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在中國香港車水馬龍的街頭,一個來自福建的青年有時會駐足良久。他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和不時擦身而過的老爺車,有時也會對自己的未來陷入短暫的迷茫,只是這迷茫並沒激起他內心多波瀾,他的表情依舊平和,看不出丁點兒痛苦的模樣。
當時,像他一樣在香港尋覓機會的青年千千萬萬,但絕大多數都消失了蹤影,唯有他在若干年後絕地而起。這個原本平凡的年輕人沒有什麼秘訣,只是因為平和,這大概和他自小受從醫父母的影響有關。
“中醫講究平和,不會為一些小事急躁。我覺得有一些人很聰明,但暴躁起來不考慮後果,這是做事業的大忌。”
說這句話的人是許榮茂,就是許多年前站在香港街頭駐足觀望,卻表情如初的年輕人。或許正是這種心態,讓他挺過了最初的難關。即使當時滿大街都是電影大王邵逸夫的海報,他也沒有覺得落差有多大。
什麼事都是一個過程,就是在那時,許榮茂漸漸培養自己綿裡藏針、不溫不火的秉性。而真正讓他在後來的房地產業翻雲覆雨,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還是他敏銳的商業眼光和詭異的思維。
1989年,當幾乎無人看好內地房地產業時,許榮茂卻出巨資在家鄉進行了一系列專案開發,專心做房地產。對此次商業行為,他做出的解釋是自己並非貪圖這一行業的暴利,而是出於對事業成就感的渴望。回家鄉投資房地產之前,許榮茂做的是服裝生意,但他直言做服裝太累:員工多,業務量大,利潤微薄,更關鍵的是,他只能給外國廠商做代工,沒有自己的品牌,缺乏成就感。但房地產不同,“我們建設一幢幢雄偉壯麗的大廈,既能美化城市改善人們的生活,又能給自己帶來事業成功的欣慰”。
認準了房地產,許榮茂就堅定地改行,這一改,就是20年。
在房地產這個井噴式行業,速度就是一切。幾乎所有的開發商都爭先恐後地拿地,風風火火地進行建設施工。許榮茂則有些不同,他擅長的是悄然佈局,有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意味。通常是,在人們普遍不看好的時候,許榮茂不知不覺間出現,一出手,又是令所有人驚呼讚歎的大交易。
他一向深居簡出,幾乎從來不接受媒體採訪。無論身在何處,頭髮都梳得紋絲不亂,說話慢條斯理。而知道他故事的人都明白,眼前這個地產大佬沉穩內斂的形象背後,是掩藏多年的江湖沉浮史,是無數生死搏殺的積澱。而且他從來不誇耀、不表露。
許多人說,在房地產界,許榮茂跟潘石屹、馮侖等人不同,許的崛起,更多的則是憑藉自己嚴謹的思維和獨特的眼光。
就在眾人覺得許榮茂會大幹場的時候,他又出人意料地轉戰上海灘。此前,沒有人知道他的真正意圖是什麼,他就像機警地猶如獵豹一樣,不斷尋覓著潛在的目標。
當時,A股市場傳來訊息,上海永珍集團虧損,股票一落千寸許榮茂一反意傑地進行資本運作,購人永珍26.43%的股份,在A股借殼上市。他的這一舉動令很多人咋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剛剛入主永珍的許榮茂竟將恆源樣等幾個優勢資源抽離。難道他收購永珍股票的目的不在於此嗎?
沒過多久,許榮茂終於亮出了自己的答案。入主永珍,實際上是看中了永珍廣場所在南京路的一塊14萬平方米的地段,這是上海最繁華的地區之一,許榮茂的手段不可謂不老謀深算。
幾番動作過後,低調的福建商人已經在上海地產界搞得風生水起。在他眼中,只要是他看中的,就會努力把握。“訥於言而敏於行”是他的作風,只是許榮茂的“行”顯得過於神秘和難以揣測,這可能就是他不斷成功的原因。
許榮茂曾經對自己的人生進行過歸納,他說:“人生就像一個舞臺。一旦自己能扮演一個比較重要的角色,就應該認真把握。我這個人只要看到一個機會,都想盡量去抓住它。”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演員。不管最開始扮演窮人還是富人,生命中總有許多能改變命運的際遇,用嚴謹、犀利、獨到的眼光去努力把握,生活和事業就會朝著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只是,無論何時,都要秉持低調的性情,如許榮茂這般,低調、內斂、沉穩,綿裡藏針,才能趨利避害,早日實現自己的夙願。