那裡。”馬洛裡的這句短語是所有登山愛好者最喜愛的名言——對山的仰視與征服是不需要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